二.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根源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已经建立了雄厚的基础,不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外资、合资企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制造业占中国GDP的40%以上,地位举足轻重。到2007年,中国制造业增速已经连续20年居全球之首。2006年,中国制造业有172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的增加值以美元计算,达到10956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制造大国。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06年,中国规模(营业额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制造企业达到了20多万家。其中,大型制造企业(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大型工业企业必须同时达到主营业务收入3亿元及以上,资产总额4亿元及以上,从业人员2000人以上)达到了2387家,这些企业的数量仅占全国规模以上制造企业的0.9%,但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额、利润总额均占40%以上。在大型制造企业中,国有控股和集体企业数量占五成以上,仍居主导地位。非公有制大型工业企业发展较快。其中,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中的大型工业企业增加到627家。
在过去的在三十年中,中国制造业进行了快速的赶超,形成了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浪淘沙,逐渐涌现出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然而,在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后面,中国制造业也暴露出很多深层次的问题。尤其是在加入WTO之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国际金融状况的影响。2007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集中显露出来,显露出一丝寒意。
中国制造业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九个方面:
1)中国出口的产品由于价格低廉,而不断受到美国、欧盟的反倾销制裁。
中国的打火机、鞋、服装和化工、轻工等产品,均招致过多次反倾销制裁。中国仍是全球反倾销调查的主要对象国。在2006年的87起反倾销新立案中,针对中国产品的为32起。
2)中国出口产品由于质量、产品成分不符合西方国家的法规,而被大量召回。
例如,曾是中国第二大玩具制造企业的佛山利达,由于出口玩具的油漆含铅量超标而导致大量产品被召回,最终其负责人自尽。由于质量问题,整个中国玩具产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2007年,60%的出口到美国的中国玩具被召回。如今的中国电子、汽车等行业的企业,面临着越来越高的环保要求。
3)中国很多产品仍然缺乏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高科技产品仍然依赖进口。
例如制造芯片的光刻机、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平板显示器的压缩芯片等。正因为如此,在很多制造行业的中国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中国的制造商占领的只是低端市场,而盈利丰厚的高端市场却被国外厂商所垄断。
4)中国制造同样的产品所消耗的能源和资源大大高于发达国家。
水泥、造纸等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企业仍然是中国制造业的支柱产业。在发展制造业的同时,极大地牺牲了环境。例如,重型的铸锻产品制造,对环境有一定污染,西方国家逐渐不再自行制造,转而从中国进口。虽然中国的铸锻产品制造企业获得了一定盈利,但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却难以逆转。近几年,有专家研究了绿色GDP指数,但却难以公开。我想,不争的事实就是这些数据是极其尴尬的。
5)很多制造行业由于底层技术缺失,导致产品同质化,陷入无序的恶性竞争。
中国制造企业在竞争中自相残杀,相互压价,导致中国的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利润水平极低,很多企业甚至只是靠国家的出口退税而维持微薄的盈利。例如,在每次广交会上,很多外商都利用中国企业之间的鹬蚌相争而渔翁得利。
6)制造企业盲目扩张,导致了制造行业的产能过剩,效益下滑。
例如,中国汽车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很低,整车制造企业众多,产能大大超过市场需求。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使得汽车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盈利程度大大降低。今年下半年,汽车行业效益明显下滑,钢铁行业景气程度也大大降低。在最近我主持的一个汽车行业讨论会上,我做了一个调查,30多家企业零部件企业中,只有一家反馈今年的形势比去年好。
7)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由于核心竞争力的缺失而面临被淘汰。
随着人民币的升值、新劳动法的实施、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美国次贷危机造成购买力下降,以及越来越苛刻的国际环保法规的实施等因素,使成千上万的中国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遭遇“灭顶之灾”。而这些企业的倒闭又迅速影响到上游企业。例如,中国纺织业遭遇困境,使得中国的纺织机械、缝制机械等行业的订单大大降低,而这些因素,又使得机床等行业的订单出现下降趋势。据东莞一家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最近一年多,东莞有近2000家制鞋企业倒闭。
8)涉及民生问题的质量问题,尤其是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
几年前,安徽的劣质奶粉导致“大头娃娃”事件,171名婴儿受害,13名婴儿死亡。而近期突发的“毒奶粉”事件导致了5万多名中国的婴儿患病,这起事件导致大量的乳制品报废,出口的乳产品被下架,很多国家抵制中国的乳制品,还可能招致大量的法律诉讼。这两个事件集中暴露出中国乳品企业在质量管理、企业社会责任、甚至是遵循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对中国的乳品行业打击惨重。
9)中国制造业开始遭遇“货币战争”带来的巨大压力。
我认为,在中国制造业表现出来的这些突出问题背后,有以下深层次的原因:
1)中国制造业忽视原始创新。
除了华为、海信等少量优秀制造企业之外,中国制造企业更多地还是以市场和营销为导向,忽视原始的技术创新,研发投入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绝大多是企业只有D(Development,开发),没有R(Research,研究)。大多数中国制造业的企业家还是急功近利,他们注重的更多地是短期内如何迅速地占领市场,提高企业的营业额和利润,而对于开发核心技术的重视程度和投入远远不够,对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几乎仍然停留在口号上面。
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的一汽、东风、上汽、广汽、长安等汽车公司,都与国外的汽车制造业巨头组建了多家合资公司制造乘用车,在获取大量的盈利的同时,却没有真正拥有乘用车设计和制造的一些关键技术,例如外型设计、性能仿真与试验、发动机设计等,可以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这些合资公司对中国致力于自主研发汽车的公司,如奇瑞、江淮、吉利等,又构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使得本土品牌的汽车处于竞争弱势地位。很多制造企业,曾经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但多年以来,仍然在吃当年的老本,没有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
大型国有企业尚且如此,那些将低成本劳动力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就更是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管理粗放,而始终处于“微笑曲线”的最低端,抗风险能力很差。今年以来,东莞地区大量企业倒闭,就充分体现出中国出口导向型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2)绝大多数中国制造企业的管理仍然十分粗放。
中国的制造企业如果按照金字塔来划分的话,那么,塔尖上的制造企业已经非常优秀,甚至进入世界级制造企业的水平。然而,绝大多数中小型制造企业,在产品质量控制、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生产制造管理、客户服务等方面还处于很低层次的水平,主要还是依靠经验进行粗放的管理,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制造企业的标准化、模块化、系列化很差,为了制造同样品种的产品,需要比国外多得多的零部件种类。
很多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更多地是依靠规模的扩张,而不是通过提升管理水平,导致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不强。例如,素有“缝纫机大王”之称的飞跃集团,今年就由于资金链出现问题,而陷入困境。凭粗放的管理,在竞争尚不激烈的时代,企业还可以生存,而到了竞争白热化阶段,就难以为继了。因此,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很短,关键的原因就是成在营销,败在管理。还有一些优秀制造企业,在被资本大鳄控制之后,最终被毁于一旦。
3)很多制造企业社会责任严重缺失,遵纪守法意识淡薄。
很多中国的企业家在考虑企业发展的时候,对于企业应当对社会发展所承担的责任,应当遵守的法律法规还缺乏认识,甚至是唯利是图。到目前为止,多数制造企业对于应该承担的环境保护责任还远远没有履行,很多企业还在违规占有地、排放污水和有害气体。而频繁出现的质量问题,例如,最近的“奶粉事件”,折射出整个乳品产业链,在牟取暴利的同时,对于消费者基本利益的漠视;而山西襄汾溃坝的严重事故,则暴露出肇事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严重缺失。另外,在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当中,“血汗工厂”屡屡被曝光。
在制造企业当中,对于农民工、临时工任意延长劳动时间、缺乏劳动保障和福利、让员工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克扣薪酬等问题,仍然是非常常见的。我曾亲眼看到,在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当中,一个女工在没有任何劳动保护措施的环境当中,手工从事汽车塑料件的喷漆工作。而这个工作在国外的零部件企业当中,都是由喷漆机器人完成的。
中国制造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美誉度。
4)外资制造企业在中国获得高额盈利,但并没有给中国带来核心技术,甚至通过恶意并购中国企业,力图控制中国市场。
中国数以万计的外资、合资制造企业一方面占领了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又利用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力和廉价资源,以及优惠的出口退税政策,进口零部件,生产、组装产品之后,又出口到国外。Made in China by foreigners,大部分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实际上是来自这些外资与合资企业。因此,在中国进出口总额迅速增长的统计数字后面,实际上真正留给中国的并不多,而且其中国工厂生产的,往往不是最先进的产品。最近,美国通用汽车在美国国内亏损得一塌糊涂,而在中国却仍然大赚特赚,因此,加大在中国的投入也是必然。然而,这些外企,除了带来了不少工作岗位之外,给中国制造业并没有带来更多好处,因为,其主要的零部件供应商也是外资的零部件企业。核心技术是跨国公司看得最紧的门户,很少有从合资企业中,拿到核心技术的成功案例。韩国制造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多地是引进核心技术的方式。而中国在迅速开放市场的过程中,核心技术却仍然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
另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是,中国的很多知名制造企业被国外竞争对手并购,一些合资企业最终成为外资的独资企业,而导致最终中方彻底丧失了品牌,甚至整个行业受国外企业控制。例如,宁夏小巨人机床有限公司,一个由中方控股效益优良的中外合资企业,却在形势大好的状况下变成日商独资。其关键问题就是核心技术并没有掌握在中方手里。本来是希望“利用外资”,而最终是“被外资利用”。娃哈哈与达能的合作,活力二八被并购等案例,都暴露出在与国际制造业巨头合作中的问题。还有一些海归派以及外籍华人,利用地方政府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急切心态,引进所谓的高新技术,导致了大量的经济损失。例如,贵州的微硬盘项目就产生了20亿元的巨大损失。而某芯片制造企业,成立以来一直亏损,在美国股市上早已沦为垃圾股,但目前还在大行其道地忽悠中国的地方政府和银行。另外,化妆品、日用消费品等行业,目前已经几乎成为国外制造业巨头的天下。当然,对于一些国外企业针对中国装备行业龙头企业的恶意并购,国家有关部门已经警觉,并逐渐采取了措施。几年前的“徐工并购”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5)中国人对“中国制造”缺乏信任和支持。
长期以来,在中国的外资企业享受的所得税比例低于中国企业8%,直到最近这个政策才有改变。而且在中国消费者眼中,购买“进口货”,就意味着可以“优质优价”,而本土产品就应该是“价廉物美”,甚至在绝大多数制造业装备、包括软件招标过程中,也是优选国外产品,这是中国的真实现状。因此,中国制造企业,在中国市场上,与外企的竞争当中,长期是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而韩国人总是优先选择本国的产品,当他们的三星、LG在中国大行其道的时候,韩国人却把中国产品看作劣质、便宜的代名词。
在大力发展中国制造业的同时,也应该树立中国人对中国产品的信任,彻底改变中国人和中国企业的消费心理。
6)中国学术界与工业界之间存在鸿沟。
学术界承担着科学、技术的研究任务。但是,当前中国的学术界的风气十分浮躁,真正能够潜心钻研原始的、本质的科学和技术问题的专家不多,真正的硬骨头研究课题很少有人愿意去攻克,而更多的教授忙于创收,或者创业,以务虚的态度从事科研工作,造成很多所谓的科技成果根本就与工业界的实际需求脱节,无法转化为生产力。更多的教授热衷于申请和承担纵向课题,因为开个鉴定会就可以交差,而真正企业在实践当中提出来的很多实际问题,学术界却难以解决。原上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一手导演的“汉芯造假”事件,就是一个体现中国学术界浮躁风气的反面典型。要真正振兴中国制造业,没有强大的科研能力,没有学术界的有力支撑,只能是空中楼阁。
7)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状况仍然堪忧。
一些企业开发的新产品,还没有发布,或者刚刚发布,类似的产品就出现了竞争对手的产品目录当中,这反映了当前中国制造业知识产权保护的状况。很多国有企业,尤其是内地的国有企业,由于薪酬水平较低,激励体系不如民营企业灵活,很多核心人员流失,造成企业发展缺乏后劲。同时,由于信息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导致很多企业对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不高。
8)法治建设和企业监管体系有待完善。
从劣质奶粉导致“大头娃娃”,到如今出现“结石娃娃”,可见,中国对企业的制造过程和产品的监管还没有本质的提升。此次“奶粉”事件,让公众对食品行业的监管体系产生了很大的质疑,这个事关民生的行业,竟然长期有“免检”产品。另外,各地的环保部门对于企业违规排放的处罚手段非常有限。
提高行业管理的有效性,完善法律法规,提供这些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加强对企业在产品质量、安全和环保等方面的监管,提供中国制造企业的信用,是中国制造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9)中小企业的创业与融资环境亟须改进。
中小企业在创业过程中,资金是瓶颈问题。科技部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给中小型企业创业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是由于难以寻找到担保机构,使得中小企业在贷款、融资等方面,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难题。从2007年开始,国家实行从紧的财政政策,对银行的准备金率不断提高,贷款利率迅也速提高,使得很多中小企业的成本骤然增长,也难以及时获得资金,造成很多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由于无法及时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只能靠自身的收入滚动发展,一方面失败率很高,另一方面,也难有余力进行原始创新。
10)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还有待深入。
在中国制造业本身存在的内因之外,一个影响中国制造业平稳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中国的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彻底,还有大量的计划经济成分。例如,现在煤炭价格不断上涨,而电价却是国家限价,造成近几年来,火电站普遍亏损;中国油价与国际市场还没有真正接轨,造成国家主要炼油企业在巨亏之后,又靠国家的巨大补贴生存等等。中国制造业应当在充分市场化的进程当中,通过充分竞争,实现质的飞跃。
发表于:
2008-10-07 22:49 黄培 阅读(2481)
评论(2)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