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的创新之惑
本文标签: 制造业发展 中国制造业 创新 

    前两天在新浪网看到一篇文章《专家谈制造业困境:可举国盖高楼为何不举国创新》,深有感触。该文指出:中国制造业今天的困境,“从根本上说,是技术红利已经到头了。”他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中国过去30年主要靠引进,现在换不来了,因为全球都面临着‘产业真空期’,所有人都面临技术升级的难题。”

 

    国家信息中心研究员张茉楠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变化不仅要体现在经济规模和总量上,更要体现在经济结构变迁上。随着中国要素价格体系的重估,以往“以资源促发展”、“以市场换技术”、“以利润换资本”的发展方式必须变革。在她看来,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劳动力投入和出口拉动,没有形成技术、生产率和内需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但是,这种以低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环境成本和较好的产业配套体系形成的“全球价值洼地”,如今正在被填平。

 

    五十年代,中国通过引进苏联的技术,奠定了中国工业的基础。而中国制造业能够成长到规模世界第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八、九十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引进。然而,很多企业引进之后的再创新却不够。或者引进技术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制约了企业的再创新。另外,很多中国制造企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模仿为基础,一直以来,缺乏“R”,而只有“D”,大多数企业只具备改型设计的能力,还不具备原始创新的能力。例如,中国绝大多数制药厂,不投资进行新产品开发,主要是等待国外专利过期,进行仿制。“中国制造”的崛起,其核心是依靠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力和可以低成本地污染环境,在这种低成本优势非常明显的时代,大量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大量代工的制造企业崛起。这种规模上的扩大,容易造成一种误区,就是中国制造业已经很强大。实在不然,真的只是“大而不强”。不仅如此,在外资的挤压之下,一些原来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本土制造企业,要么被兼并或合资,要么由于体制问题而“寿终正寝”,这使得中国本土制造企业技术上的竞争力,不仅没有提升,总体上反而在下降。除了个别特别优秀的制造企业,例如华为,从九十年代就推动自主创新之外,大多数中国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裹足不前。一些本来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汽车企业,例如一汽、东风,由于旗下的合资企业赚钱赚得太容易,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极大地削弱了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而奇瑞、长城等自主汽车品牌,虽然也引进了不少先进技术,但最近在澳大利亚等国家出现的召回门,体现出这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供应链管理能力还有很大差距。近年来,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发展迅速,但实际上工程机械的核心液压技术仍然掌握在德国和日本。总体来说,中国制造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由于以上分析的各种原因,仍然是“孤掌难鸣”。

 

   然而,制约中国制造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我认为是中国的学术界的“严重失职”,不务正业。中国的制造企业本身利润率不高,科研能力不强,亟待学术界有能力开发真正领先的技术。但是,如今中国工业界与学术界的鸿沟却越来越大,很多学术界研究的东西根本就不能在工业实际中应用,鉴定会就是“追悼会”的情况极其普遍。这种情况,使得很多工业企业丧失了对学术界的信心,从而不愿意与科研机构合作,形成了恶性循环,企业只能依靠模仿,依靠自主开发。另一方面,很多高校教师研究出一定的成果之后,就不再专注于科研,而是自己办公司去搞产业化。很多教授企业家的企业也没办大,科研也不深入。另外,科研单位的定位就应该做科研,而不是忙着做企业。去年我去一家航空行业重要的制造工艺研究所,一进门,大标语就赫然写着:力争产值增长多少,利润增长多少。这样的考核方式,能做出什么先进的科研成果?!

 

    清华大学近年来也在反思,为什么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没培养出什么学术大家。中国论文的“产量”全世界第一,而被引用率仅仅排名世界第100多位。这简直是天大的讽刺,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论文都是毫无意义的垃圾。长期以来,中国是用一种官本位的方式来发展科技和教育,这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在中国的高校之中,学霸比比皆是,学术腐败层出不穷。另外,中国的高校,基本上是一个教授就是一个科研小团队,各自为政,让研究生、博士生给自己“打工”,难以进行大型的团队协作。中国的高校考核教授,除了教学,就是论文和科技经费。这种考核方式,导致了教授们很难静下心来搞研究。如果中国目前的科技与教育体制再不进行根本的变革,我估计在二十一世纪很难看到中国本土培养出来的“诺贝尔科技奖”获得者,中国也很难发展出多少个像华为这样在全球技术领先的世界级制造企业。

 

   要真正实现突破的技术创新,需要有一大批科研人员真正静下心来,戒除“浮躁”,“摆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而不是大家都想着如何去创业板上市,如何成为亿万富翁。需要一大批科研人员认认真真做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再通过与工业界的合作,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同时,也把工业界真正的实际问题和需求作为研究的课题,而不是一切围绕着写论文,出一些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成果”。如果教授真的致力于创业,就应当完全脱离高校和科研单位,真正去创业,不要“脚踩两只船”。一个非常重要的提升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方向是,研究型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更加专注于研究,而通过产业协作,支撑企业去做开发。

 

   要从本质上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必须根本变革中国的高等教育和科研体制。其实,中国的科技经费并不少,如果真正用在刀刃上,是可以极大地提升中国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的。我认为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尊重科技发展的规律,让真正权威的科学家团体来**决策,确定各个学科的科研方向,来实现对科技发展工作的自律,建立起对科技经费使用的监督机制和科研绩效的管理机制。

 

    另外,中国应当认真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的科教管理体系。例如德国有一个Fraunhofer(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欧洲最著名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就在科技成果的转化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则缔造了硅谷。

 


 

 

 

 

  

 

 

发表于: 2012-09-24 15:34 阅读(5902) 评论(21)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

# re: 中国制造业的创新之惑
2012-09-24 16:21 | 【匿名用户】:E-works热心网友 | 1楼
创新本身不易,如果创新的成果得不到保护,那创新就没人会去做。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 re: 中国制造业的创新之惑
2012-09-24 16:29 | jstu404 | 2楼
写的真好,如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进而再中国制造,对于中国来说路还是很长很长,中国人能出获得的诺贝尔科技奖的时候也许离的不远了
# re: 中国制造业的创新之惑
2012-09-24 17:46 | 陈才安 | 3楼
不知道黄总是不是有什么好的创意,关于创新的?
# re: 中国制造业的创新之惑
2012-09-24 17:48 | 陈才安 | 4楼
我觉得E-WORKS可以做做这方面的事情,从网站平台开始,开发一个全新的创新平台,这块目前各家网络公司,阿里也好,百度也好,腾讯也好,还真不具有E-WORKS的资源厉害。
# re: 中国制造业的创新之惑
2012-09-24 21:29 | 【匿名用户】:E-works热心网友 | 5楼
黄总看问题尖锐,要扭转这种局面确实不易.期望能尽早回归理性.
# re: 中国制造业的创新之惑
2012-09-25 08:34 | freya | 6楼
确实比较犀利,但又不失理性的分析!学习了~
# re: 中国制造业的创新之惑
2012-09-25 08:35 | 【匿名用户】:E-works热心网友 | 7楼
天下之大,居然不可以放一张精心研究的书桌,是谁之过呢?仅仅把板子打到不精心做研究的学术界显然不公平,作为整体环境的引导者和维护者,政府,中国社会的整体环境显然都是不利于创新的氛围
# re: 中国制造业的创新之惑
2012-09-25 08:54 | sally.yin | 8楼
用笔杆子拷问,深入人心
# re: 中国制造业的创新之惑
2012-09-25 09:07 | 【匿名用户】:E-works热心网友 | 9楼
关键在于体制,有些话,不说大家也明白,不仅仅是教育科研体制,看看谁当大学校长,就知道了。
# re: 中国制造业的创新之惑
2012-09-25 09:12 | 李卓刚 | 10楼
现在的大学也不像大学了。今年湖北高考录取率达到75%,不少省市录取率更高,东莞市普通类考生高考录取率为96.45%,基本上人人都有大学读。但是,大多数学生是没有能力学完大学课程的,混过四年毕业,什么也没学到。在人力资源市场上,眼高手低的“大学生”如过江之鲫,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求之不得,制造企业中基本的技术工人都不够,缺乏自底向上的技术支持,单单指望自顶向下的科研,恐怕也是不行的。
# re: 中国制造业的创新之惑
2012-09-25 09:33 | E-works热心网友 | 11楼
中国的论文产量是中国的科研学术体制培育出来的,现在华工的博士毕业在A类刊物上发表1篇文章是必须的~
# re: 中国制造业的创新之惑
2012-09-25 09:36 | 李翔 | 12楼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最大难的决策在于自身就在利益的团体中,为利益所困!
# re: 中国制造业的创新之惑
2012-09-25 09:41 | 【匿名用户】:E-works热心网友 | 13楼
现在的研究生\博士生又有多少在做研究,导师只管招人,不考虑学生的出路,没有切实的研究思路,都在混日子,技术研究组都变成了麻将研究组,这样如何搞科研?怎么会有成果,一代一代下去,麻烦了.
# re: 中国制造业的创新之惑
2012-09-25 14:49 | 【匿名用户】:E-works热心网友 | 14楼
现行教育体制对创新的扼杀,之一:
从小学到大学,从博士到教授,都设有绝对不容挑战的“标准答案”,谁违背了这些标准答案,谁就会被判处“死刑”,并且永世不得翻身。学生违背了标准答案就不能毕业升学,教师违背了标准答案就不能晋升职称,官员违背了标准答案就不能升迁,各类白领蓝领违背了标准答案就要下岗,等等。特别是社会科学的标准答案,年年都要更新,知识份子就要年年重新背诵,中国绝大多数知识份子,就是在背诵标准答案而不是创新中度过一生的。一个让国民从生至死都背诵标准答案的民族,注定是一个没有丝毫创新能力的民族!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没有任何傲视世界的发明创造的根源就在于此。这种知识和信仰的颠倒管理,不仅造成社会没有信仰和丧失创新能力,同时还会毒化民族性格,造成整个民族的阳痿。原谷歌公司中国区总裁,创新工场创始人李开复,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他认为,“该国的教育系统存在‘根本性的缺陷’,使得整整一代人丧失了质疑传统思维和创造独特发明的能力。”
# re: 中国制造业的创新之惑
2012-09-25 14:57 | 【匿名用户】:E-works热心网友 | 15楼
之二:
大学教育仍然沿袭旧的一套,仍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校长再有本事,仍然在党的手心里转转。全世界都在搞素质教育,唯有中国大陆搞应试教育。甚至把社会事业搞成了社会产业,把高尚的教书育人搞成了充满铜臭的赚钱机器。这就是根本问题。
人之所以贵为万物之灵,就在于那个思想,没有了思想,人就是行尸走肉,就是一具活的尸体。62年了,中国何曾出过一个享誉世界的大师级的思想家?何曾有一部在中外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学作品?五千年辉煌文明的厚重积淀,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出不了人才,能说得过去吗?这究竟是为什么?!
中国还没有一个自然科学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日本,一亿多人口,已经出了18个了,仅2008年就出了3个物理学奖。英国一个剑桥大学就出了80多个诺贝尔奖。泱泱大国,十几亿人口,上千所大学,60年了,至今还是零。中国人的聪明举世闻名,身在海外的华人已有9人得奖。为什么在海外行,在大陆就不行了呢?古语说,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为枳。根子显然不在个人,而在体制身上,在教育身上。历史的发展从来都是由精英引领,一切精英皆来之于社会教育。教育体制决定人才的培育,是人才辈出还是万马齐喑,归根结底就是体制的问题。
# re: 中国制造业的创新之惑
2012-09-25 15:07 | 【匿名用户】:E-works热心网友 | 16楼
现在不是没有地方可以按放一张安静的书桌,而是没有人愿意去安放这样一张安静的书桌!我们不能一味去怪那些学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而应该挖掘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造成了现在这种事事向经济利益看齐的环境!这个原因恐怕大家都知道,但是我们都无能为力!“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我们只能静待一个有强大能力的人出来扭转乾坤!
# re: 中国制造业的创新之惑
2012-09-25 16:18 | 黄培 | 17楼
楼上的评论太深刻了。我深受启发。
# re: 中国制造业的创新之惑
2012-09-27 11:57 | 普林小子 | 18楼
14、15楼的评论看完悲愤填胸,但是没地方发泄
# re: 中国制造业的创新之惑
2012-09-27 13:42 | 【匿名用户】:E-works热心网友 | 19楼
黄博士分析得入木三分,尤其是对于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体制,但正象中国诸多领域的改革一样,有几个既得利益者会自己主动改革?
# re: 中国制造业的创新之惑
2012-10-25 06:39 | 【匿名用户】:E-works热心网友 | 20楼
香港人为什么上街游行,反对洗脑?现在的官员对洗脑教育已经习惯成自然。
# re: 中国制造业的创新之惑
2012-10-25 06:39 | 【匿名用户】:E-works热心网友 | 21楼
香港人为什么上街游行,反对洗脑?现在的官员对洗脑教育已经习惯成自然。

发表评论(网友发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或立场。)

您尚未登录,请先【登录或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