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应高度重视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
早期,我国锂电行业的生产线是从日韩引进,价格高、良率低、效率差。近年来,随着锂电龙头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产品性能、材料、工艺制程不断创新,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比如缺陷率要求从PPM级提升到PPB级),带动了一大批聚焦锂电行业各个工艺制程的非标设备制造企业和非标产线集成商,例如先导智能、大族激光、利元亨、杭可科技、奥特维、赢合科技、海目星、吉阳智能、正业科技、逸飞激光和东博智能装备等。这些智能制造厂商与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再通过资本市场获得融资从而快速发展,并伴随着锂电行业领先全球而实现了出海。据相关媒体报告,我国锂电行业智能装备产业规模已超过千亿元,而随着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相关行业智能装备产业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e-works已连续四年发布中国智能工厂非标自动化集成商百强榜,受到业界广泛关注。其中,很多上榜厂商都将锂电行业作为聚焦的重点行业。
同样,随着我国在光伏、新能源汽车、风电等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全球领先,带动了相关智能装备和提供交钥匙工程的非标自动化集成商快速发展。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芯片产业,也带动了一大批聚焦芯片制造和封测的智能装备企业。
智能装备和非标自动化集成商的快速发展又带动了我国工业自动化、工业机器人和核心零部件,以及传感器、机器视觉等领域技术的快速迭代和蓬勃发展。汇川技术、埃斯顿、绿的谐波、凌云光等企业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同时,随着行业龙头企业对数字技术应用需求的迅速攀升,以及产业链链主企业对上下游企业的带动,也为我国工业软件企业的发展营造出巨大的市场空间。例如,华为公司与国产工业软件企业广泛合作,并进行战略投资,带动了天喻软件等一批CAX、EDA、PLM领域的工业软件厂商发展壮大。
在参观宁德新能源公司(ATL)的展厅时,我发现该公司对于DFX的理解与应用非常深入,不仅要满足产品性能和可制造性要求,还要满足合规、高性价比、使用安全、可靠性、可测试、设计简洁、兼容性和灵活性要求。世界级的制造企业能够提出更复杂、更具代表性的需求,从而带动智能装备、工业自动化和工业软件产业的发展。因此,我国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必须高度重视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
二. 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应当不断融合新理念、新技术
最近,关于ESG(环境、社会责任和企业治理)的理念受到广泛关注。做任何企业,不能仅仅着眼于企业自身的盈利,而是应该在履行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基础上,再考虑企业的盈利,以及为股东创造价值。智能制造厂商在服务制造业客户时,应当充分体现节能环保、绿色制造和循环经济的理念。例如,加工中心和FMS系统如何科学处理和回收各种切削,以及切削液;智能产线如何能够实现柔性自动化,一条产线适应多种变型产品的生产、装配或检测,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换型次数,缩短换型时间。
云计算、云服务是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如今,国外主流工业软件企业纷纷将卖License改为订阅模式,将部署于企业内部的软件系统转化为SaaS云服务,并提供相应的PaaS平台。我国工业软件企业也应当加速向云计算和云服务转型。近年来,华天软件开发的云原生的三维CAD软件CrownCAD受到各界广泛关注,用友、金蝶也在积极转向云服务。
此外,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也应当注重开源技术的应用,包括开源数据库、开源操作系统、开源人工智能引擎等。在三维建模、仿真领域也有一些成熟的开源平台可以应用,例如开源的流体仿真软件平台OpenFOAM。
三. 发展智能制造产业,亟待建立健康的产业生态
最近,我在与国内很多智能制造厂商负责人沟通的过程中,听到最多的词就是内卷严重。众多智能制造厂商挤到动力电池、储能、光伏、新能源汽车等热门赛道,进一步加剧了智能制造多个细分市场的无序竞争。例如,一些制造企业在上工业软件项目时,要求供应商接受零首付的不平等条款,甚至索要源代码;产线集成商因为大量垫资和客户付款延迟而导致现金流吃紧;一些厂商为了快速提升竞争力,不惜重金从竞争对手挖核心人才;还有一些拿到融资的厂商在资本的驱使下,片面追求发展速度,急于上市,而忽略了产品本身的改进和打磨等。这些短期行为十分不利于我国智能制造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智能制造领域的供需双方共同努力,需要联盟和产业协会真正发挥监督和协调作用,建立健康的产业生态。
在一个健康的产业生态中,各个厂商应当建立差异化的市场定位,聚焦特定行业或领域,苦练内功,把产品做专做精,在市场竞争中,不是靠拼价格、拼关系拿到订单,而是要比拼核心技术和真正为客户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能力。
四. 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必须高度重视服务的价值
当前,很多省市都在大力培育与扶持智能制造厂商,尤其是工业软件厂商,但是却忽视相关的服务企业。实际上,各行各业的制造企业推进智能制造应用都有很多个性化需求,需要借助专业的咨询机构进行现状诊断、需求分析、流程梳理,制定整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并帮助企业进行产品和解决方案的选型、监理、验收、评测。专业服务是智能制造项目实施成功的基本保障,也是制造企业持续推进智能制造并取得实效的基础。因此,建议各级政府积极培育和扶持具有专业背景和服务经验的智能制造服务企业。
制造企业在智能制造推进过程中,既需要能够帮助企业进行软硬件系统部署、实施与客户化开发的服务机构,更需要中立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前者是智能制造厂商的实施服务合作伙伴,而后者则在智能制造领域担当着“诊断号脉、开药方”的职责,专业性要求很高,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只有“只开药方,不卖药”,才能保证咨询服务机构的中立性,真正站在制造企业,即甲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帮助甲方制定智能制造系统的整体集成框架和实施路线图。
当前,很多地方政府正在推进面向制造企业进行智能制造或数字化应用评估诊断的项目,为制造企业开药方,由政府买单。这种初衷无疑非常正确,但存在的问题是承担这种诊断服务的绝大多数机构实际上是乙方,而非第三方服务机构。乙方更看重的是从这些制造企业去拿后续的落地项目,同时,其专长并非评估诊断和咨询服务,容易导致评估诊断流于形式,一些乙方开出的诊断报告甚至“换汤不换药”。因此,呼吁各级政府在遴选评估诊断机构时,重点选择专业而中立的第三方服务机构。
五. 发展智能制造产业,需要开放的国际视野
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我国智能制造厂商立足于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进口替代的确十分重要,但是,很多智能制造厂商,尤其是工业软件企业是目光向内,例如大量研发数字化厂商聚焦军工企业,这样定位,厂商的收入比较有保障。但是,如果只是聚焦国内市场,而缺乏走出去的勇气,从长期来看,厂商的发展空间会受限。因此,希望智能制造厂商的负责人建立开放的国际视野,敢于去搏击国际市场。
既然发达国家的智能制造厂商能够到中国来拓展市场,那我国在建设制造强国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智能制造厂商,没有理由不走国际化发展的道路。中望软件之所以能够在研发数字化厂商中率先上市,与其长期耕耘国际市场,并得到多国客户的认可是分不开的。最近,我与一家定位独特的工业软件厂商中新软件进行了交流。该公司发源于沈阳,总部位于上海,重点聚焦电梯行业,开发出从接单、产品配置、三维参数化设计到生成制造BOM,下达采购、生产和装配计划,再到产品交付的一体化系统,在日立电梯和奥的斯等全球知名电梯企业全面应用,已在日本和美国成立了子公司。另一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工业软件企业望友科技则专注于PCB的可制造性分析、工艺规划和制造,客户遍及20多个国家。
发展智能制造产业,需要与国际优秀厂商开放共赢。我国的智能制造厂商不能一味模仿国外优秀产品,而是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持续创新,练就“独门绝技”,例如开目软件在工艺规划软件方面就建立了自己的独特优势。在市场定位方面,智能制造厂商不能只盯着国内市场,更不能把重点放在争取更多的政府项目经费。
可喜的是,我国越来越多的智能制造厂商已大踏步地开始了国际化发展进程。例如汇川技术已在匈牙利设立了工厂;厦门盈趣集团也在海外设立了多家工厂;中控技术于2023年4月并购了荷兰Hobré公司,该公司是全球市场在线分析仪、样品系统和集成产品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军企业。
六. 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必须培养多层次的智能制造人才
智能制造是我国建设新型工业化,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推进智能制造,发展智能制造产业,离不开多层次的智能制造人才。
对于制造企业而言,首先需要智能制造领军人才。制造企业的高层领导者,各个分子公司的一把手都需要对智能制造技术发展和实施路径有深刻的理解,并充分结合企业的实际,形成系统化的思维;其次,制造企业需要大力培养智能推进人才,尤其是能够在企业内部完成各类智能制造系统的需求分析、选型、实施、系统开发与配置,以及集成应用的专业人才;第三,需要在各个业务部门培养能够熟练掌握各类智能制造系统的应用人才;第四,需要培养熟练掌握各类智能装备编程与应用的技能人才。
对于智能制造厂商而言,需要培养高素质的软件、硬件、自动化控制等各个领域的多层次研发人才,拥有深厚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解决方案顾问,具有行业实践经验和专业背景的高素质营销和市场推广人才,当然更需要对智能制造市场具有宽广视野和市场洞察力的领军人才。
智能制造人才培养需要专业的智能制造培训机构、工科高校及职业院校、科研院所、智能制造厂商和行业协会多方协作。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方面,e-works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e-works每年举办上百场在线公益讲座,通过定期举办聚焦智能制造新兴技术如何落地、疑难杂症如何解决的高级研修班,组织国内外标杆智能工厂考察,邀请专家提供智能制造内训等方式为制造企业和智能制造厂商培养智能制造专业人才。e-works智能制造在线学院提供了一百多门智能制造专业课程和学习管理系统,已有上百家知名制造企业订阅。
总之,我国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强大的智能制造产业来支撑。发展智能制造产业需要各行业龙头企业带动,充分发挥产业链链主的引领作用;智能制造厂商应当融合ESG、云计算、开源技术等新理念、新技术;我国智能制造产业要实现快速发展,应当构建健康的产业生态;必须高度重视服务的价值,注重专业服务企业的赋能效应;智能制造厂商应当建立开放的国际视野,积极搏击国际市场;而培养多层次的智能制造人才,是智能制造供需双方当前的紧迫需求,需要多方协作,完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体系。
发表于:
2023-08-02 19:15 阅读(1202)
评论(0) 收藏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