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华
2021-5-9
大多数企业都喜欢设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关键绩效指标),而且设的很随意;指标(Key Process
Indicator, KPI,关键流程指标)的初心本来是为了检验一个企业的流程体系运行的是否可靠、有效,但结果最终却变成了很多管理者的帮凶,沦落成考核人、奖惩人的大棒。
如果指标的设置是科学合理的,那倒也罢了,实际情况往往却是,越是喜欢用指标考核人的管理者,专业管理水平越是差,设置的指标也越是不合理,最终的考核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通常我们不建议设置太多的KPI,尤其是当这些KPI最终被用于奖惩目的的时候。
为什么呢?
抛弃管理者的专业水平不讲,客观上,KPI之间本身就很容易打架,它们往往都是沾亲带故的,它们一旦打起来,管理者很容易拉偏架 - 管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信息重叠(Overlapping)”,统计学上称之为“信息之间存在着相关性(Correlation)”。
什么意思呢?
无论是在我的培训课程《制造业库存控制技术与策略》还是在我的专著《制造业库存控制技巧》或《制造业全面库存管理》中,每次提到“供应链管理为什么存在”的时候,我都会用到下面这张图: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引用《制造业全面库存管理》里面的一句话:全面库存管理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全面降低供需链呆滞库存(Excess & Obsolete, E & O),提高及时交货率(On-time
Delivery, OTD),最终提高库存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 ITO),从而实现提高企业现金流周转速度(Cash to Cash, C2C),提高股东投资回报率(Return of
Investment, ROI)之目的。
这就是我认为的供应链管理存在的价值,其实是3个所谓的指标:
E&O
OTD
ITO
这三个指标在很多公司都有,尽管在定义、计算公式、数据源等方面存在着乌七八糟的现象,但意思是差不多的,都想减少呆滞库存,提高及时交付率,提高库存周转率;有些公司把它们分别设成一级、二级指标,有的则是同级,但设置了不同的考核权重。
其实,从本质上讲,这三个指标保留一个ITO就可以了,因为逻辑上:
ITO = OTD /
E&O
大家可以这么去想:
如果你的E&O控制的好,你的OTD就不会差了;反之,如果OTD做得好,E&O应该也不会太差,尽管这里有牺牲库存的嫌疑,但是,实践证明,靠牺牲库存去保证及时出货是不现实的,就如饮鸩止渴一样,所以,我们认为,OTD,E&O这两个指标之间存在着信息重叠,如下图所示:
如果我们的OTD做得好,意味着销售的物料成本是有保障的,同时,我们降低了E&O,我们的整体库存也应该是比较合理的,那么,这个时候,我们的ITO就必然是比较理想的!
所以,我们认为ITO与OTD、E&O存在着极大的信息重叠,而这个重叠又意味着什么呢?
我想,这背后肯定是一个优秀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在起作用,如下图所示:
关于指标之间信息重叠问题,我在我的新书《全面库存管理数学分析(待出版)》第5章有比较详细的分析,用到的具体方法就是多元统计学的“主成分分析法(PCA)”。
但无论如何,通过以上分析,大家可以看出,我们很容易落进“指标之间信息重叠的陷阱”,所以,我们应该得到的启示就是
– 不要轻易设指标,更不要轻易将指标用于考核奖惩。
作者程晓华(John
Cheng),全面库存管理(TIM)咨询独立顾问,《制造业库存控制技术与策略》课程创始人、讲师,《制造业库存控制技巧》、《首席物料官(网络)》、《决战库存》、《制造业全面库存管理》、《全面库存管理数学分析(待出版)》著作者,邮箱:johnchengbj@126.com TIM订阅号:ITOOTD
发表于:
2021-05-10 12:28 阅读(317)
评论(0)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
网站相关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