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系数可能(比库存周转率)更容易理解一些
程晓华
2017-11-01
库存系数(IR-Inventory Ratio)是汽车行业经常用到的一个指标,其基本公式是用期末整车库存(金额或数量)除以当期销售整车(金额或数量),如10月份某汽车厂销售汽车5万辆,其10月底库存成品车为4万辆,那么其当期库存系数为4/5=0.8。
据网上资料说,“根据国际同行(汽车)业通行的惯例,库存系数在0.8~1.2之间,反映库存处在合理范围;库存系数> 1.5,反映库存达到警戒水平,需要关注;库存系数>2.5,反映库存过高,经营压力和风险都非常大”。
但一般行业大都是用库存周转率(ITO-Inventory
Turn-over)来衡量企业的运营及供应链管理水平,如Gartner每年搞的所谓供应链多少强(2017年是25强),就是用库存周转率这个指标。
库存周转率是个年化指标,分子是销售的物料成本,分母则是期初、期末的平均库存,这个库存是包括企业所有的BOM(物料清单)库存,但设备、备件等非BOM库存等除外,它反应的是企业投资于产品库存的现金流周转效率,如某企业2016年库存周转率12次,表示该企业的库存资金一年周转了12次,差不多一个月一次,对应的总库存持有天数(DOS-Days of Supply)就是365/12≈30天。
但库存周转率这个指标很多人其实是不熟悉的,包括有些搞了很多年财务管理的人,甚至是一些国内上市公司的所谓CFO,他们也搞不清楚库存周转率跟现金流的关系,特别是这个所谓的“年化库存周转率(Annualized
ITO)”,很多人更是搞不清楚。
在这里先给大家举个例子,今天是2017年的11月1号,过去10个月,从1月1号到10月31号,假设某企业按照自然日历,总销售额100亿人民币,物料成本比例80%,那么销售的物料成本(分子)就是80亿人民币,过去10个月平均库存为10个亿人民币(分母),那么,其年化库存周转率就是:
(80/10)x (12/10)=9.6次
后面的12/10就是指过去10个月年化为一年12个月的库存周转率。
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其年平均库存持有天数(DOS)为365/9.6≈38天,如果已知其ARD(Account Receivable Days,应收款天数)/APD(Account Payable Days,应付款天数),就可以算出该企业的现金流周转周期(C2C,Cash to Cash)为38+ARD-APD。
接下来,如果我们把这个所谓汽车行业的库存系数推而广之的应用的话,让:
库存系数=总库存金额/销售额
那么,针对刚才这个例子,其每月平均库存系数就是:
平均10亿库存/(总销售额100亿/10个月)= 1
也就是说,你只要每月的库存等于或小于每月的销售额(IR<=1),那么你的年化库存周转率(ITO)就一定能够>=9.6!
道理很简单,一年12个月,每个月的库存=销售额,相当于一年下来,库存对销售额一年周转12次,对物料成本的周转次数则是需要乘以80%,那就是12x0.8=9.6。
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IR的公式,令:
ITO=年库存周转率目标,MC%=物料成本百分比,S为月度销售额,INV为平均库存,那么,根据库存周转率年化公式:
ITO=12 x MC% x S/INV
INV=12 x MC% x S/ITO
INV/S=IR=12 x MC% /ITO
那么,这个IR的公式在供应链管理实践中有什么意义呢?
我个人认为,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
发表于:
2017-11-02 12:24 阅读(3137)
评论(1)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
网站相关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