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实施信息化必须解决的基础问题
本文标签: 制造业信息化 

    这些年走访过的不少制造企业都应用了ERP、PDM等信息系统,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又还存在一些缺憾。究其原因,我发现是这些企业的基础工作做的还不扎实。就像高楼大厦要打好地基一样,信息化要真正见实效,还是要把基础工作做好。

    首先是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企业应当着力增加标准件、通用件的使用,零件尺寸尽量使用标准数系,通过在物料编码时,采用分类码来标识零件的结构特征,尽量在进行新产品开发时,实现对已有物料的重用,逐渐建立产品平台,逐渐实现大批量定制,如图所示(来源:祁国宁教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新产品开发的成本。这项工作企业应当高度重视。

 

    其次是零部件加工、装配的工时信息。企业应当在生产实践当中,通过统计实际工时,逐渐把标准工时定准确。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真正实现ERP中自动生成零部件的生产计划,也才能够有条件实施APS,同时,也才能够准确地进行成本管理。

    第三是编码体系的统一。很多企业的研发部门目前仍然采用图号作为零部件的标识,这就造成在设计、工艺部门与生产、采购部门对物料标识的不统一。正确的方式是,在保留图号的同时,在ERP中统一申请物料编码,这样才能真正实现BOM信息的无缝转换。另外,对于工作中心、原材料、员工、供应商等基本信息也应当进行统一编码。只要把整个企业的编码体系统一了,各个应用系统才不会各自为政。物料编码提倡用平行编码体系,分类码和识别码分开。

    第四是对产品的技术状态进行有效管理。在数据结构上,要实现对产品、部件、零件,以及对应的文档、变更、配置状态进行准确标识。这样才能把产品在设计、制造过程中的变更管理好,确保最终为每个客户交付的产品能够追溯出准确的产品配置。

    制造企业的信息化要真正见效益,有三个层次。首先是实现集成化,把各个系统集成起来,企业可以及时掌握自身运行的状态信息(结果);第二是实现自动化,把基础数据搞准,在此基础上,用信息系统真正替代人工调度,企业可以管理好产生这些结果的过程;第三是实现智能化,在掌握企业的结果和过程数据的基础上,挖掘数据背后所反映的变化,实现决策支持。而要达到这三个层次,最重要的前提还是把基础工作做好。

   

 

   

   

发表于: 2009-11-04 08:23 黄培 阅读(2410) 评论(5) 收藏 好文推荐
# re: 制造企业实施信息化必须解决的基础问题
2009-11-05 09:50 | sun931 | 1楼
这篇文章写得很好,搞制造业信息化这个尤其重要.
# re: 制造企业实施信息化必须解决的基础问题
2009-11-06 15:37 | 【匿名用户】:E-works热心网友 | 2楼
呵呵,上了所谓信息化系统软件的企业,自己不说自己用得还可以的话,那就是企业在打自己的嘴巴了哦。特别是去采访那些当时信息化项目负责人,他们更不会自己打自己的嘴巴!!投入几十、几百上千万搞所谓的信息化项目,结果,是很有限的。在国内,主要还是管理跟不上,中国企业嘛,有中国特色噻,完全可以理解的!
# re: 制造企业实施信息化必须解决的基础问题
2009-11-09 17:38 | 玉人 | 3楼
夯实基础,才能盖高楼大厦啊。
# re: 制造企业实施信息化必须解决的基础问题
2009-11-22 21:33 | 五娃 | 4楼
基础数据需要高层重视。
# re: 制造企业实施信息化必须解决的基础问题
2010-10-15 10:54 | joyopod | 5楼
企业信息化实施,标准化工作需先行.

发表评论(网友发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或立场。)

您尚未登录,请先【登录或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