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的分量
□吕伟钢
中国互联网产业之所以如此发展蓬勃,不仅仅跟全球形势相关。更重要的事实是,以电信、IT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已经或正在取代以石油、电力、机械制造为代表的传统产业,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居于龙头地位。当国民经济生活热点向信息、通讯和娱乐业迁移时,互联网正好担当了把信息、通讯和娱乐融合到一起的角色。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有过两次大的境外上市浪潮。第一次是1997年前的红筹股在香港上市的浪潮,随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而结束;第二次是2000年开始、互联网泡沫破灭后被打断、2003年来再次重现的网络股纳斯达克上市浪潮。这两次上市浪潮,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国民经济生活热点。1997年前的红筹股上市潮的背后,是当时中国市场经济与世界接轨,外贸与吸引外资成为经济生活的热点。中央各部委与各地政府机构纷纷在香港设立红筹公司,注入政府优质资产,在香港挂牌上市,引发红筹热。这些红筹上市公司一度都是呼风唤雨的企业,如中信泰富、招商局、中远、华润、上海市政府的上海实业、北京市政府的北京控股,以及广东省政府的粤海投资与中国早期最著名的民营企业如联想、四通等。
我们会发现,新浪、网易、搜狐的市值已超过大多数当年在香港上市的红筹股,新浪和网易的股市市值都已是当年红筹股旗舰企业中信泰富的1/3。这就不难理解中信泰富的掌门人荣智健为何会在2003年将自己做了十年的中国首富称号让位给网易掌门人丁磊。
即使是同样处身在信息产业中的传统IT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相比也会有些尴尬。新浪2003年的营业收入规模只有联想的1/40,而市值却已接近联想市值的80%。当前新浪市值是它当年的母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四通电子的至少15倍以上,也是两年前一度想掌控新浪的阳光文化(原阳光卫视)当前市值的近60倍。
经过互联网泡沫时期的股市暴涨暴跌,许多人可能再也不敢相信股市市值了。但是对一个健康的股市和一家健康的企业来说,股市市值的根基在于企业的盈利和未来的成长性。相对于传统企业,互联网企业的神奇也正体现在这两点上。
新浪2003年的营业收入虽然只有联想的1/40,但新浪的盈利却是联想的1/4强。新浪2003年的营业收入年增长高达近200%,而联想2003年的营收增长不足15%。在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中,根据营业收入排名,新浪只能排到第92位;根据利润排名,网易、新浪和搜狐都已经可以跻身前20位。
当一个新浪的价值相当于1个四川长虹、2个光明乳业、3个上海第一百货、4个海南航空、8个华润置地的时候,我们已经可以掂量出网络公司的分量了。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数量,很快将由原来的三大门户增加到8至10家,其中包括将与门户网站齐头并进的Tom Online和盛大,中国互联网公司在纳斯达克的总市值突破100亿美元指日可待。另一网络公司腾讯虽已决定改在香港上市,但也可纳入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股市板块中。
编辑: 陈群 来源: 南方周末 作者:程涛 吕伟钢
发表于:
2006-12-13 18:23 学无涯 阅读(2247)
评论(0)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