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的伤痕烙印-《高考1977》观后感
本文标签: 电影评论 高考1977 

    前天晚上,在从深圳到北京的飞机上,观看了电影《高考1977》。电影拍得很好,演员的表演质朴而真挚,让我有很多感触。

 

    一群在北大荒农场下乡的“知识青年”,在下乡多年之后,终于在文革结束后,迎来了可以自由报名参加高考的权力。而在文革期间,只有那些“成分”是“红五类”的人,才有机会被公社或农场推荐,成为“工农兵”大学生。读书,本应该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权力,而在那个时代,却成为一种奢侈。

 

    在那个一切以政治为中心的荒谬时代,书本被封起来,“读书无用”,年轻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广阔的天地中去”,在一个又一个的政治运动中,年轻人上山下乡,远离城市,他们的思维被完全禁锢。而那些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却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历史反革命”、“右派”,他们去住“牛棚”,接受“劳动改造”,荒废了人生中最宝贵的年华。“红卫兵”、“武斗”、“批林批孔”是让我们记住那个时代的名词。那个时代不知道造成了多少社会和家庭的悲剧。现在看来这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而这一切,却真切地发生过。如果那二十多年不搞那些政治运动,今天的中国会比现在强盛得多。

 

    小的时候,看过不少“伤痕文学”。这个名词,80后的人大概已经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类作品讲述的都是那个浑沌的时代留下来的伤痕记忆。不过看看今天的朝鲜,就可以想象那个动乱时代的中国。

 

    我认识很多下过乡的中年人。有不少是“77级”,包括很多现在知名的专家。在77级,同学中小的10多岁,大的30多岁。当我问起他们当年那段蹉跎岁月,这些后来的成功人士大多一笑了之,甚至会回忆起当年在农村那些偷鸡摸狗的故事。不过,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他们那样的幸运,有更多的中年人,当年就因为“成分”问题上不了大学,而成为终身的遗憾。

 

    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但那却是中国人永远不能忘记的一段伤痕记忆。

   

   

发表于: 2010-04-18 10:02 黄培 阅读(4090) 评论(5) 收藏 好文推荐

网站相关博文:

# re: 一个时代的伤痕烙印-《高考1977》观后感
2010-04-18 10:38 | 知雨 | 1楼
牢记历史,反思过去,展望未来。感谢***!
# re: 一个时代的伤痕烙印-《高考1977》观后感
2010-04-19 10:29 | 熊东旭 | 2楼
二战之后的60年代中期开始,正是以日本和四小龙经济腾飞的经济高速发展期,在中国也是文化大革命的开始,错过了中国经济腾飞的最佳时期。***真正是一代伟人,使中国在文革之后迅速将国家从错误的道路、混乱的思维中跳脱出来,赶上了80~90年代全球经济的又一轮高速发展时期,并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不愧为中国改革开放总工程师之名!
# re: 一个时代的伤痕烙印-《高考1977》观后感
2010-04-19 11:46 | 玉人 | 3楼
不是来京采访艾克斯特、THINK3相关的人员和新闻吧?
期待黄培博士正面、积极的权威报道。
旅途愉快!

# re: 一个时代的伤痕烙印-《高考1977》观后感
2010-04-22 10:51 | 真挚 | 4楼
很伤感.那是一个思维错乱的年代.在经济发展的今天,我们真的反思了吗?
# re: 一个时代的伤痕烙印-《高考1977》观后感
2010-04-22 13:30 | sganghp | 5楼
81年入学时,曾与77级学长有半年的交错。印象中是一群极为用功的学兄学姐。

发表评论(网友发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或立场。)

您尚未登录,请先【登录或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