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4年11月发表于《机电商报》- 我没有仔细研究过为什么我们国家的企业寿命平均仅仅只有短短几年时间,但是随着工作性质的转换,接触的国内企业越来越多(我一直在所谓的“正而把经”的外资企业工作,包括Daewoo/IBM等),包括那些目前为止在国内仍然很著名的企业,我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一个问题 – 我们的企业似乎很不重视基础管理工作,尤其是那些产品好,不愁销路,资金回笼比较好的企业
内容篇幅较长,请点击
这里阅读全文
2005年3月发表于《国际商报》 笔者曾经在e-works上发表文章《库存管理与库存管理培训的几大误区》,曾经谈过关于目前很多企业对库存管理的误解,但仍然有很多朋友来信咨询这个问题,特别是在谈到所谓“库存控制”的时候,很多人把它理解为“仓储管理”,这实际上是个很大的曲解。 传统的狭义观点认为,库存控制主要是针对仓库的物料进行盘点、数据处理、保管、发放等,通过执行防腐、温
内容篇幅较长,请点击
这里阅读全文
在制造业有一个很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似乎你有多大的仓库,你的仓库就会堆满多少库存;你有多少个仓库(库位),你的每个仓库里面就会全是库存!仓库有多大,库存就会有多高!如同居家过日子,再大的房子,时间长了也觉得挤的慌!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从理论上讲,一个企业,库存控制水平的高低应该是与物理仓库的大小没有必然的联系的。然而实际情况
内容篇幅较长,请点击
这里阅读全文
我们知道,运输成本与库存持有量之间通常情况下存在着一个所谓的二律被反,也就是说,你加大了交货频率,在你得到库存持有成本减少的好处的同时,你的运输成本会增加,如图1所示: 图1:成本二律被反 这个定率本身要求我们做出一个选择,你是增加运输成本呢,你还是要多持有库存(成本)?运输成本的增加是很容易计算的,譬如说你的运输费率是每公斤每公里3块钱,或者每车每次
内容篇幅较长,请点击
这里阅读全文
库存问题一直是制造业的一个大问题,从大的方面讲,库存是制造业的两大死点之一(另外一个是AR-应收帐,其实也是个库存问题),库存控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国际知名企业如丰田、戴尔电脑等一直在喊所谓的“零库存”。 &nbs
内容篇幅较长,请点击
这里阅读全文
据报道:3月19日,一个爆炸性信息在业界传播开来:曾是民族品牌象征的长虹,当日公告预计刚刚过去的财政年度亏损37亿元。尽管2004年7月长虹原掌门人倪润峰黯然辞职赵勇接任之时,长虹将面临大幅度计提的消息便在业界流传,但“一直赢利”的长虹一下子为库存计提亏损高达11亿元还是让人格外震惊。长虹巨亏37亿元!一向对计提“吝啬”的长虹决定:2004年报将计提进行到底。
内容篇幅较长,请点击
这里阅读全文
程晓华 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随着库存周转率的提高,相应的库存成本也会加大,极端的例子就是,如果能够真正、彻底地实现JIT交货,库存在理论上可以达到“零”,那么按照库存周转率等于销售的物料成本除以平均库存的公式,库存周转率可以达到无穷大;与此同时,由于JIT加大了交货的频率,从而使得运输成本以及搬运等内部处理成本加大,从而加大了库存的持有成本。
内容篇幅较长,请点击
这里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