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责任感
——看午间新闻有感
作者:张国祥
2011/12/2
今天的央视午间新闻有则报道,让我们很好地理解了什么叫责任感。浙江宁波某小学老师,上课了,发现有一名一贯按时到校的学生没有上课,这位细心的老师想到学生有个姐姐也在本校就读,就去她姐姐的班上了解,发现她的姐姐也没有来上学。老师感到意外,立即拨打学生家长电话,但电话关机。另一位老师也感到俩姐妹同时没来上学而家长电话不通,一定出了问题。这两位老师立即叫上另一位无课的体育老师一起去学生家里看望。不巧的是,敲门无人答应。他们又与学生家长的单位联系,仍然没有家长上班的信息。他们立即往学生家长的手机续了话费,再次拨打时,手机里终于传来家长微弱的声音:我们全家人都躺在家里不能动弹。三位老师立即破门而入,把学生一家四口人送往医院。原来学生的外婆因为患有老年痴呆症,夜里烧开水后,未能关好煤气炉的阀门,导致煤气泄露、全家中毒。由于送医及时,一家四口都没有生命危险。医生告诉他们,如果再晚来半小时,后果将不堪设想!
听完这则报道,我和夫人异口同声地称道:这就是责任感,这就是师德!
小悦悦事件之后,人们热议的话题就是人情冷漠、道德滑坡。今年以来,一系列食品卫生事件的曝光,让国人无不感叹道德沦丧、责任缺失。责任感在当代中国似乎弥足珍贵!
本来揭露黑暗、弘扬善良应该是社会维护正义与进步的常态,但不知曾几何时,揭露成了常态,传扬成了点缀。有的媒体为了搏人眼球,负面事件相互转载,大肆炒作,对正面事件则保持中立。当然,这也与过去“凡好就一切皆好”的夸大宣传不无关联。人们宁可相信夸大了的黑暗,也不相信善良的真实。结果,充斥媒体的是坏人越来越多,好人越来越少。好人弥足珍贵大概与此相关。
客观地看待世界,客观地看待周围,世上还是好人多,周围还是善良多。就我个人半个世纪的亲身经历,我发现我认识的人,好人占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坏人只占极少数。我不认识的人也是好人居多,坏人很少。否则不就成了满大街走的都是坏人?
因此,我判断有责任感的国人占绝大多数!前几个月,我还在央视新闻中听到杭州一位出租车司机的感人故事。当他载了一位病重的农民工需要赶往医院急救时,他在对讲机里向同行通报自己行进的路线,结果所有的士司机、所有的公交车辆、所有的私家车在听到交通信息台的播报之后,都为这辆的士让道。这不是责任感又是什么?这不是好人占绝大多数又是什么?
古人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思是对待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我发现,这一观点用在诸多场合都适用。我们也可以变换一下表达方式,那就是对待同一个世界,“爱者见爱,恨者见恨”。一个有爱心的人一定相信世上好人多,一个充满仇恨的人总是抱怨世间多鬼怪。
一个有良心的人就一定会有责任感。一个敬业的人就是有道德的人。宁波的三位老师的责任感就是大多数国人的真实写照。关心自己工作的伙伴,关心自己服务的对象,关心自己身边的人有无异常,你能做到,我能做到。给身边的人多点关心,这个社会就会减少大量的悲剧发生。以积极的心态看待世界,即使是灰霾天气,你也能感受阳光的气息。
发表于:
2011-12-03 09:21 阅读(407)
评论(0)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