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前些时候看了一段视频,《德国MAN客车生产线,咱们坐的客车就是这么来的》,视频后面的评论里面有人谈到MAN工厂的自动化程度也不过如此,还不如国内的某些小汽车制造厂,对于这样的评论不能认同,所以有了下面的这篇文章。
首先,介绍一下MAN公司背景。MAN商用车辆股份公司建立于1955年,是曼集团旗下最大的股份公司,世界500强之一,在全球有62,000名雇员,年销售额为150亿欧元,其中75%来自德国之外。该公司产品种类覆盖中/重/超重型卡车、特种车、城市客车、豪华车、高端发动机和车用零部件等,生产基地和服务网络遍布世界各地。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成功的企业。
有人觉得这家工厂的自动化水平低,主要是因为在工厂中随处可见忙碌的工人,或者是焊接车身,或者是检查车身质量,或者是推动运载小车将车身转移到下个工作站点,甚至是松开吊装设备。这与国内目前宣传的自动化的最高级状态——无人工厂的理念并不一致,所以很容易给人一种落后的感觉。
但是,如果细致观察,我们能够发现其中很多隐藏的人性化的细节。焊接的工厂手戴着防护手套,头戴着防护面具;检查车身底盘焊接质量的工人则坐在可滑行的椅子上,身体以较舒适的坐姿工作;而松开吊装设备的工人站在运载车辆上,刚好可以接触到等高处的吊环。这些辅助装备减小了工人的工作负荷,提供了更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
在这个工厂里,人成了任务的执行者,同时也是监督者,通过操作各种仪器设备,工人参与了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各种辅助设备为工人提供最好的帮助,以减轻工人工作负荷,并提供更安全的生产环境。通过不间断的与产品直接接触,与工友的协作,工人能够对产品的性能、状态建立直观的认识,更容易发现产品或者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实现精益改善。而在这一点上,自动化的设备却稍显不足,设备无法感知产品的准确状态,无法收集准确的信息,也无法处理复杂的情况。
恩斯特·安德雷亚斯·哈特曼在《工业4.0时代下的工作形态:过去的辉煌与未来的挑战》一文中谈到自动化的讽刺,作者认为将人排除在工厂之外是并不明智的,工作的核心应该是人,而机器设备的重点是帮助人处理工作。自动化将人的工作角色由原来的执行者转变为监管者,这导致了一些问题。一方面由于机器无法准确识别复杂的情况,因而人无法基于准确事实信息而做出判断,另一方面是由于机器掌握了所有信息,而人缺乏了解的渠道,长期与信息脱节,导致人的处理信息能力的退化。
不如设想一下:一个高自动化的工厂,设备自行运转,只有工人巡视检察。随着数字化工厂相关技术发展,工人甚至都不用去巡检,设备会自动报告故障。而工人则只需要在增强现实设备的指导下完成产品的修理即可。所有的工作都是流程化的,并不需要专业的知识。这样的状态显然并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的改善以及产品创新,更不用说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在这种状态下,一个高自动化的工厂的下一目标只有更高自动化的工厂,这意味着更智能的设备,更优秀的管理软件,更少的人。产品本身的竞争力被削弱,竞争的核心从产品本身转向制造产品的设备。
更糟糕的是,这些设备甚至不是国产的设备。目前很多企业实施转型升级,其中以购买机器人为重心。据报道,由于中国企业爆买日本机器人,日本机器人厂商发那科将投资新建工业机器人工厂,整体月产能将提高至目前的1.5倍,以应对日益扩大的中国市场。
自动化是未来的趋势,但是也不该迷信,陷入自动化的陷阱里。
发表于:
2017-05-11 17:00 阅读(1031)
评论(0)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