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已经多时然而暖阳依旧“眷顾”着武汉,千年寒冬又一次成为了传说。但是最近听闻以前公司的生产状况,已经其他的生产商们的现状,不由得还是要感叹下,这个冬天有点冷!
A企业是一家湖北省重点扶植的制造型企业,显示器是其主打产品,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订单每况愈下,最明显的标志是取消夜班人员的编制,具体订单下滑的原因或许很多,竞争压力,市场冷淡,需求下降等等,对于这样庞大的集团企业或许并没有立刻显现的危机,但是对于其下一级供应商而言,打击确实毁灭性的。
A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是有一定的规范的,对供应商的管理也是严格的,订单量饱和的时候对于所有的供应商而言都是“丰衣足食”的,一旦萧条,这样一对一的订单生产模式对于供应商来说生死只在一线之间。S厂已经正式宣布2012年撤厂,M厂也几乎进入一周3个工作日的局面,听到这些我有些感慨和伤感。
一一对应的订单生产模式必须摒除
供应商的固定对于企业而言是好事情,全心全意为它服务,企业需求就是供应商的唯一任务。这样的好处在于品质控管更加方便,供给几乎不会出现断层,对于供应商来说有了一个稳定的订单来源,看似双赢。制造业的寒冬来临,原物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供应商无奈提价,企业为保证利益空间压价就是必要的手段,随时终止因为价格而终止订单也不无可能,这样看来一一对应的订单式生产模式就成为了“霸王条约”。所以摒弃这样的生产模式是生存的必要路径。
产品创新,开拓资源
对于A企业的众多供应商而言,大都是传统的制造行业,技术含量不是特别的高,拿五金冲压行业来说,几乎是按部就班的冲压生产,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设计能力也不是公司的核心关注点。客户拿来的图纸稍作“本地化”处理就可以批量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的计算往往也无法精密的计算,常常花了几十万模具还没有量产机种就死掉了。设计能力的提升,数字化的管理水平都严重制约了企业的企业发展,只有自身变得强大了,开拓新的客户资源,提高生产率等才不会是空话。
信息化的工具应该“物”尽其用
如果有人说信息化只是一个口号,我想在M企业中是最好的体现,信息化软件的上线是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A企业的供应商管理需求,而是上线信息化是大势所趋。唯独缺少的就是企业自身的考量,自身的管理需求。所以,信息化的上线只是机械化的K单,信息流重来只是系统本身在记录的,从没有被人利用,信息的传递还是依靠电话,依靠手工报表等等系统之外的传统手段。K订单销售单是业务的工作,K库存相关单据就是仓库的事情,开工单是生管的事,系统之内互不干预。不相往来,系统之中毫无交集,这样的信息化才是真正的浮云,想必老板们花了大笔的钱上线、实施不止想要一个EXCEL表格就能完成的工作吧。
其实还有很多想抱怨的,但是想想,大环境让很多企业都面临着危机,过去的种种似乎都已经不再重要的,重要的是如何度过寒冬,如何让这个冬天不那么寒冷,如何让制造行业仍然可以站在实体经济的重要之地?
发表于:
2011-11-28 11:44 阅读(942)
评论(1)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