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对“创新(Innovation)”做出了系统的定义,并首次提到了“技术创新”。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the setting up of a new product in function),其目的是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目前,创新一词被广泛的应用于我国各个领域,同时也衍生出很多与创新相关的词汇,其中科技创新强调依靠科学发现产生的原始创新的创新成果,并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备受关注。
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在其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指出,一个国家产业参与国际竞争过程可以分为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创新驱动和财富驱动四个阶段,所谓创新驱动则是指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对于中国而言,我国长期依靠物质要素投入推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属于由投资带动的要素驱动。而要素驱动是一种原始的、初级的驱动方式,适合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科技创新匮乏的时期,随着我国制造业的逐步深入发展,这种增长方式正在遇到资源和环境不可持续供给的制约。因此,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
目前,国内外对制造强国尚没有统一的定义。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的主要指标研究”课题组研究指出,“制造强国”的内涵应包括规模和效益并举、在国际分工中地位较高、发展潜力大三个方面,即拥有规模效益并举、位居世界前列、具备良好发展潜力的制造业的国家。基于当前中国现状,“制造强国”的主要特征包括雄厚的产业规模、良好的质量效益、优化的产业结构和可持续的发展能力和空间。
中国已经是世界公认的制造大国,但面对自身产能过剩、成本攀升、人口红利不在、外资高端制造回流等内外夹击的多重压力,中国制造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型升级,必须向制造强国迈进。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2017年,***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建设,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大步前行。据2018年11月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机械科学研究总院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正式对外发布的《2018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指出,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印度、巴西和中国等九国2017年的制造强国综合指数情况,中国综合指数为108.94,总体排名第四,位居第三方阵之首。
从《报告》数据看,尽管我国制造强国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但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国际贸易中的摩擦与争端、中国制造自身转型升级的困难,制造强国建设的挑战不容小觑。但总体上,只要我们能坚持坚定不移的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坚持基础技术研究并强调高质量发展、坚持推动中国制造从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坚持粗放向集约转变的绿色发展、坚持推动增长动力向创新驱动转变就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升级。而在转型过程中,科技创新的驱动是重要的动力源泉。
发表于:
2018-11-12 14:42 阅读(176)
评论(0)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