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配行业信息化应用要点

    针对汽车零部件行业信息化的现状,个人认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在于:

    1)建立协同的计划管理体系。随着汽车零部件企业竞争的加剧,提升同整车厂的“配套”水平成为了重要指标。因此,汽车零部件企业一方面要加强企业内部的设计和生产的协同,另一方面建立满足精益生产要求的协同计划管理体系,实现滚动计划、VMI管理、可视化管理与整车厂的生产节奏保持一致。

    2)加强制造过程控制和可视化管理。加强制造车间生产过程的管理、监督,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制造现场的管控水平。通过人、机器、数据的互联实现生产信息的实时传递,充分利用可视化手段,提升制造现场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具体而言,可以增强在MES方面投入,通过现场多种信息采集手段提高过程信息的采集效率与准确率,建立车间电子看板,实现生产过程的透明化管理。同时规范车间流程,建立预警机制,在实现对人员、物资、技能、工时管理和优化的同时提升产品质量。

    3)实现设计研发效率的提升。持续推进和实现产品的平台化、模块化、标准化工作,完善模块属性和参数定义,实现订单到产品的自动配置,提高设计效率。可以建立模块化库,实现对模块的参数化管理,提高通用化率和重用率,减少重复设计。逐步建立产品配置器、配置关系、配置字典,实现产品配置器与订单配置器的对接,提高设计效率,缩短订单设计周期。

    4)建立产品全程追溯体系。受国家汽车召回制度的强制要求,整车厂对汽车零部件的质量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亟待建立完善的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现对产品配置、部件来源、生产批次、采购订单、生产过程、检验记录等。一旦出现普遍的质量问题时可以立即响应,追查问题部件的范围、物流分布,满足整车厂快速响应和提供精准数据的需求。

    5)信息系统的集成应用。进入信息化应用的深化阶段,信息的孤岛只会阻碍两化融合的步伐。ERP、PLM、CRM、SCM、MES、HCM等核心系统应当实现深度的集成,确保同样的信息只录入一次,多个系统共享。在信息集成的基础上,使企业的主要业务能够用信息系统有效管控,实现企业的高效运作。

    6)提升企业数据的利用率。企业内部数据多而杂,想要从众多数据中提炼有价值的信息并非易事。e-works建议可以先从EAM和BI的应用着手。前者通过对生产设备的实时监控,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减少设备停机时间、降低维修备件库存成本、增加设备使用效率等。后者则是通过关键数据的定义,建立企业自身的数据分析模型,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

    7)打造精益的供应链体系。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管理比传统的整车生产供应链管理复杂度更高,挑战主要源于巨大的配件品种数量、不稳定而难以预测的需求、及整体供应和配送网络的复杂性。它的运行绩效决定了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因此必须通过供应链上企业物流同步、信息共享、设计协同,搭建精益供应链体系,协同上下游共同消减整个流程的成本和浪费,提高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柔性,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供应链的敏捷度及其柔性。

    8)“互联网+汽车零部件制造”。“互联网+”推动生产制造模式的变革,智能制造成为了新型生产方式,同时也推动这组织的创新,通过利用互联网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制造服务化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尽管本次调研结果显示涉及电商的企业并不多,但是电子商务无疑将是未来新的增长点。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客户群体、产品属性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电商模式。总体来说未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电商无论是建立行业电商平台还是依托第三方,核心在与线上线下的融合。

发表于: 2016-04-01 10:54 阅读(1029) 评论(0) 收藏 好文推荐

发表评论(网友发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或立场。)

您尚未登录,请先【登录或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