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世界:云在地上——再谈思维定势与企业管理
作者:张国祥
今天从长春飞北京,临近降落之前,空姐曾二次播报我们的飞机即将着陆,但飞机最终降落时间比预报降落时间整整晚了二十五分钟。我坐在较前靠窗的位置,第一次播报即将着陆时,就习惯性地朝下看了看,除了厚厚的云层之外,什么也看不见。第二次播报时,我照旧往外看,除了云层还是云层。当时我心中嘀咕,云层太厚,驾驶员找不着北(京机场)了。这时我突然对我们从小抬头脱口而出的话“天上飘着云彩”产生了怀疑:云在天上吗?云明明在地上!虽然乘坐飞机的人对此很容易理解,是啊,云就是在地上,在地的上面,在天的下面,而不是在天的上面。天的上面从来都是晴空万里无云。那我们的前人们为什么总是说云在天上呢?答案只有一个:前人们一直站在地面,一直站在云的下面,只要高过人头就被当成了天上。这也印证了当下流行的一句话:角度决定高度。
看来常识也不一定正确,大家都这么做不一定就是最好,人人都这么说也不一定是真理。习以为常的做法在今天都应该重新思考,因为时空变了,在农耕时代通行的做法,在信息时代不一定管用,在科层管理体制下的做法,在导入流程管理的企业一定不好使。管理需要与时俱进,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事事请示、层层汇报,不改变不放弃,曾经辉煌的企业也难免惨遭淘汰。通用汽车、日本丰田这些伟大企业在二十一世纪以来频频遭遇国会问责或大范围产品召回,就是给予世人最好的警示:管理从来没有固定的模式,再伟大的企业也不能靠曾经成功的模式一成不变、一劳永逸。
再反观我们国内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为什么只有少数企业获得了持续生长的机会,而多数企业都在惨淡经营三五年后就归于沉寂或走向死亡?我们冷静地反思一下:国内众多中小企业有几家认真做了开业可行性论证?有几家仔细做了战略和市场定位?有几家把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体系放到了至关重要或不可替代的地位?有几家企业想过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式使企业保持持续创新的能力?我丝毫不怀疑,国内企业能对上述问题给予肯定回答的一定有!但我也敢肯定,数量一定少!
大多数企业都是怎么做的呢?人家买设备我也买设备,人家建厂房我也建厂房,人家招人我也招人,人家设几个部门我也设几个部门,人家请个秘书我也请个秘书,人家上总裁班我也不甘落后,人家学国学我也报个名,上不上课不重要,能在一起吃吃饭、认识几个人就行。总之,创新企业如凤毛麟角,跟风赶潮的企业多如牛毛。赶上了,兴旺大家一起兴旺;金融危机一来,死亡也是大家一起死亡。至于为什么死亡,都知道大环境造成,没有企业从自身角度分析。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如果每一个企业不从自主管理、自主创新上面做文章,要想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可以说可能性微乎其微。金融危机的爆发应该给全体国人敲响了警钟:自我封闭、顺风顺水的经营环境已经不复存在,竞争一定更加激烈,决定企业能否持续稳定增长的能力就是你企业的创新能力!让模仿能力见鬼去吧,代工企业的生存空间都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跟风赶潮的企业,你的生路已经被市场堵塞。要想生存,你就改弦易辙吧,毕竟“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跟风赶潮的企业就是那些没有离开过地面的人,假如你站得高一点,你一定会发现不一样的风景,而且你还能发现更广阔的蓝天!
站在地面的人,头顶就是浮云重重,你是看不远也望不高的,如果你有朝一日看到云在地上,你的眼界就开阔了。
见云有感,是为记。
2010-7-11晚于北京
发表于:
2010-07-12 23:35 张国祥老师 阅读(998)
评论(2)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