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特征。
宏观政策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是指能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产业,对传统产业具有提振竞争能力、对产业结构全局调整具有长远发展作用;中观筹划实施时应具有知识资本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的特点;最终的微观要素落实不仅要符合现代企业的体系和机制,更要形成“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的格局。
在自主CAE软件技术和应用领域中,我们有核心技术,有开发人才,有国家内需,但缺乏可以积累知识成果和软件系统的国家层面的自主集成平台。目前垄断市场的主流CAE软件是有外国人管理的公司、打的是外国品牌、许多技术和软件模块由中国人研发、由中国人在本土为全世界的用户做服务,这种业态已经完全颠覆了制造业所推崇“微笑曲线”价值链的基本模式。
CAE技术的数值模拟分析能力和作用,在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较普及和实用的阶段。2005年以来美国总统信息技术咨询委员会和国家基金会不断从战略高度将计算科学认定为是“国家经济竞争力和安全的关键”,“美国政府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计算科学的潜力”。同时提出“短期资助和局部的战略计划将导致我们过多地集中在逐步增加的研究上,而忽略了那些具有深远意义的大范围可持续性研究。”毫无疑义,CAE技术代表着科技发展和先进生产力的方向,是未来世界各国主要竞争的产业领域。
虽然中科院向国务院提出过《关于发展事关国家竞争力和国家安全战略的CAE软件产业的建议》的报告;行业中立刻分别以“发展CAE软件产业的战略对策”和“我国高性能计算的发展与对策”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作为响应和呼吁,然而CAE软件产业有其自身的弱点,所以在各地的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中至今都没被看中。2009年底有报告显示2008年“CAE增幅达27.1%,市场容量为5.38亿人民币”。相比较其他新兴产业,市场规模显然不大,相比较大飞机、集成电路、光源等重大专项,CAE所有的数值就显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也有国外风险投资看好其发展前景以及CAE技术在整个国民经济链中的重要性,在中国内地的数千万美元风险投资和国际市场上数亿美金的公司兼并收购消息此起彼伏,但对于发展具有自主CAE软件产业的信心,国外资本虽然虎视眈眈,却也不敢涉“密”太深、动静太大,而国内有组织有计划的“护航”方案难见曙光。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一个地区经济在核算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的最终产品总量的度量,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也许人们以后可以不再太顾及有关GDP增速的量性要求,但没有漂亮的GDP,就不会有经济繁荣和生活水平保障。虽然整个CAE软件产业较看重的是知识服务(生产性咨询解决方案),以及提供技术和软件服务后企业产生的间接效益,而就纯软件开发和销售,GDP显然就是个小数字。如果在看得到的时间内拖累了全局的GDP,这确实是需要有点奉献精神和大局意识的。
说GDP,或是自主CAE软件产业的瓶颈,其担心就在这里。
发表于:
2010-11-01 14:50 陆仲绩 阅读(1411)
评论(1)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
网站相关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