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所提出的“互联网+”,既不同于美英模式的“互联网”,也不同于日耳曼系的“工业4.0”,强调互联网技术与各传统产业进行跨界融合,推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发展、新兴技术的产业创新,是具有中国发展道路特征的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自主之路。由此,“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和创业,不再是“钱多、权大”的专利,而是“人不傻”的机会。
创新要的是独辟蹊径。互联网+时代,改变的不仅仅是作为工具的技术,更要改变的是人们的思维方式,对待世界的视角。在传统行业以传统的方式创业,以传统的方式在新兴行业中创业,不改变决策者和行为人的思维惯性和行为模式,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几乎都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创业要的是拾遗补缺。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和技术,新技术的涌现和市场的不均衡,互联网+时代,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得企业创业所承担更大风险的同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形态也给予了更多的机会。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再恰当不过。
技术攻关、项目推广,往往在一个小范围内的努力下虽然困难,但可能容易解决,然而一个产业的构建实现,往往不是凭个体的努力就能够实现的,没有宏观政策的产业平台支撑,个体的“梦”就不那么容易实现。况且互联网时代的资源,不是十三亿人的盘子,而是七十亿人的江湖。
企业追究“知觉、经验、利害”,以实用为生;
学者探究“原理、概念、逻辑”,以进步为荣;
市场讲究“意象、直觉、形象”,以和谐为主。
彼此相互相成,在磨合中相互欣赏、互相成全。要走出这个危机的怪圈,单靠临时的突击扶植是不行的,政策可以有结束的一天,而将其成为一项长效可行的体制机制才是保持稳定发展的活力所在。
发表于:
2015-04-05 14:50 阅读(2461)
评论(1)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