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乃至全球,伪命题很多,对一个正确命题的误解也很多。例如,生命在于运动,还是生命在于体育运动,就是其中之一。
每每当我们说“生命在于运动”的时候,往往理解成“生命在于体育运动”。生活就是这么有意思,大家说的都是同一句话,用的是同一个词,但是理解起来的意思,就差异很大。至于实操后的“落地”效果,更是千差万别,风马牛不相及。
究竟是生命在于运动,还是生命在于体育运动?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应该是前者。进一步的命题是:运动,不等于体育运动。在体育界,长寿者并不多,而早死和猝死的知名运动员则大有人在。为了尊重逝者,例子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相信科学地进行适度体育锻炼一定是可以益寿延年的。但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质、作息习惯和生活环境。因此,不可一刀切地定义体育运动就一定可以延长生命,尤其是对每一个人都可以,这样就有些武断了。
个人揣测:运动,应该是包含体育运动的一切身体活动的泛称。跑步是一种运动,拳击是一种运动,下棋是一种运动,看书是一种运动,谈话是一种运动,操心也是一种运动——因为,以上各种活动都运动了身体的某个部分,都消耗了脑力和体力,都应该属于身体的运动。
不从事体育运动而长寿,有大量的实例为证:国学大师季羡林,一辈子信奉的“三不主义”是“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结果阳寿近百;我的一个老朋友的姑妈,已经是97的高寿,从不锻炼,只是每天很操心各个家人,关注国家大事,她的要诀就是“只操心,不上心,更不伤心”,其实,与季羡林的养生要领并无二致。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据此,我以为,长寿与否,并不与体育锻炼量的多少直接相关。最近,国际上一项研究显示,长寿与否与基因相关,与后天的环境条件、养生与否关系不是特别大。
毛主席曾经说过,“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但是没有说“发展体育运动,增加人民寿命”。看来,毛主席他老人家还是非常睿智而有远见的,说话留有余地。
生活的哲学或许是:适度地锻炼和适度地不锻炼同样重要,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保持健康开朗的心态,灵活多样运动,顺其自然养生。让我们回归到“生命在于运动”的真实本意。让“生命在于体育运动”的误解越来越少,让健康快乐地运动的人越来越多。
发表于:
2010-06-10 23:07 赵敏 阅读(1635)
评论(2)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