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有的制造型企业做生产计划的时候,大多数企业都是对于最终产品的生产进行分解,将相应的生产任务和提前期传达给各个生产部门。最后细化为每个零部件的投入产出计划和相应的定购计划。而对于各个部门而言,需要按照计划组织生产,生产结束后将实际完成情况汇报给计划部门,同时将完成品送往工序中的下一个生产岗位,由于总体的生产是一种从工序上最初的生产岗位向工序最终生产岗位的一个“推动”的过程,称之为“推式生产方式”。
当然也有少数企业做生产计划的时候,计划部门只制定最终产品计划,其他部门和工序的生产是按照后向部门和工序的生产指令来进行的,是后一工序岗位根据需要加工多少产品,要求前一工序岗位制造正好需要的零件,此种根据制定最终产品由后工序岗位拉动前一工序岗位进行生产的方式,称之为“拉式生产方式”。
以上二种生产方式各有特点,从纯理论上讲“拉动生产方式”稍占上风,但是从实践应用来说,“推式生产方式”应用比率较大。两者区别比较如下:
|
推式生产方式 |
拉式生产方式 |
典型的实践应用 |
MRP |
精益生产 |
实践应用比率 |
大 |
小 |
基础必备 |
BOM |
BOM+看板管理 |
优 点 |
在企业信息化程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使用于此种方式
|
1、最大限度的降低库存;2、敏捷制造 |
缺 点 |
1、库存较高;2、无法做到敏捷制造 |
前期投入成本较多 |
员工的素质 |
一般 |
综合素质高 |
发表于:
2010-07-13 17:03 路慧建 阅读(1550)
评论(0)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