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由笔者与赵敏院长创作的《机•智:从数字化车间走向智能制造》已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本书以“取势、明道、优术、利器、实证”五大篇章为主线,从顶层设计的视角讨论智能制造的本源、发展趋势与应对战略,汇总对比了德、美、日、中智能制造发展战略和参考架构模型,从企业落地实施的视角研究了智能制造的战略战术与实现路径,并详细介绍了制造执行系统(MES)与设备物联网等数字化车间建设
内容篇幅较长,请点击
这里阅读全文
经济学家威廉•拉佐尼克在《车间的竞争优势》一书中强调指出:“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其核心是通过车间生产将原料转化为产品——这可以称为生产性转化。”
在制造型企业,车间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企业价值最终表现在产品与服务上,而车间是企业中将各种图纸转变为产品的主要场所,是决定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车间往往也是企业中员工数量最多的组织。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车间强则企业强,车间智则
内容篇幅较长,请点击
这里阅读全文
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和制造企业将智能制造确定为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积极规划与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一些地区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机器换人”与工业互联网实施计划,智能制造正在神州大地如火如荼地推进着。
笔者认为,重视并积极推进智能制造战略,促进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事情。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企业对智能制造的认识并不清晰,不能够深刻地理解智能制造的背景、意义及路径,有些企业
内容篇幅较长,请点击
这里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