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敏 朱铎先
最近,工业互联网,这个被GE号称“第三次浪潮”并被众多企业寄以厚望的概念,正在面临冰火两重天的境界,一方面,被称为工业互联网鼻祖的GE与工业互联网新秀工业富联股市均残遭腰斩,两个公司被迫走马换帅;另一方面,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系统如雨后春笋般诞生,数百家公司号称自己拥有“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不少公司忙着修改网页换标签,将工业互联网作为自己的关键词。近日工业互联网50佳榜单火热登场,工业互联网APP大赛隆重举办。不少地方政府也找到了投资的发力点,争相出台工业互联网实施计划,倡导企业上云,设备上云。华夏大地,云雾缭绕,平台高筑,新词横飞,再现一片大干快上的热闹景象。此时此刻,工业互联网可谓冰火两重天,先行者进退维谷,后进者万马追鲜。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在工业互联网扑朔迷离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更应该进行冷静的思考,甚至是反思。
近日,笔者对工业互联网界的一些问题和现象进行了汇总和思考,感觉中国的工业互联网在“狂奔”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既有与国际工业互联网界类同的问题,也有基于国情的不同的问题。其中特别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路径或样板问题,即中国的工业互联网,是师从西方,还是自主创新,亦或是兼而有之?或许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奇妙之处在于:初感柳暗,随即花明,热血沸腾,即刻狂奔,山重水复,忽又迷路。最重要的是,中国工互联网的各路绿林好汉们,突然发现对标的“师傅”好像有点复杂。
“学而不思则罔”,我们不能只顾着学习,还需要进行深入思考,特别是对这几年出现的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师傅”们进行一下梳理,也许会发现一些问题所在,否则就会陷入迷惑的状态。
一.国弟子急于拜师,“G师傅”超速爆胎
干工业互联网,业界普遍认为开山鼻祖是GE,于是,所有与GE工业互联网有关的信息都被高度关注,对GE Digital的成立予以高度看好,GE出品的那本只有七八万字中的小红书,当作了必读资料。当然,拜师学艺是必不可少的,三四年前去德国拜师取经的政商企人流,自去年起很大一部分又转向了美国,流向了GE Digital。这两年的GE,就一个字,火!
事物的发展,往往会出乎人们的意料。吊诡的是,GE去年8月刚炒掉了杰夫•伊梅尔特这个工业互联网的全球旗手,新CEO约翰•弗兰纳上台后,大刀阔斧地启动了“大甩卖”模式,今年7月,据《华尔街日报》爆料,GE正着手出售包括工业互联网平台Predix在内的数字资产。10月,约翰•弗兰纳亦惨遭秒炒,被新CEO劳伦斯•卡尔普空降替代。
GE工业互联网,一个很好的概念,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一个很好的成功起点。这个发明家爱迪生创建的百年老店,工业互联网的急先锋,如今为好大喜功浮躁所累,业绩暗淡,频频换帅,曾经红极一时的工业互联网平台Predix,前景扑朔迷离,此情此景,不免令人唏嘘。
GE在工业互联网方面的有益探索与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和深思。但是是否GE就是工业互联网领域的“G师傅”?谁人为师,是否拜师,该拜何师?一直困扰着正在工业互联网道路上大部疾行的业界朋友们。
笔者评:工业互联网意义重大,方向正确,但实现路径却未必向“G师傅”照抄照搬。无论是GE还是其它企业,简单套用以往“成功经验”的做法未必奏效。
二.“壕师傅”好为人师,功守道缺真功夫
工业互联网术语里有“互联网”字样。表面上看,工业互联网貌似是消费互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很多厂商也特别乐意这样宣传),但是实际上二者非常不同,“此互联网”非“彼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其实是因特网,一种电脑联网而已,因特网的成功在于不仅联接了电脑,而且联接了电脑背后的人,这种联接打破了时空界限,让信息无障碍传输,让世界加速数字化进程。
消费互联网商业模式在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功,由此消费互联网领域大佬对普罗百姓构成了巨大的影响力,并掌握了极大的话语权。他们陆续提出了一些影响制造业的所谓“新概念”:如“羊毛出在狗身上让猪来买单”的“互联网思维”、未来最重要的是数据、Made in Internet的“新制造”等等,让很多人误认为互联网公司可以将“既有成功经验”很容易地复制到工业领域,来一场乾坤大挪移的“功守道”。殊不知,消费互联网根本进不了车间,驾驭不了设备。不同工业设备之间的协调与对话,至少需要数千种不同的协议。
因为财大气粗,因为背负盛名,因为颇具影响力,消费互联网大佬们往往自认为或者被包装成“壕师傅”。他们喜爱指点江山,激扬“金句”,越不懂的行业越乐意指手画脚。一个“互联网+”的说法,让壕师傅们在庆幸自己巨大成功之余,仿佛获得了尚方宝剑一般,认为他们已经傲居互联网之巅,可以藐视群雄,以主体(主人)的身份,去“+”一切,去“赋能”别人。在“互联网+”语境中,显然“互联网”是主语,“+”是谓语,其他所有“被+之物”皆是宾语,也就是被操作和管理的对象。于是乎,壕师傅们认为他们可以“横+天下”,对他们原本不懂、博大精深的工业领域,少了一点点敬畏之心,经常说出一些缺乏常识、貌似正确、实则误导的“金句”。动不动就要颠覆制造业,就要一切产品都在网上制造(背后的意思就是由互联网公司主导制造),仿佛他们即将成为工业的主宰,工业界俯首称臣,互联网黄袍加身。
工信部原副部长杨学山教授对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有着精辟的见解:“工业互联网姓‘工业’,不姓‘互联网’”,“也就是说,工业互联网的使命是为了工业发展的现代化,是为了制造业由大变强,为了中国工业真正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这个过程当中使用互联网和带动互联网发展是副产品,不是主题,主题是工业的发展。这是至关重要的认识。”
“300年工业发展历史是一个技术推动着产业和市场进步的历程。所以,它的供给形态和需求形态实际上是由技术体系决定的。”如何认识技术体系?杨学山表示,如今的技术体系是工业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合在一起走向智能制造,这也是工业的大方向,而互联网只是信息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从机械化走向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在其中扮演的是配角。杨学山讲话,字字千钧,可谓是拨乱反正。实际上,除了少数互联网公司以外,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包括在其它领域,真正发生的情况是“+互联网”,是企业自主地、有选择地将自己的各种工业要素(机器、设备、物料、人、资金、技术、知识、软件、信息、数据等)去“+互联网”。
也有互联网大佬意识到了“互联网+”赋能的说法有问题。马化腾说:“如果‘赋能’的话,你好像是上帝视角,在命令别人做事,太霸道了。”这种反思精神难能可贵!
笔者评:在工业场景下,企业及企业要素为主,互联网为次。互联网所起到的作用,其实就是工具,就是配角,就是信息技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一个工业技术的“相得益彰者”。互联网与绝大多数既有工业要素一样,已经成为了新工业革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富师傅”高值出海,呛水后跌价换将
富士康的工业富联是国内工业互联网领域的急先锋,有人习惯用互联网领域的词汇来形容它——独角兽。当“富师傅”一路绿灯高调上市时,万千宠爱集于一身,众多投资人和经济学家大都看好“富师傅”,认为这匹独角兽已经成为了中国工业互联网之神,前程不可限量,堪称“业界工互典范”。
6月份的一篇报道是这样写的:今天是科技“独角兽”工业富联(富士康)登陆沪市的第四天,开盘之后即打开涨停,随后震荡,午后一度上冲逼近涨停,最终收盘上涨7.21%,报25.72元/股。上市后仅连续录得三个涨停。独角兽的虹吸效应也显现。开盘才几分钟,工业富联成交量就达到了40亿元,占当时沪市成交量三分之一。截至收盘,该股成交高达158.1亿元,为今天沪市成交额1559亿元的十分之一。换手率则高达56.64%,总市值5066亿元。
想到了故事的开头,没想到故事的结尾。四个月后剧情急速反转。
10月份的一篇报道是这样写的:独角兽概念股工业富联低开后持续低位震荡,盘中最低股价触及13.71元,创6月上市以来新低,同时也跌破了公司的发行价13.77元。截至收盘,股价报13.72元,跌幅3.65%。该股上市仅4个月,目前总市值为2702亿元,相比于之前5193亿元市值的峰值,2000余亿元已经蒸发。
10月26日,工业富联公告,因工作调动,工业富联董事长陈永正申请辞去董事长职务,董事会已经选举董事李军旗为新一任董事长。
财报显示,工业富联上半年营收1589.9亿,净利才54.4亿,即工业富联在机器人和精密机具方面的营收只占全部营收的0.27%,其他收入都来自于利润很低的传统代工业务。貌似已经转型升级的富师傅,一只脚跨入了工业互联网赛道,而身体的其它部分,还走在薄利代工老路上。
其实,在上市伊始,市场对工业富联的市盈率估值介于15倍至40多倍的两个极端,彼此有很大分歧。双方争议点是:工业富联到底是按照传统代工厂的10倍估值,还是科技公司30+倍的估值?如今以“马后炮”的观点看来,工业富联起点和立意都已经是科技公司,但是其实际经营和市场评价,还是传统代工厂。
据富士康内部人士称,在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平台还处于内部试用阶段,要推广和获利尚需时日。董事长郭台铭也曾说得很明白,工业富联还至少需要三年时间的发展,投资人才会获利。
笔者评:目前“富师傅”的主要问题大多与“G师傅”一样,还是要不断成熟自己,打磨架构,丰富应用,先把企业自身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做好。不要急于跨界,不要目标太多,不要步子太大;不一样的问题是,“富师傅”自身也要转型升级。
四.“德师傅”安全露短,工四路颠簸前行
带有金色光环的“德师傅”,在国人眼里简直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德师傅”提出工业4.0确实是非常好的工业发展理念,为全球的企业界树立了一个发展的样板。中德政府一直联手协作,共同推进基于工业4.0理念的工业转型升级合作。
如此领先的“德师傅”,在工业4.0的大道上也并非走得一帆风顺。工业安全的短板,时刻在困扰着德国业界。根据钛媒体(北京)报道,最近德国资讯科技、电信与新媒体协会Bitkom公布的一项安全研究报告显示,过去两年,德国有大量制造业曾遭受过恶意攻击,带来了约430亿欧元(合500亿美元)的工业损失。Bitkom询问了503位德国各领域制造业的管理者或安全主管,有68%明确表示他们曾遭受攻击。这其中,有47%的损失源自网络攻击行动,也就是说来自工业体系的物联网、智能制造等方面的升级——工业4.0的实施结果,因为工业4.0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工业物联网/工业互联网。
笔者在“工业互联网头悬四把利剑”一文中提到,数字化、网络化的普及应用结果,就是赛博空间无处不在。原本互不相连的事物如今都可以经由赛博空间中的数据通道(简称赛博通道)联到一起。因此,正常善意的赛博通道建立了,异常恶意的赛博通道也随之建立了。当比特与原子相遇、赛博和物理融合之后,经由任何一个终端(电脑、手机、服务器、摄像头、仪器、PLC等),网络攻击者都可以侵入工业物联网/工业互联网。
Bitkom在报告中提到,在所有的攻击行动中,有高达63%是来自于现任员工或是前员工。这一数字非常惊人,也就是说还没轮到外部攻击,工业物联网就从内部开始瓦解了。
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商业间谍,可能是离职员工的报复。只是在以前,这些内部人员可能只能带走几份文件,或者多拿几盒曲别针,可是在物联网连接一切的今天,来自内部的危险难以想象。实行商业间谍和商业侵犯的成本都大大降低了。
“德师傅”最擅长的高质量、全自动的生产线无疑是全球一流,但是其互联网尤其是网络安全技术的水平,处于二流或三流之间。因此在面对来自网络的攻击时,显得穷于应付。而今天的软件是闭环的,赛博物理是融合的。因此,德国的工业物联网显得更加脆弱一些,一次网络攻击可能就会导致工厂某条产线瘫痪,甚至全面停产。
笔者评:“德师傅”经验样样都好,工业安全却是短板。虽然德国战车高奏工业4.0凯歌隆隆前行,碾压对手,但是战车内的数据总线未必安全,或许有搅局者会悄悄按下停车键。因此,学习“德师傅”,必须弄清条件,必须取长补短,必须工业安全。
五.无师尚难通本行,跨界当需慎之慎
消费互联网是入口经济、流量经济的典型,对用户的态度是“韩信用兵,多多益善”,互联网公司无时无刻巴不得通吃天下。而在今天的工业互联网界,很多工业互联网公司或是基于市场快速增长需要,或是对眼前困难认知不足,也喜欢号称是“跨行业平台”。
笔者在此温馨提醒,工业互联网跨行业需慎重,别一不留神跨到沟里。老子说“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意思是说踮着脚尖不能长久站立,使劲迈大步反而不能远行。通俗地说,就小步稳走,时间长久,步子过大,容易扭胯。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作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我国可生产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的工业品,行业种类、数量远超三百六十行。
但是俗话还说,“隔行如隔山。”机械、服装、石化、食品、电子,不同行业,千差万别,管理模式、企业基础、行业知识都差异极大,甚至完全不同。
前面提到外行对工业需要有一点点敬畏之心。仅以制造业而言,有些产品结构很复杂,例如轿车约由1-3万个零件而成,空客380有600多万个零件;产品生产工艺很复杂,有些零件需要几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跨越铸造、机加、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多专业知识的应用;生产过程组织也极其复杂,例如波音747由6个国家的16500家大中小企业协作生产。
生产设备更是一个庞杂繁复的大家族,数据接口形式不统一,通讯协议数千种,有些压根就是“哑设备”,数据无法采集;即便能采集的设备,采集上来的数据也未必能完全满足智能化管理的需要,再加上客户出于安全保密等考虑,不愿意将这些数据交由第三方进行管理与分析。
以上诸多因素,决定了工业互联网跨行业之难。为便于说明,笔者设计了一个专业性与通用性两维度的反比例函数图,请见图1。
如果一个工业互联网系统的行业知识,即专业性越丰富,对用户的价值就越大,但其跨行业的通用性就差,能使用这个系统的其他行业就比较少;反之,如果想适用于更多行业,行业知识只能从更高层面抽象与概括,这样对客户的专业性也必将减低。
在专业性与通用性方面,存在天然的矛盾。一个平台很难既能满足很多不同行业,又对每个用户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鱼翅和熊掌很难兼得。
互联网的发展有可能爆发,而工业的发展需要日积月累。且不说作为外行的消费互联网,仅仅对有一定行业经验的工业互联网公司而言,进军一个新行业,就意味着新行业知识的欠缺,靠自身积累很难在短时间内为用户提供真正有指导意义的帮助,需要与行业客户深入合作,需要较长时间的知识沉淀。
笔者评:对跨行业平台公司而言,聚焦本企,关注客户,行业要少,业务要精,才能把项目做好,才能有竞争力。切勿认为自己可以无师自通,野蛮发展,也切勿盲目效仿横向大跨,否则GE Digital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
六.纵挖行业深知识,潜心修炼自成师
纵向集成,即基于自身产品的工业互联网,对于刚刚上手的企业来说,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在工业互联网纵向集成应用方面,全球农用机械龙头企业约翰迪尔值得中国企业研究与借鉴。
约翰迪尔是全球领先的工程机械、农用机械和草坪机械设备制造商,在面对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该公司率先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面进行了成功转型,并打造出了全球领先的工业互联网系统。
2014年10月,被称为“全球竞争战略之父”的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与美国PTC(参数技术公司)总裁詹姆斯•贺普曼在《哈佛商业评论》上联合发表了《物联网时代企业竞争战略》一文,对农机行业百年老店约翰迪尔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转型进行了深入研究与详细阐述。迈克尔•波特将产品发展定义了五个阶段,如图2:
1.产品——这个阶段主要是关注产品自身的功能、性能、价格及服务等。
2.智能产品——通过数字化,实现产品级的智能化。安装传感器、微处理器、网络装置、软件等“数字化部件”后,机器变成智能机器,功能更强大,操控更方便、更精准。比如安装了自动导航系统等数字化装置的拖拉机,驾驶员操纵更舒适,通过精准控制方向、深度和间距等,使得工作质量更高,效率更高。远程数据自动采集功能可以帮助企业对设备的使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可以推送设备的维修、维护信息,可为用户进行二手设备交易时提供设备健康履历,为用户提供一系列的增值服务。
3.智能互联产品——通过多设备之间互联互通,实现设备之间的通讯、协同,基于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多设备之间的对标管理、预测性维护等网络化应用。还可以在设备上安装各种采集传感器监测土壤的成分,这些数据在云端进行大数据分析后,可计算出每一块土地中的土壤成分、所需要化肥品种、适合种植的植物种类,以及灌溉计划等,并为用户提供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4.产品系统——以用户为中心,实现拖拉机、耕种机、收割机等多种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为用户提供更广范围的协同,提升其生产效率。
5.产品体系——通过系统之间的集成,形成“系统之系统”,构建成一个新的生态。通过设备在工作过程中采集的信息,不仅仅为用户提供各种增值服务,还可以将这些数据进行更深度的分析,并做到二次增值使用,比如,可将化肥信息发送给化肥供应商,后者通过有针对性的定制化产品,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企业也可从这些合作中进行再次赚取相关利润。
为了加速完成向数字化转型,约翰迪尔除了本身进行研发以外,还通过并购手段等增强企业在这方面的实力。
2015年11月,约翰迪尔并购Precision Planting 公司的农机设备业务,该公司生产的播种机自动控制装置,会帮助播种机根据土壤性质调整播种间距和行距。通过本次并购,可使得农民基于精确的天气和土壤数据,做出精准的农耕决策,更加有效地管理农田。
2017年9月,约翰迪尔以3亿多美元收购人工智能Blue River公司,利用该公司的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技术,机器将自动识别农作物与杂草,改变以前盲目喷洒的传统作业模式。现在,只在需要喷洒农药或除草剂的地方进行精准作业,可以使农药的使用量减少90%,并明显提升作业效率,极大地提升农业生产力。
笔者评:约翰迪尔正从研发、生产、销售大型农机设备的传统模式,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态化的方式,转向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服务型企业,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深耕细作,潜心修炼,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种基于纵向集成的实践与成功经验,值得我国制造型企业、特别是工业互联网厂商认真学习与借鉴。
七.头上三尺有神明,实践创新出真知
“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这本是电视剧《西游记》中的主题曲,其实,此情此景,与坎坷曲折的工业互联网发展也非常吻合。
稻盛和夫在他所著的《活法》一书中提到,他们去听日本著名实业家本田宗一郎的课程,在一个温泉浴场沐浴完毕,端坐在榻榻米上等本田先生,结果本田先生刚刚从工厂里来对他们说:“你们这些笨蛋,在这里怎么能够学习管理,只有到工厂才能啊!” 稻盛和夫先生根据这个故事说了一句意义隽永的话:“现场有神明”。
真正的师傅在哪里?其实稻盛和夫已经明确地告诉了我们:师傅不分洋与中,就看中用不中用。实践认识再实践,工业现场有神明。盲目地树立一个师傅,膜拜一个师傅,冒充一个师傅,其实都不是什么好事情。如果一定要拜师学艺,一定要弄明白师傅在哪里——师傅在工作现场,师傅在生产实践,师傅在技术积累,师傅在你我心中。
事物皆具有两面性。在集成方式选择上,纵向集成具有行业知识深厚,专业性强,成功率高的优势,但也存在行业发展空间有限的制约。因此,工业互联网平台如果想在规模上有较大突破,就需要结合自身行业知识沉淀,在时机成熟时适度横向跨界拓展。当然,就中国市场而言,这可能是再过两三年之后的市场情景。
从集成性上讲,横向、纵向(也即专业性与通用性)很难兼顾;从商业模式上讲,找到一个好的定位,切忌贪大求全,很难拿捏。最可行的途径就是在适当深度的位置横向切入,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工业互联网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工业革命的关键基础设施,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次重大发展机遇,但在实施过程也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这两年看下来,并没有成功经验可以照搬,也没有师傅可以膜拜。国内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新制造”等消费互联网领域的套路并不能照搬照用,也不能唯他们的马首是瞻;工业互联网先行者“G师傅”、“德师傅”的洋模式不能照抄;“壕师傅”、“富师傅”也都在摸石头过河过程中;国内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实践也在局部不断创新超越。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平台公司,都应该基于自身的行业知识,以降本提质增效为中心,做精做专,实现价值的深挖,才能有效地提升企业竞争力,才能真正抓住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机遇而走向成功。
笔者评:工业互联网是智能制造落地的关键基础设施。企业要做好工业互联网,需要从数字化车间做起,从设备物联网做起;工业互联网厂商要做好工业互联网,需要从客户的纵向集成做起,从端到端集成做起。技术和时机不成熟,切勿轻易跨界。 正如老子所言“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今天的工业互联网发展,制造业是根本,稳步前行是王道,过于夸大互联网的作用,过于浮躁盲目求快,将会失去根本,失去控制。无论是工业互联网厂商还是企业用户,都要牢记一点:工业互联网领域没有大师,没有神话,只有实践与创新。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温馨提示:本文部分内容和观点摘自《机•智:从数字化车间走向智能制造》(朱铎先、赵敏著)。读《机•智》,可以更机智。该书正在京东、当当各大网店热销中。可在网店上搜索副标题:“从数字化车间走向智能制造”或输入作者姓名获得相关信息。
发表于:
2018-11-08 14:43 阅读(1499)
评论(1)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