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

最近来访

加入的俱乐部

文章分类

文章档案


最新评论

1. re: 【朱铎先】数智时代以人为本的管理认知与管理悖论
--azse44
2. re: 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道
现在大多企业都在某生存,而无能力谋发展--likun0416
3. re: 对《机•智》封面设计的解读
hh--zbw007
4. re: 以人为本,构建智能制造新体系
机器换人与机器助人,一字之差,就减少了推行智能制造的阻力,充分体现了东方文化哲学的利他性。--亮晶晶小可爱
5. re: 以人为本,构建智能制造新体系
确实,以人为本才是初心!--胥军
6. re: 工联网,三类坑,你掉过哪类坑?
赞一个--laigang8
7. re: 兰光创新出席“第十届MES年会”并提出“智能工厂”新标准
什么特点--Saka01
8. re: 大数据时代,您还在用“假数据”进行管理吗?
百度开户:www.cnctui.com--baidukaihu
9. re: 工业互联网,莫拜错了师傅
既要好高骛远,也要脚踏实地。--马大侠
10. re: 刍议智能制造“三范式”中的名称与图示
“三范式”的划分创造性地厘清了智能制造的发展阶段,帮助企业明确了发展方向及具体的落脚点,有效地避免了很多制造企业在智能制造进程中的好高骛远,比如过于理想化地追求“高大上”的人工智能等等。 膜拜了--peterpan1234
11. re: 朱铎先:智能制造的“四多四少”
朱经理,您好: 我是武汉制信科技有限公司(e-works)的编辑田耘。“2017(第二届)工业软件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拟于2017年9月1日在北京隆重举行,e-works将在会议期间推出《2017(第二届)工业软件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我们觉得您的这篇文章比较符合这次论文集的征稿要求,计划收录在论文集中。希望得到您的授权,非常感谢,盼复。 --生活正当时
12. re: 厉害了马云,几句话就把工业4.0讲明白了
有意思,哈哈,最喜欢看这三哥对话。--FreeICQ
13. re: 李克强:智能制造,“傻大黑粗”转型升级“窈窕淑女”
赞!--真挚
14. re: 从工业4.0与工业互联网中,看德美两国“智能”的不同
很明显,我们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方面均落后于德国与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我们还处在“2.0补课、3.0普及、4.0示范”的多进程并行发展的复杂阶段。同时,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认为“2.0补课、3.0普及”就是买些高档数控设备,来个”机器换人“就可以的。还应该清醒的意识到,在2.0、3.0两个阶段100多年的历史中,德美等发达国家所沉淀下来的“人”的优势:高素质的劳动者、科学的企业管理、成熟的社会化协作等等,这些软的方面,恰恰也是我们的短板,是我们必须也要“补课”、也要“普及”的。--wanzhoujun6885
15. re: 【工业4.0系列谈之二】工业4.0,德国绝地反击的利器!
不错 学习了!很有价值的博文--萍踪侠影
16. re: 参加“第二届中国数字工厂推进大会”,提出“三元战略”与“六维智能”
顶--枫叶悠悠
17. re: 兰光创新出席“第十届MES年会”并提出“智能工厂”新标准
当天有幸听了朱总的演讲,发现兰光的mes相比其他厂商来说还是很有自己的特点的--zhezhu8307
18. re: 大数据时代,您还在用“假数据”进行管理吗?
感谢“山高月小”的留言,具体情况您可以拨打客服热线400-650-2125 进一步咨询,谢谢!--朱铎先
19. re: 大数据时代,您还在用“假数据”进行管理吗?
楼上了解这家企业么?想知道这是哪家企业,真有做的这么好么?有机会想去取取经--【匿名用户】:E-works热心网友 山高月小
20. re: CPS系统助力海尔模具实现少人化智能工厂
智能工厂与智能制造是目前工厂信息化的一种发展趋势,未来三年内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匿名用户】:E-works热心网友 生命1号
21. re: CPS系统助力海尔模具实现少人化智能工厂
工业创新!值得所有的制造业人来学习!--PLM爱好者
22. re: 趣谈各国问候语的由来
原来一句问候语还有这么多的知识,学习了!--PLM爱好者
23. re: 论军工行业MES系统的五大关键技术
感谢分享!加油!从军工到地方全面开花。--真挚
24. re: 大数据时代,您还在用“假数据”进行管理吗?
武汉这家企业的基础管理还是不错的,新技术效果明显也被认可,有些基础管理混乱的企业有人想拉一把还被排斥。 好文章,感谢分享!--真挚
25. re: 【选型征文】离散行业MES选型“三忌”
谢谢黄总认可!--朱铎先
26. re: 【选型征文】离散行业MES选型“三忌”
思路值得借鉴。--黄培
27. re: 浅谈德国世界杯夺冠背后的软实力
科技的社会~智慧的地球,生活中和科技沾边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匿名用户】:E-works热心网友 午夜
28. re: 兰光创新隆重推出“数字化智能工厂”微信平台
谢谢黄总光临!给您也做一个卡通照片?:)--朱铎先
29. re: 兰光创新隆重推出“数字化智能工厂”微信平台
朱总的卡通相片不错啊。--黄培
30. re: ESB企业服务总线实现DNC与PDM集成应用
很好的文章 学习了 !--萍踪侠影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这是在搜狐网上记者采访的文章,链接地址:http://mt.sohu.com/20150422/n411678195.shtml

  2015年4月13日,朱铎先,北京兰光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光)的总经理,一个儒雅的山东汉子,又开始了忙碌的一天。早上8点刚过,他就出现在青岛世园假日酒店会议室,9点整,他准时开始主持公司举办的“工业4.0与智能工厂”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航空航天、军工、汽车等制造企业50余名代表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朱铎先在当天上午用了1个小时的时间,充满激情地演讲了“剖析工业4.0,打造中国特色的智能工厂”,深入浅出的讲解,使与会者对工业4.0有了深刻的认识,朱铎先提出的”从6个方面打造中国特色的智能工厂“的观点,也得到大家的高度认可。下午他陪着客户到青岛海尔模具公司参观。青岛海尔模具公司于2013年成功地实施了兰光的CPS协同制造管理系统,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被业界认为是工业4.0的一个典型案例。朱铎先认真地全程陪同并主动讲解相关技术问题,随后主持了为时45分钟的现场问答,他鼓励来访企业代表多提问题,多向海尔青岛海尔模具公司了解情况。回到酒店,朱铎先马不停蹄地接受了记者长达1个半小时的采访。晚上6点,他又准时出席在欢迎酒宴上,刚落座就热情地给大家敬酒,席间无人觉察出朱铎先其实头天半夜因为劳累刚去医院打了点滴。

  已经探索工业4.0十余年

  朱铎先向记者介绍说,兰光创立于2002年,一直致力于为军工等高端离散制造企业提供数字化车间整体解决方案,是国内第一家为用户提供DNC/MDC/APS/MES等数字化车间全线产品链的专业公司。兰光是世界三大著名品牌——丹麦CIMCO公司和德国FAUSER 公司、德国KISTERS公司的中国独家总代理,是中国数字化车间的领导者,也是工业4.0积极的探索者与实践者。

  朱铎先还进一步说,公司创立后的头三年里主要是代理国外的工业软件,2005以后开始自主研发适合中国国情的国产工业软件,2008年开始全线研发MES制造执行系统,迄今为止在研发上已经投入了数千万元,先后获得“2012年度中国离散行业MES最佳产品奖”、“2014年度最佳十大自动化工程项目”等荣誉并在军工等众多高端客户中得到成功应用。

  尽管如此忙碌与辛苦,朱铎先表示还要再努力工作20年。他说他有一个梦想,继续聚焦于数字化车间的研究与应用,一方面,要研发出更先进、更适合中国国情的数字化车间系统,为更多的用户打造适应工业4.0革命需要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为实现中国制造强国梦而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不只是把国外先进的技术引进到中国,更要把自己研发的工业软件卖到国外去,参与国际竞争,打造世界级的中国工业软件。

  智能工厂是工业4.0的突破口

  为什么要专注于数字化车间系统?在早期与工业软件打交道的过程中,朱铎先发现绝大部分制造企业的信息化主要集中在上游,如CAD/CAM、ERP、PLM等,在车间层面却是信息化的真空,这恰恰是制约着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重要因素。而包含DNC/MDC(机床联网与数据采集)、MES(制造执行系统)的数字化车间系统在制造企业里面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实现数字化制造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实际上,数字化车间起源于第三次工业革命。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于2012年4月发表了题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制造业与创新》的专题报道中,阐述了由技术创新引发的制造业深刻变化,其中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制造技术被定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作为数字化与智能化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数字化车间是现代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应用体现,也是实现智能化制造的必经之路。朱铎先认为,美国的工业互联网、德国的工业4.0以及中国的两化深度融合的共同交集就是智能工厂,也就是国内讲的数字化车间,这是三个国家战略的共同突破口,也是中国制造企业实施工业4.0最佳的落脚点。

  底层设备互联互通是智能工厂的基础

  朱铎先介绍说,智能工厂到目前为止仍是一个非常前沿的领域,国际上的相关标准仍处于讨论的阶段,因此这个领域缺少业界认可的框架或标准。基于兰光十余年来从事数字化车间的研究,以及对全国400余家航天航空、军工电子、汽车、模具等高端客户的实践经验,结合德国工业4.0中对智能工厂的定义: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的实现,朱铎先提出了一个由“6个智能组成”的中国特色的智能工厂框架:智能互联互通、智能计划排产、智能生产协同、智能资源管理和智能决策支持。其中,智能互联互通与智能计划排产是智能工厂的基础与核心。

  智能互联互通是指设备层的“网络化分布式”通讯、程序集中管理、设备状态自动采集等围绕数字化设备的互联互通,是工业4.0核心——CPS信息物理系统在工厂的最佳体现。朱铎先说,DNC就是实现设备互联互通的典型软件系统。DNC(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中文翻译为分布式数字控制系统,习惯称为机床联网。在DNC的发展历史上,也经历了多次的重大提升。在1994年以前为直接数字控制为主,主要解决机床通讯的问题;在1994年以后出现了DNC分布式数字控制,包括网络传输、程序管理和编辑仿真三个核心模块;2006年以后出现了广义的DNC,具备了设备数据自动采集功能,并在2010年以后成为MES的基础及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一方面,DNC系统接收来自MES的计划指令,并将生产指令、数控程序等信息传递给车间现场和设备;而在另一方面,DNC实时采集数控设备的生产数据,并将生产运行状况反馈给MES系统,进而成为上层信息管理系统的决策依据。

  朱铎先还介绍说,兰光很早就向国内引进了丹麦CIMCO公司的DNC解决方案,并将之作为兰光数字化车间系统的核心技术。丹麦CIMCO公司成立于1991年,作为世界DNC解决方案的领导者,是Siemens、Fanuc、Heidenhain等众多国际机床厂的全球合作伙伴,也是全球装机量最多的DNC系统。该系统是一套包括机床网络化通讯、数控程序编辑与仿真、程序管理、机床监控与数据采集等诸多模块的机床联网整体解决方案。

  朱铎先通过兰光实施近2万台机床的实践,特别强调,企业可以通过实施DNC/MDC系统明显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这是中国制造企业实现智能工厂进而实现中国式工业4.0的第一步。据有关统计,中国目前数控机床的平均利用率不到40%,而日本、欧美等国则能达到平均70-80%,差距还是很大的。通过实施DNC/MDC系统可以从多方面提高设备利用率,包括实现网络化传输、程序集中存储、实时采集设备数据并对数控设备进行有效管理等。通过这些手段与方法,很多企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朱铎先举例说,在西南某军工单位,刚开始时设备的利用率平均不到35%,经过实施DNC/MDC系统后,现在设备的利用率已经提升到50%,效果非常明显。

  合理计划排产是核心

  为什么中国的数控设备利用率低?朱铎先认为,一方面是大量的数控设备还是处于单机的工作状态,没有发挥出集群化、网络化、透明化管理的优势,需要通过DNC/MDC等系统实现信息-物理系统的融合,提升管理水平。而在另一方面,车间作为生产计划的执行单元,合理的计划排产是提高车间设备利用率的重要方面。换句话说,高效的执行需要科学的计划排产及各生产环节的紧密衔接与配合。

  当前,我国制造企业的车间信息化还很薄弱,生产计划调度更多的是依靠人工、凭经验等传统方式进行,车间里各类设备、人员、生产材料、刀具等因为安排不科学而经常处于“等待”状态,从而造成设备的利用率低,甚至出现严重的生产延误。

  朱铎先在很早前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并成功地引进了国际顶尖的高级排产软件——德国FAUSER公司的JobDISPO APS。该系统具有排产功能强大、实施快捷、集成性好等特点。FAUSER公司还是德国SAP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迄今已经在航空航天、国防工业、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等领域的上千家公司成功应用过,其中包括宝马、戴姆?勒克莱斯勒、蒂森?克虏伯等世界500强企业。

  基于JobDISPO APS的智能计划排产系统,具有按交货期、精益生产、生产周期、最优库存、同一装夹优先、已投产订单优先等多种排产方式,可最大程度地满足各类复杂的排产要求。其先进的预警机制,对于还未执行的计划,就能提前计算分析出可能要拖期的零件、工序及拖期时间,从而让管理人员有针对性地关注进度并做出快速响应。系统可在车间生产资源与有限的生产能力等约束条件下,通过先进的算法,从成千上万的可行方案中选出一套最优的生产计划方案,从而实现生产的高效化、科学化、智能化。

  坚守十年走向海外

  从2002年开始代理丹麦的DNC系统开始,到2005年开始自主研发数字化车间系统的相关模块,再到2012年国内离散制造MES市场起步,以及最近的工业4.0浪潮,朱铎先在智能工厂的道路上坚持了十年之久。2015年,市场上将迎来以MES为主的智能工厂井喷的一年,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大力推进智能制造战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必须要通过提高执行效率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阶段。

  2015年以来,兰光接到了非常多的客户咨询,很多制造企业在企业转型之际、在工业4.0革命的浪潮中,纷纷要求实施包含DNC/MDC/MES的数字化车间系统,兰光的市场前景非常看好。兰光经过多年潜心研发,创造性地为中国离散制造企业量身打造出先进的数字化车间系统,体现了精益生产思想与离散制造特色,集中体现了网络化、集成化、数字化、精益化、协同制造等特点。

  此外,在兰光数字化车间系统中,还自主开发了大量的功能模块,包括对刀仪联网、刀具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等,在整个软件系统中,有70%以上是兰光自主研发的。以对刀仪联网为例,一般的企业中,工人在对刀仪上都是一把刀一把刀地对刀、记录数值,然后手动输入到机床中,这样具有效率低、容易出错等问题,而通过兰光的对刀仪联网模块,工人可以批次对刀数十把,选择机床后,系统会自动把刀具参数批量传输到对应的机床中,具有高效、无差错的优势,可明显提升设备利用与产品质量,这套软件已经在国内得到大量成功应用,并被丹麦CIMCO公司代理开始销往到国际市场。

  朱铎先一直密切跟踪国内外先进理念与技术,并研究了数以百计的国外网站,他发现国外很多规模不算大的工业软件公司的产品却能行销全球。于是,朱铎先早在2006年就提出要把自己研发的软件卖到国外去。当朱铎先把这个想法说给别人听的时候,遭到了他人的嘲笑。于是朱铎先越发埋头苦干,持续完善,并在近几年利用参加国外交流会的机会,把自己的软件演示给老外看,受到了国外专家的好评。从2014年开始,朱铎先与丹麦CIMCO公司的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从原先的产品代理发展到了产品互换,也就是说丹麦CIMCO公司将通过自己的渠道把兰光的软件销售到国际市场。从2006年到2015年,花费了接近十年的时间,朱铎先开始看到了兰光工业软件走向世界的曙光。

  实际上,丹麦CIMCO公司之所以同意代理兰光的软件产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兰光的软件已经过了国内市场的严格考验。作为兰光的典型客户,青岛海尔模具公司是国内最大的家电模具企业,拥有各类加工中心、火花机、线切割等专业设备250多台套。2013年,兰光为青岛海尔模具公司实施了包含对刀仪联网等模块的CPS协同制造管理系统,建成了以生产设备为中心,以生产协同管理为主线,实现了企业生产数字化、智能化、少人化、高效化的目标,明显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与市场竞争力,其直接效益为平均每天减少机台准备时间0.5小时/次,按100台计算每年能节约300余万元的成本。

  朱铎先介绍说,DNC领域曾经一度有数十家公司进入这个市场,到现在只剩下三家左右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领域需要长期的投入以及很深的行业知识,目前兰光在国内DNC高端市场的占有率超过70%。而现在,MES市场正在经历DNC市场的发展轨迹,正处于创品牌的关键时刻,兰光有信心在MES领域再创更大的辉煌。

  朱铎先说:“兰光一直从事数字化车间的研发与应用,现在很幸运的是,恰赶工业4.0的热潮,兰光一定要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做好产品、做好市场、做好服务,为企业实现工业4.0、为中国企业的智能制造转型贡献自己的力量!兰光一直走在创新的路上,并越走越稳健、越走越快速!”

  记者手记

  创业维艰:从工程师到民营企业家之路

  朱铎先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机械制造专业,毕业后到航天二院工作了7年,主要负责数控编程,先后参与过神舟飞船等众多型号工程。从航天二院出来后,他去了著名的美国PTC公司任高级讲师。期间,他发现中国企业车间信息化非常薄弱,就引进了国际一流的丹麦CIMCO DNC系统。

  从2005年起,用户开始向朱铎先提出要求,要按照中国制造企业的实际情况修改国外的管理系统,其难度可想而知。由于中西文化不同、管理模式不同,国外公司很难完全按照中国用户的要求进行定制开发软件系统,于是朱铎先决定自己投入研发,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软件,这一投下去就再也没有回头路。

  “自主研发就是个无底洞,风险非常大。”好多人觉得朱铎先有些傻,曾有一个企业老总觉得朱铎先非常不可思议,干了十多年的收入全都投入了软件研发这么大风险的领域,好心地“规劝”到半夜两点,但朱铎先不为所动,继续坚定地坚持下去。创业后朱铎先的工作强度非常大,从创业到现在,他几乎从不看电视,平均一周工作六天,每天十多个小时。在很多时候,他要冲在市场和员工的前面,带着大家往前走,其中的艰辛与付出,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到。

  朱铎先说,他开始办公司就是为了改善生活,但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人的境界就开始在变。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那么多员工跟着自己干,作为仗义的山东人,朱铎先常常考虑的是不仅要为员工提供一份有竞争力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和大家一起做一份有价值的事业。“做人做事要踏踏实实、要有诚信、要务实,山东人就是这样执着。”朱铎先说他出身于沂蒙老区,他认为自己最大的特长就是特别能吃苦,“别人可以吃一天苦,我可以吃十年二十年苦。很多人有很伟大的想法,但是落到实处的有多少?坚持下来有多少?坚持十年的有多少?我们兰光就有一个目标,就是做行业第一名,做中国数字化车间的第一名,与此不相关的事情我们都不关注。”

  朱铎先说,虽然工作比较辛苦,但是看到这么多客户用了兰光产品并取得了很好的效益,特别是像航天、军工、海尔模具这样高端用户采用了自己的产品,让他觉得自己的工作为社会做出了贡献,特别有自豪感。他说,这个世界充满了诱惑,而人生就是要有一个目标。“公司和人是一样的,要有灵魂、要有目标。挣再多的钱,如果对社会没有价值又有什么意义呢?”

  朱铎先是工程师出身,以前没有做过管理。为了管好公司,他每两年就要集中读一个管理领域的书,如战略、管理、企业文化等等,平均一年读二十多本书,以充实自己的知识库。

  兰光现在正准备在新三板上市,他计划拿出很大比例的股份给员工持股,共享福利。兰光以“专注制造信息化,共圆制造强国梦”为企业的历史使命,以“成为中国制造信息化领域的领导者”为企业的愿景,秉承“诚信、敬业、创新、合作”的核心价值观,团队齐心协力、共同拼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现在加入兰光的员工,既有来自著名跨国公司的高级管理者,也有行业资深的博士等高端人才。员工队伍的层次越来越高,大家的事业心越来越强,也越来越有信心,一定要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大好时机,引领工业4.0在中国的发展,为更多用户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的智能工厂而继续努力!”,朱铎先最后信心满满地说。

  记者的评价是,正是因为有像朱铎先这样有民族工业梦想的民营企业家,把创造中国的未来当作自己的事业,才会有中国真正走向世界制造强国的那一天。

  (作者:宁川)

 

微信公众号:兰光创新

发表于: 2015-04-23 16:26 阅读(1664) 评论(0)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

网站相关博文:

发表评论(网友发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或立场。)

您尚未登录,请先【登录或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