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

最近来访

加入的俱乐部

文章分类

文章档案


最新评论

1. re: 【朱铎先】数智时代以人为本的管理认知与管理悖论
--azse44
2. re: 中小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之道
现在大多企业都在某生存,而无能力谋发展--likun0416
3. re: 对《机•智》封面设计的解读
hh--zbw007
4. re: 以人为本,构建智能制造新体系
机器换人与机器助人,一字之差,就减少了推行智能制造的阻力,充分体现了东方文化哲学的利他性。--亮晶晶小可爱
5. re: 以人为本,构建智能制造新体系
确实,以人为本才是初心!--胥军
6. re: 工联网,三类坑,你掉过哪类坑?
赞一个--laigang8
7. re: 兰光创新出席“第十届MES年会”并提出“智能工厂”新标准
什么特点--Saka01
8. re: 大数据时代,您还在用“假数据”进行管理吗?
百度开户:www.cnctui.com--baidukaihu
9. re: 工业互联网,莫拜错了师傅
既要好高骛远,也要脚踏实地。--马大侠
10. re: 刍议智能制造“三范式”中的名称与图示
“三范式”的划分创造性地厘清了智能制造的发展阶段,帮助企业明确了发展方向及具体的落脚点,有效地避免了很多制造企业在智能制造进程中的好高骛远,比如过于理想化地追求“高大上”的人工智能等等。 膜拜了--peterpan1234
11. re: 朱铎先:智能制造的“四多四少”
朱经理,您好: 我是武汉制信科技有限公司(e-works)的编辑田耘。“2017(第二届)工业软件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拟于2017年9月1日在北京隆重举行,e-works将在会议期间推出《2017(第二届)工业软件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我们觉得您的这篇文章比较符合这次论文集的征稿要求,计划收录在论文集中。希望得到您的授权,非常感谢,盼复。 --生活正当时
12. re: 厉害了马云,几句话就把工业4.0讲明白了
有意思,哈哈,最喜欢看这三哥对话。--FreeICQ
13. re: 李克强:智能制造,“傻大黑粗”转型升级“窈窕淑女”
赞!--真挚
14. re: 从工业4.0与工业互联网中,看德美两国“智能”的不同
很明显,我们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方面均落后于德国与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我们还处在“2.0补课、3.0普及、4.0示范”的多进程并行发展的复杂阶段。同时,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认为“2.0补课、3.0普及”就是买些高档数控设备,来个”机器换人“就可以的。还应该清醒的意识到,在2.0、3.0两个阶段100多年的历史中,德美等发达国家所沉淀下来的“人”的优势:高素质的劳动者、科学的企业管理、成熟的社会化协作等等,这些软的方面,恰恰也是我们的短板,是我们必须也要“补课”、也要“普及”的。--wanzhoujun6885
15. re: 【工业4.0系列谈之二】工业4.0,德国绝地反击的利器!
不错 学习了!很有价值的博文--萍踪侠影
16. re: 参加“第二届中国数字工厂推进大会”,提出“三元战略”与“六维智能”
顶--枫叶悠悠
17. re: 兰光创新出席“第十届MES年会”并提出“智能工厂”新标准
当天有幸听了朱总的演讲,发现兰光的mes相比其他厂商来说还是很有自己的特点的--zhezhu8307
18. re: 大数据时代,您还在用“假数据”进行管理吗?
感谢“山高月小”的留言,具体情况您可以拨打客服热线400-650-2125 进一步咨询,谢谢!--朱铎先
19. re: 大数据时代,您还在用“假数据”进行管理吗?
楼上了解这家企业么?想知道这是哪家企业,真有做的这么好么?有机会想去取取经--【匿名用户】:E-works热心网友 山高月小
20. re: CPS系统助力海尔模具实现少人化智能工厂
智能工厂与智能制造是目前工厂信息化的一种发展趋势,未来三年内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匿名用户】:E-works热心网友 生命1号
21. re: CPS系统助力海尔模具实现少人化智能工厂
工业创新!值得所有的制造业人来学习!--PLM爱好者
22. re: 趣谈各国问候语的由来
原来一句问候语还有这么多的知识,学习了!--PLM爱好者
23. re: 论军工行业MES系统的五大关键技术
感谢分享!加油!从军工到地方全面开花。--真挚
24. re: 大数据时代,您还在用“假数据”进行管理吗?
武汉这家企业的基础管理还是不错的,新技术效果明显也被认可,有些基础管理混乱的企业有人想拉一把还被排斥。 好文章,感谢分享!--真挚
25. re: 【选型征文】离散行业MES选型“三忌”
谢谢黄总认可!--朱铎先
26. re: 【选型征文】离散行业MES选型“三忌”
思路值得借鉴。--黄培
27. re: 浅谈德国世界杯夺冠背后的软实力
科技的社会~智慧的地球,生活中和科技沾边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匿名用户】:E-works热心网友 午夜
28. re: 兰光创新隆重推出“数字化智能工厂”微信平台
谢谢黄总光临!给您也做一个卡通照片?:)--朱铎先
29. re: 兰光创新隆重推出“数字化智能工厂”微信平台
朱总的卡通相片不错啊。--黄培
30. re: ESB企业服务总线实现DNC与PDM集成应用
很好的文章 学习了 !--萍踪侠影

阅读排行榜

   5月18日,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举办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开幕,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齐聚天津,共谋智能未来。笔者作为对话嘉宾有幸参加了大会智能制造高峰论坛并就相关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论坛现场

  本次大会高峰对话环节由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总工程师冯景华主持,围绕“聚力数字经济新赛道,探索智能制造新模式”主题展开探讨。

  主持人:首先,我想问朱总一个问题。您作为《机·智:从数字化车间走向智能制造》一书的作者,该书深度剖析了国内智能制造的特点,指出了目前智能制造的一些根源、本质,并提出了实践方案。您能否用简短的语言,给大家分享一下智能制造的内涵和特征?

  朱铎先:谢谢冯总将第一个问题交给我回答。其实,近几年来,我合著了三本智能制造方面的书籍,包括2016年出版的《三体智能革命》、2018年出版的《机·智:从数字化车间走向智能制造》和最近刚出版的《人本:从工业互联网走向数字文明》,这三本是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并且也符合近些年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三体智能革命》在几年前对智能的本质、特征、路径等进行了深度研究,《机·智》则是从智能制造落地角度剖析了智能制造的根源、本质与在车间中的具体落地,《人本》是基于近几年我们的最新研究,分别从工业互联网生态模型、工业互联网连接对象(如产品人机料法环测)、以及工业互联网的内涵、本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回到您提的问题:智能制造的内涵和特征,当前也有较为常见的描述: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其特征可以概括为“五自”,即“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现在学术界和大部分人都是这么认为。但今天我在这里阐述一下我的观点,就是这“五自”有些理想化了,我认为如果针对的是对硬件的描述,比如一台设备、一个生产单元、一条产线都是没问题的,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但如果当成一种生产模式,“五自”就过于理想化,甚至误导制造企业了。我比较倾向德国说的Smart Manufacturing,我认为将Smart Manufacturing翻译成智能制造是有些人为拔高了Smart,Smart是聪明,是耳聪目明的意思,Smart不是智能,从智能程度来说,它比智能低一级,Smart Manufacturing是一种很务实的叫法,是相对容易实现的一个目标与模式,为了区别以人工智能为主要成分的智能制造,我与赵敏院长在《机·智》中将Smart Manufacturing翻译成了智巧制造,以区别于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的智能制造。我认为Smart Manufacturing既是具体的智能制造的使能技术,也是一种思想,是一种解决方案,是一种新的生产范式。其目的就是解决产能过剩、人力成本越来越高、客户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市场变化越来越快,生产管理越来越复杂等现实问题,制造企业在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支撑下,通过敏捷、灵活、高效、高质、绿色的生产与服务模式,快速响应市场、提升企业的竞争力,而不应该理想化地认为通过自感知、自分析、自决策、自执行、自学习等“尖端”智能技术,而简单地去追求一种少人化、乃至无人化的智能生产模式。


高峰对话环节

  主持人:谢谢朱总的回答,朱总的回答给我们一个全新而务实的视角。朱总,目前我国在智能制造技术,如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等领域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但也需要看到,我国在智能制造基础理论和技术体系,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等领域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请朱总结合自身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介绍一下自己认为的智能制造方向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朱铎先:我在2002年成立了北京兰光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产品包括MOM制造运营管理系统、设备物联网系统等工业软件,20年来已经成功实施航空航天、军工电子、机械制造等千余家高端用户,下面我从工业软件视角谈一下我们这个行业在这方面的机遇与挑战。

  先从市场上看发展机遇。近些年来,随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以及数字化转型等热潮影响下,制造企业在竞争激烈、招工难、人力成本高等客观压力下,希望通过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以降本提质增效等方式,提升企业竞争力,这为工业软件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

  另外,从技术上看发展机遇。由于近些年传感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突飞猛进,也极大地助推了我们这类工业软件的发展,可以更好、更快地提升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助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至于对工业软件行业的挑战,坦率地说,我认为很大,甚至是道阻且长。

  首先的挑战是工业软件本身很难。工业软件是高端的工业产品,是浓缩高密度的工业知识的IT产品,是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没有发达的工业,就没有领先的工业软件,即便是很多发达国家,也未必能有先进的工业软件。工业的复杂性决定了工业软件研发的复杂性、艰巨性与长期性,工业软件的发展完全不能套用“互联网思维”。工业软件的研发与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定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这是工业软件的工业属性决定的。

  工业软件公司面临的挑战。一方面是技术挑战,工业软件公司需要基于先进的开发技术,在深度研究行业know-how的基础,将工业中工艺、管理等各种思想、机理模型、算法等以软件的形式呈现,并在实践中进行测试、验证、反复迭代与持续优化,针对工业客户开发出技术领先、功能强大、性能稳定且价格有竞争力的工业软件,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很不容易。另一方面是市场挑战。不同于机电装备等产品,可以说工业软件的竞争没有国界,国内工业软件公司面临的是全球化的竞争。国外工业软件公司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构建起了强大的工业软件产品竞争链与生态圈。对绝大部分本土工业软件公司而言,已经不是单点产品的竞争,而是要面对产业链、生态的竞争,形成了难以逾越的鸿沟。其他方面,本土工业软件公司还面临比如人才、资金、知识产权等多方面的压力与挑战。我自己经营工业软件公司20年,切身感受到工业软件公司不易。

  从用户角度看,工业软件成功应用也面临着很大挑战。工业软件是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动力与重要手段,但由于制造企业行业不同、基础不同、理念迥异,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着资金不足、人才不足、基础不好等现实情况,以MOM系统为例,大部分用户是车间的工人,普遍存在计算机水平较差、年龄偏大、学习能力与学习动力欠缺等问题,即便是成熟的工业软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很大的困难,也存在着很大的落地挑战。

  主持人:在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相应技术的发展,预计会进一步推动智能制造技术前进,请朱总结合自己的研究,分享一下自己的相应观点,在数字经济时代,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会对智能制造技术和模式的发展产生什么重要作用?

  朱铎先:近几年,一批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特别是最近很火的ChatGPT等的出现,必将深远地影响智能制造技术和模式的发展,这是我的基本判断。针对主持人的这个问题,我用8个字来概括,就是积极拥抱,务实落地。

  首先是积极拥抱。以我们的产品为例,通过工业大数据技术的深度挖掘与智能化分析,可以使得MOM系统更智能、更具有行业应用价值,可以使得设备物联网系统实现预测性维护,在设备没有出现问题之前就可以给出解决方案,避免更大的设备与生产损失。将来通过ChatGPT等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工业软件在知识智能管理等方面更加高效、更加智能化。总之,工业软件行业思想不能保守,要与时俱进,要积极学习、应用这类新理念、新技术,积极拥抱新技术变革。

  其次是务实落地。中国制造企业的利润普遍很薄,很多企业处于亏损边缘,企业要用20%的投入解决80%面广但使用技术或许并不高大上的问题,而不是用80%的投入通过人工智能等所谓“高大上”技术解决20%的问题。企业不是高技术展示窗口,企业要讲经济性和务实性。正如几年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强教授讲的“智能制造三不要理论”:1)不要在落后的工艺基础上搞自动化——工业2.0 必须先解决的问题(需补自动化的课)2)不要在落后的管理基础上搞信息化——工业3.0 必须先解决的问题(需补建立在现代管理基础上的信息化的课);3)不要在不具备数字化网络化基础时搞智能化——工业4.0 必须先解决的问题(数字化网络化需要补课的太多了)。也如工业4.0之父孔翰宁教授所言,数字化一切可数字化之事物,企业要踏踏实实地在深入研究工艺、完善管理等环节的基础上,用数字化思维与视角,重新审视研发、生产、管理、售后服务等各业务环节,能用数字化的且经济上划算的,就用数字化的手段进行应用与优化,以降本提质增效为中心,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为根本目标,采用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手段,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而不是只盯着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当然,如果你是大批量生产模式,可以通过机器视觉等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你的生产管理,我觉得这些应用也挺好,但对大部分企业来说,推进数字化转型,更要务实,要讲成功率,要讲经济回报,要从基础做起,要多讲数字化,少讲智能化,以免透支财力,影响企业发展。

  主持人,这就是我针对这个问题的观点,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欢迎批评指正!

  (说明:其他对话嘉宾还包括国机集团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袁峰;软通动力集团高级副总裁、工业互联网业务总裁、集团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李向前;北京和利时工业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桐杰;南开大学软件学院、杰出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海宁;以及神秘的 AI 嘉宾-天河·天元,现场共话智能制造新模式,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发表于: 2023-05-21 17:24 阅读(98) 评论(0)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

网站相关博文:

发表评论(网友发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或立场。)

您尚未登录,请先【登录或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