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学英语时,老师说:英国人不象咱们见面就问:“您吃了吗?”,人家也不问年龄、收入、婚姻等,说是尊重隐私,英国人见面主要是谈天气。当时的感觉很奇怪,天气有啥好谈的?用句中国俗话,英国人见面就是喜欢“瞎扯”啊。
后来美语流行,知道了美国人见面喜欢说:How do you do ? (你好吗?),一般回答为:How do you do !(你好!)。但从字面上看,前面的人分明是问“你做的怎么样?”,后面的人回答却是“你做的怎么样!”,感觉美国人就和他们前任总统小布什一样,怎么有点“二愣子”的感觉?
最近,德国经济发展强劲,汽车、机床甚至是厨房用具,一提起德国制造,那就是意味着绝对的“高大上”,再加上近期火爆的德国工业4.0,德国备受中国人的推崇,简直被神化了,咱有点看不懂了。同时,看不懂的,还有德国人的问候语:“Alles in Ordnung”(“秩序还好吧?”),在我们心目中,德国经济发达,德国人最讲规矩,德国的秩序还用见面就问吗? 难道这就是德国人的“呆板”?
老外的问候语咱不太明白,仔细想想,以前咱们中国人见面就喜欢问吃饭没,是不是也有点怪怪的呢?
今年研读了一些欧美国家的经济发展史,对这些国家的历史、文化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仿佛对这些问题都有了新的理解。
经过思考,笔者认为问候语有三个特点:问候语不只是礼貌语言,而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问候语不只是停留在礼貌层面,而是体现了一个群体,甚至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可以折射出这个民族的特点;问候语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可以说,问候语,小语句,大学问。
咱们先看看英国人的问候语。为什么英国人见面最喜欢谈天气,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首先,英国是个岛国,属于多雨地区,天气变幻无常,经常下雨。在一些英国名著里,我们就经常看到主人公随身携带一把雨伞。可以说在英国,见面谈天气,相互询问一下天气情况,应该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其次,雾霾的影响,进一步促使人们谈论天气。我们知道,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以前,工业污染加上居民烧煤,伦敦常常是烟雾弥漫。在19世纪末期,伦敦每年的雾天高达90天,首都伦敦因此被称为“雾都”。1952年12月5日-9日发生在伦敦的一次严重大气污染事件,造成多达12,000人丧生。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北京也经常是雾霾天,我们正身临其境地感受60年前伦敦的空气,一旦有个蓝天,很多人就争相在微信上晒出蓝天白云的照片,见面也经常说:今天,天真好!或者,在严重的雾霾天,说:今天,天太糟糕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人现在“洋气”了,见面问候都“西洋化”了,而北京走在了这个进程的最前列,见面谈论天气将是一个趋势。呵呵, “囧”啊!
想到这里,对英国人见面就谈论天气,我们也就理解了。
而在德国,人们见面最常用的话就是——“Alles in Ordnung”(“秩序还好吧?”),这句话在德国就好像“吃了吗”在中国一样,运用非常广泛。
有人说这是日耳曼民族特有的严谨,对社会秩序特有的关注,其实,这个解释只说明了“果”,不是“因”,笔者认为这也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德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长期战乱、分合交替的国家。除了大家非常熟悉的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外,德国与法国、奥地利等国的战火不断,内部也是无休止的内战与分裂,这一切,都注定了德国人民生活在一个战乱、动荡的环境中,在兵荒马乱的年代,社会秩序自然没有保障。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相见,充满关切地相互问一句“(外面)秩序还好吗?”,并顺便了解一下外面的情况,这是不是很自然的事情?
下面我们再说说美国人的问候语。
大家都知道,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包括美国西部大开发时期,很多人都是为追寻发财梦而离乡背井。对大部分移民来讲,远离故土,来到人生地不熟的他乡,生活充满艰辛与不确定因素。就像今天的北漂一族,甚至打工的农民工,异乡遇老乡,关切地问一句:“你(混的)怎么样?”,或 “你在做什么(工作)?”,“你最近怎么样?”,这都是人之常情,里面除了关切的问候,还有一层意思,就是通过这种询问式的聊天,有可能了解到更多的信息,使自己寻找到更好的机会。而这些话,用英文就是常见的问候语:“How do you do ?, what are you doing ? how are you ?” ,这些见面问候语都是问句,而不是简单的“你好!”这类的祈使句。
笔者继续推测,在遇到这种问话后,被问者往往因为一些原因不想直接回答,就敷衍到:“还行吧”之类的,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两个移民很久没见,一个关切或急切地问“How do you do ?”,( 你(混的)还好吗?), 后者敷衍地回答道“How do you do !”(你怎么样?(说说你吧)),是不是很自然的事情?时间久了,这些语言就逐渐成了美国人见面最常见的问候语。
当然,随着美国的高速发展,很多人都实现了发财梦,已经不是以前那种前途莫测的日子了,工作、生活也是建立在现代工业文明基础上,节奏非常快,彼此需要获知信息或者得到帮助的需求已经大为降低,于是,见面语越来越简短,从一个句子:How do you do ?, 演变为一个单词: Hello ( 你好!),直到现在的Hi( 嗨!),单词越来越短,字母越来越少,Hi 应该是一个除了I (我)之外的最简短的单词了。
可以说,现在在美国,见面打招呼只是一个礼节性的语言,已经失去其问候、询问、关切等方面的意思了,这也是节奏加快、个人独立性强、人际关系淡薄的一个表现。
最后,咱们再说说中国人的问候语。
中国是个典型的农业文明国家,五千年的文化,主要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之上的。在农业社会,很多事情需要大家相互关怀、相互帮助,而信息的沟通、知识的共享就是建立在“问句”基础上的,因此,在中国问候语方面,也无不体现了这一点。
以前,中国最常见的问候就是“您吃了吗?”。 在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业社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人们非常繁忙与劳累,能吃上饭就是不简单的事情,能按时吃饭就更不容易了,见面问候一句“您吃了吗?”,是一种很温暖的关切;如果对方说:“没呢,这不,地里干旱,浇地到现在了嘛。”,问候者还能及时获知天旱、需要及时浇地等信息,而这些信息很可能对自己是很有价值的;如果通过谈话,一旦感觉对方有困难,也可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因此,在很多地方,很多人见面仍然是问“您吃了吗?“或者”您干什么去了?”之类的问句,这是一种熟人间非常实用、热情的问候语,也是中华民族乐于助人的表现,而不能误解为中国人喜欢打听别人私事。
这种情况,在古代也是非常常见的。
比如,朋友好久没见,见面鞠躬作揖后,就问“李兄,别来无恙? ”
以前感觉,古人一见面怎么就问人家有病没病啊,好像不吉利吧。其实,按照刚才的思路,就比较清楚了。在古代,交通、通信都不发达,见面或书信的间隔都比较久,这是其一。 其二,古代医疗不发达,很多人有病后都是凭经验借助草方、偏方进行治疗,而每个人知道的偏方有限,如果大家能相互分享,治好病的可能性就大很多。
我们描述一下这个场景。
两个老朋友很久未见,一日相逢,甲问:“李兄,别来无恙?”,乙说:“最近胃不舒服,治了很久也没效果”,也许甲说:“嗨,我家有偏方可以治疗您的疾病啊。”
您看,除了关切,这问候语还是非常实用的。
可以说,问候语是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特征,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特点,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这么理解起来,无论是英国人谈天气的“瞎扯”、德国人见面问秩序的“呆板”,美国人的“答非所问”,还是中国人的“包打听”,都是有历史原由的,在一定时期里是有其合理性的。
现在,由于步入了现代工业社会,一方面,人们获知信息的途径已经非常广泛,甚至已经是信息过剩的时代。电视、手机、网络、报纸、收音机等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可随时随地地获得天气、社会等各方面资讯,从朋友之间获得这些日常信息的依赖性大为降低;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独立性得到提升,看病有医院,搬家有搬家公司等等,对别人的依赖性也大大降低;特别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都是行色匆匆,见面聊上一会也不现实。
因此,现代社会里,不论欧美还是中国,问候语中的获取信息以及提供帮助的成分越来越被淡化,甚至消失,只剩下礼节性问候的成分了。
于是,不论中外,不论生熟,大家见面已经逐渐统一到“你好!”这句毫无信息量的问候,问候语也只剩下礼貌层面的价值了。
节奏快了,效率高了,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却少了,这是工业时代快节奏的体现,也算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表现吧。
以上,是笔者的感悟,不一定正确,权当茶余饭后一乐吧。
如果您感觉本文有价值或者有意思,欢迎分享或转载。
发表于:
2014-10-07 11:49 阅读(4829)
评论(1) 收藏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