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刚参加完国防工业信息化高峰论坛,上周又在一个国产三维CAD和PDM的发布会上再次近距离接触杨海成教授。作为国内制造业信息化的领头人,杨教授对“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软装备和硬装备的结合”等诸多话题,的确有着高屋建瓴的理解。杨教授的演讲,包含着很多期许的情结,也蓄积了个人厚重的情感。下面是总结的杨教授的发言,尽量保留了原话。
杨海成:
借这个机会,跟在座的朋友们交流一下关于如何真正推动CAD和PLM、PDM的产业发展,谈三点个人体会。
第一点感受和体会,的确,我深刻的感到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征途中,我们的的确确需要我们有强大的CDA产品和PLM产品,这点不管从中国制造业数十年的快速发展和工业与信息化部成立以后,大力推进两化融合,促进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通过工业信息化的融合,建立我们一种新型的工业产业体系,增强我们新型的工业能力,使得中国能够真正从制造大国向强国转变,我觉得信息化在这里肩负着无与伦比的责任。在信息化融进工业化的过程中,其中两个最根本、最关键的核心要素是我们要有全新的数字化技术和全新的信息化定义来支持中国工业界产品的创新,产品竞争力的提高。
CAD软件,特别是三维CAD软件应该是这里的核心和发动机,毫不客气的说,也是中国未来新兴工业体系、以信息化武装的工业体系中的核心要素和核心引擎,没有三维CAD这样的新兴工业的发动机和全新的产品定义模式,我们无法去充分来施展和体现信息化所能够在工业界领域广阔的深度、广度和所带来的变革。因为有三维CAD,使得我们的产品完全定义、描述、性能分析、仿真、优化、服务都依赖于这样强大的发动机、核心的引擎来进行支撑。复杂的武器装备和系统,大量的机电装备和系统,包括现在工业产品的方方面面,都变成数字化产品发展趋势,而数字化产品本生的设计,完全用数字化的方式定义已经成为整个工业界全新的设计模式。
如果说几百年来我们传统用的工程图纸的表达工业产品的方式,延续了这么长时间,而三维CAD则是代表走向未来全新工业定义方式,代表未来新兴工业模式的新的一种工程形式,这对工业界带来的变化,我们不仅仅是三维CAD软件,带来的是对整个工业体系、工业要素、工业结构的全新变化。两化融合的实质就是要把这种数字化的技术、产品融入到工业体系的各个环节中,融入到产品中,形成数字化的创新产品,融入到工业环节中,形成数字化研发系统,快速响应的平台,形成全新的供应链和服务体系,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而且,软件本身作为中国工业的一种新型的装备形式,我们通常叫它软装备,和硬装备一样,都是武装中国工业的核心能力。它是中国现代工业体系的新型支持,我们要认识到它对这样的核心软件,包括对中国工业所能带来的变革和推动功能。
我们的信息化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由单项技术走向全面集成乃至扩展到产品全生命周期集成的新的阶段,这是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高端的必然发展。CAD如果作为支持和核心支撑,PLM作为信息化发展全新的高端产品和形式,也代表着我们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前沿和方向,通过PDM、PLM产品,使得我们产品设计的各个环节能够有效的集成、共享,而且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集成和协同,使得我们整个企业的运作形态,使得我们企业的整个全球化管理模式能够得以有效实现。应该讲,这两类产品都是当前推动我国工业,推动我国制造业发展的最重要、最关键的两项产品和技术,我们的确对它寄于了太多的希望。
第二点认识,在我们国家推动制造业信息化进程中,在走向两化融合的进程中,我们迫切需要自主掌握的,具有自主知识版权的,能够为我们国家制造业提供深层次、全方位服务的CAD产品和PLM产品。可以说我们有时候真的很遗憾,在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市场,虽然我们做了很多的努力,刚才我介绍九五、十五、十一五,在承担中国信息化推动的任务,但是我们看到在这两类产品和技术上,中国始终处在弱势,四周是国外的软件在中国占据强势,甚至是霸道之势,一方面给中国工业带来了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又影响了中国工业的发展,阻止、延缓着中国工业快速化发展,因为这两类产品深刻嵌入在中国工业体系结构中,需要深度的集成,深度的理解,需要与工业体系的全面融合。比如CAD产品必须要和整个产品的设计流程、设计标准、设计经验、设计体制全面融合,一个PLM产品就是集成和融合的框架,迫切需要把一个企业的全部核心能力、知识表达、企业框架融入到体系中,才能够构建起中国强大的工业能力。
但是现在国外提供的产品仅仅是卖,仅仅是销售,做不到与中国工业体系的深刻融合,而且在相当程度上误导了中国工业信息化的发展。很多企业认为买软件,搞应用,就能够把中国现代新型的以数字化武装的工业体系建立起来,把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起来,这简直成为很悲哀的局面。所以很多企业搞信息化就是建网络、买计算机、搞应用,但是到头来,没有发现我们的工业能力真正的提高多少。成为外国软件的展示厂,使我们很多认识仅仅停留在软件买卖和应用阶段,而没有深化到与中国工业要素去集成,去变革,去改造,去提升这样的新阶段,我觉得这样的现象的确不能再持续下去。所以为什么我想把软件作为中国工业提升的软装备,因为软装备要武装工业,就如同我们用先进的制造装备,数控制造机床武装中国制造业。
现在对硬件大家认识到,中国没有芯片,没有机床设备中国的工业是不可能强大的,但是还没有认识到,如果中国没有自己核心CAD软件,核心PLM产品,中国工业照样不能自主和强大。
软件终究是工具和手段,但是软件巨大的效能需要融入到中国工业体系中,融入到中国工业的建设中,融入到中国工业装备的构建中,融入到中国工业能力的构建中,才能发挥巨大效应,而这融合的过程,如果这样的软件不开放,如果不能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如果没有我们自己的一套自主的东西构建,那中国工业就是空心化的工业,没有自己核心能力的工业。从这个角度讲,我认为我们一定要拥有我国自主的CAD产品,要有中国自主的PLM产品。从目前来看,光有PLM产品也不够,如果用这样的框架集成国外的软件,受到各种各样的制约,我想很多同仁过去也做过国外软件的代理和服务,而代理和服务往往会形成卡住我们脖子尴尬的境界。
第三点体会,我们讲了两个重要性,但是我们必须选择一种正确的方式,选择一种市场化的渠道来去发展中国的CAD产品和PLM产品。很遗憾的是,我们过去做了很多年,但是我们走的是一条技术的道路,走的是一条学术发展的道路,我们就技术而技术,就产品而产品,我们做出来的东西在苦苦挣扎,但是得不到市场响应,我想中国自主CAD前期发展历程,这里面的教训太多了,可以说我历历在目,每个环节都忘不掉。
我认为这就是没有选择一个正确的途径。什么是正确的途径,我认为就是市场化、产品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任何仅仅依赖于国家的支持,依赖某一项技术的创新,完成不了从技术到产品,由产品到市场,由市场到产业化的建立武装中国工业的进程。
的确一个真正的软件产品需要在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中得以锤炼和增长,我想国内自主知识产权三维CAD能够发展,有它市场化的基础和推动,加上中国未来广阔市场的牵引和国家对信息化工业化融合的深度理解,一定能够通过市场上的需求导引和产业化的发展,使中国CAD产业发展壮大,我认为这是一条必由之路,也是必然选择的一条道路。
同样对于PDM、PLM产品也是这样,因为它是整个企业集成经验的积累和最后锤炼出来的框架,只有在市场产业化的道路,不可能通过学术研究、学科研究能够达到符合企业的体系和框架。结合我自己深刻的感受,我们要真正把中国制造业信息化产品市场推动,就一定要走市场化和产业化的多路,市场化和产业化道路的实质是按照市场的要求去优化和配置资源,不是按照行政的要求去调度和分配资源,因为有了市场化,我们才能形成全球研发联动的格局。
总之,我觉得路很长,CAD、PLM在中国仍然属于伟大艰巨的事业,艰巨是因为它的确太难,它是中国软件业中最市场化的东西,因为直接与国际厂商进行面对面的直接竞争。但是因为蕴含着非常大的空间,几乎所有企业必定要用的核心工具,就像汽车的发动机,必定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请允许我引用两句话,事业因艰巨而伟大,人生因奋斗而精采!我希望在座的各位都能够为我们中国制造业信息化艰难而伟大的征程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取得我们应该获得的收获和成果。谢谢大家!
发表于:
2009-04-24 18:02 天下无人不识君 阅读(1855)
评论(1)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