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迎接“智慧”时代挑战和认可“知识”经济价值,从而激发民族创业精神和挖掘自身创新基因,这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使命。具有政策引导性质的“公共服务平台(工程与产业研究院、创业园区、实训基地…)”为其清障搭台,为其鼓为其呼,无疑是一种最经济最直接最接地气的形式。
“公共服务平台”是知识经济时代,集“政府”“企业”和“市场”三方共享共赢的一个平台。作为“共享经济”时代的一种“共赢模式”,对于“大众创业”,则是登梯的台阶:将其创意得以实现,摆脱初创期的囧境,实现创新接力的台阶;对于“大众创业”,则是工作的母机,培育产品适应市场,培育初创期的能量,孵化创业能力的母机……
然而,作为“共享经济”中最重要的因素,“公共服务平台”管理者,即承办“人”,其意义和价值所在,如仅仅作为“做嫁衣的人”,其付出其价值常常容易会被忽略、被轻视。作为代表政府引导“科技创新”意志的工作人员,同时也是近距离了解企业搏杀市场的观察员,以及洞察新兴产业未来走向的参与者,其作用可谓举足轻重,牵一发而动全身。知识经济时代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珍惜每一个人的意义,不要让他们成为默默为“共享经济”只有付出而没有积淀积累的上升通道。这个时代,谁都不该成为一个苦行僧,别人的成功,应该让他们的寂寞和不解有相应的回报。
有关这个问题,2012年时曾在《转型的痛、重、难》一文中有过一些思考:
充分尊重和保护所有参与者的利益,调动起每个参与者自身能量和积极性的改革为目标。培育新兴产业的各个阶段中都贯穿着众多社会组织的多层次多领域参与和共享,发挥每个参与者的作用是决定产业转型方向和成效,是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成败的标志;引导每个参与者的热情是实现产业转型愿景的基础,是改革顶层制度设计时所依据的出发点,因此选择和设计具有扎实可行的机制(规则和契约)以实现经济转型的既定目标,使已经集聚起来的知识资源和社会能量成为打破现状的“爆发点”。
http://lzj6189.blog.163.com/blog/static/62437827201276478605/?suggestedreading&wumii
如今重提,是觉得保护和尊重管理“人”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在当前,不仅重要而且必要,因为,管理“人”的成功是小微企业和新兴产业走向成功的起点。当管理“人”从自身出发,能明确获得活力才会变得强大起来,才能超越眼前权宜之计的拥有,才能建立起一种持续可延续的生活,这些都离不开存在于内心的精神生活。
在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进程中,管理“人”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不可或缺作用,作为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应该形成不言而喻的共识。原先“术有专攻、业有所成”的科技人员或行政管理人员,转身成为政策的践行者、企业的抚育者,产业的孕育者……需要在现所能提供的基础和条件下,调整控制其各类活动的繁琐细节,使各种因素聚集起来,形成有别于以往其他的一股新能级新能量。纵横全局,人们的注意力常关注“企业”的“成王败寇”社会效果和市场效应。然而,事在“人”为,当管理者作为“人”的个体存在时,则不仅仅要赢得人们简单直接的尊重和赞赏,更需要的是能使其在市场经济这块土壤中,获得实际的意义和价值。如何才能长盛不衰,而不再是以往那种笼统的精神赞赏,其实带有某些虚伪的生活是无法让人获得实实在在的满足和快乐的。
产业的升级转型,不都是某个单项技术的突破而成功的,而是由整个生态链的共同进步提升的;同样,“科技创新”的成功,也不是某个环节的变革而能一跃而就,而需要整个生态链的每个环节紧密关联,况且“人”的因素,才能形成生产力。
管理“人”在现实的劳动和环境中,除了享有简单的精神生活外,在充满机会的时代里,创造力是“人”前进的动力,在“政府”“企业”和“市场”三方中形成默契,融为一体,达成妥协,成就“一亩三分地”是一项看得见的指标。
--------------------------------------------------------------------------------------
“世间总有一些事,是我们永远无法解释也无法说清的,我必须接受自己的渺小和自己的无能为力。”
发表于:
2017-06-19 15:26 阅读(206)
评论(0)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