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e洗车濒临倒闭的消息在业界不胫而走,作为汽车后市场O2O领域的重要代表,e洗车遭遇困境自然也让更多人关注整个汽车后市场O2O的走势,那么这一细分行业还有戏吗?
据统计,2014年中国汽车保有量接近1.6亿辆,国内汽车后市场总收入达到6000亿元,这一数字在2015年有望达到7000亿的规模。而作为推动汽车后市场改造和升级的全新模式,汽车后市场O2O的发展潜力毋庸置疑。另一方面,汽车后市场包含若干个的细分行业,比如洗车、保养、维修、配件等等,不同细分行业的市场规模也大相径庭;而且,虽然同为O2O,但不同企业运营战略大相径庭,未来的命运也截然不同。因此,笔者认为,e洗车濒临倒闭只是汽车后市场O2O的正常洗礼,它不能代表整个汽车后市场O2O行业。
汽车后市场O2O洗礼是大势所趋
为什么说汽车后市场O2O洗礼是大势所趋?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前几年网络视频、团购、手游等行业的发展轨迹,以团购为例,2010年号称团购元年,这一年国内一度出现了近千家团购网站,形成了“千团大战”的壮观局面,但进入2012年之后,随着泡沫的破灭和行业的洗礼,大量团购网站倒闭,到今天已经所剩无几。
汽车后市场O2O同样如此,随着最近两年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O2O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创业者正涌入这一行业。仅在汽车后市场O2O领域,国内就一度出现了e洗车、呱呱洗车、e保养、卡拉丁、有壹手、易快修等数十家创业公司,这和当年团购行业的“大跃进”如出一辙。当然,随着行业发展减缓,以及资本市场逐步趋于理性,行业洗礼也就不可避免。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次e洗车的事件已经拉开了汽车后市场O2O洗礼的序幕。
上门保养是否会步其后尘?
如果说汽车后市场O2O进入洗礼阶段,那必然会影响更多的企业,也就是说,e洗车不会是最后一家濒临倒闭的企业。那么,同处汽车后市场的上门保养行业是否会步其后尘呢?在笔者看来,洗车、保养、维修是汽车后市场O2O行业的不同切入点,起点不同也将导致企业未来的命运不同。
相比于洗车,上门保养的门槛相对较高,又不会触及用户内心最敏感的“安全话题”,用户接受起来更容易。此外,相比于洗车,保养的客单价更高,也就是说,同样的一单,洗车的利润远不能和保养相比,前者的利润可能只有后者的十分之一,但一般来说,保养所需的时间只有洗车的两到三倍,举个例子,如果洗一次车花三十分钟,保养一次一般也就一个小时。从这个对比不难看出,保养O2O业务的赚钱效率远高于洗车O2O业务。所以,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讲,上门保养更有前途。
另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汽车保有量达到1.4亿元,按照每辆车每年保养费用800元计算,汽车保养市场规模将超1100亿元,这一市场空间非常大;其次,传统4S店的保养服务价格昂贵,堪称暴利,而且,部分4S店甚至以次充好,在配件品质上无法做到合乎标准,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利益。那么,从移动互联网的角度出发,上门保养业务在规范汽车保养市场的同时,极大的拉低价格,必然会赢得消费者的一致认可。
企业需冷静,踏实稳健方是上选
相比于O2O的其他行业,汽车后市场不论是洗车还是保养都属于相对低频的细分领域, e洗车不需笔者额外多说,上门保养经过1年多的快速发展,也形成以卡拉丁、e保养、博湃养车为首的一线品牌。据艾瑞数据显示,e保养500+辆服务车覆盖6个城市;卡拉丁500+辆服务车覆盖15个城市;博湃养车800+辆服务车覆盖22个城市,据此推算,e保养的单一城市服务车辆密度远高于其它两大品牌。
那么这种运营模式的好处是什么呢?
首先,能准确控制市场扩张的节奏,使资金的利用效率远高于竞争对手。从e洗车这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如果没有对市场进行精耕细作,所烧的资金基本都会打水漂。
其次,不同于洗车,汽车保养对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要求更高,言下之意,对上门保养的企业来说,应当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消费者的成本,实现性价比的提升。
其三,基于稳健发展模式,更容易建立起强大的品牌知名度,并实现市场规模的快速拓展。众所周知,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用户来传递品牌和口碑往往比企业直接打广告更凑效,所以,在部分城市建立起强大的品牌知名度之后,这也必然会顺理成章的传导到更多的城市和地区。
其实和之前的团购、视频一样,汽车后市场服务O2O也需要长时间的积淀,市场格局短期内还很难尘埃落定。在这种情况下,谁的服务更好,谁的资金利用率更高,谁的战略更踏实稳健,谁就能成为最终的赢家。
发表于:
2015-10-16 11:55 阅读(130)
评论(0)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