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过,或用过国内2 大 软件的朋友大概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物料的库存单价的异常变动。本来 1块钱的,突然某月变成 10块,
物料的库存为 0了,物料的存货金额还不是0,甚至是负数,
这类问题主要的原因是软件在存货核算逻辑上存在一些问题。具体是:
暂估差异没有正确处理。
例如:
1, A物料,月初库存为0 ,
2, 月初,采购收货 A × 100 件,单价暂估 1元, 库存 100, 暂估 -100
3,月中,生产领用 99 件 , 库存 -99,生产成本 99
4,月末余额是: 库存余额 1, 暂估 -100, 生产成本 99,
5,下月收到发票,单价变为 0.9元, 国内软件的做法是:
A : 库存 -100, 暂估 100 – 回冲暂估
库存 90 , 应付 -90(假设 税率为0) – 按发票重新记库存
结果是: 库存余额 为 -9,库存量 为 1.
6,正确的财务做法应该是 :
发票冲暂估凭证: 差异 -10,暂估 100,应付 -90
因为 A 在库存中只有1 件,已经领料 99 件计入 上月的生产成本了,所以:差异的 -10 中,有 9.9元 已经进入 生产成本,0.1 元 应该调整库存单价
差异调整凭证: 差异 10,库存 -0.1,差异调整 -9.9
结果是: 库存 0.9,差异调整 -9.9, 库存量 为 1
–~~~~~~~~~~~~–
错误产生的原因,其实是暂估处理逻辑的不完整中。暂估回冲时,没有区别在库和已发料部分的金额,而是将差异直接计入库存,这样,就造成差异全部计入存货成本。
以下是国内财务软件处理暂估的做法 -- 来自 ITPUB论坛的帖子:


通常,国内财务软件的做法,没有考虑到暂估前已经领料的问题,在冲暂估时,没有”根据商品的在库数量”来补差额,并调整库存单价和库存金额”。造成存货和成本核算的不正确。
事实上,国外软件,都能按 第 6 步 的方法来做,国内的财务软件都没有 6 中的逻辑,即”根据商品的在库数量”来补差额,并调整库存单价和库存金额”。在下面的例子中,系统能够根据采购发票的数量和金额,对调整“该发票对应的采购入库单”的商品“在库”和“已经领料”的部分的暂估差异分别计入存货、发料差异科目。


在实际业务中,很难手工方式来按 6 来做正确的凭证,所以 大多数 国内财务软件的用户都会面临库存金额的错误的问题。
发表于:
2010-04-09 15:00 阅读(2637)
评论(0) 收藏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