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什么是采购经理人指数(PMI)
本文标签: 物流与采购 

    经常在反应宏观经济形势的新闻中,见到采购经理人指数这一概念,它是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发布。采购经理人指数究竟是什么含义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采购经理人指数(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PMI)是一个综合指数,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做法,由五个扩散指数即新订单指数(简称订单)、生产指数(简称生产)、从业人员指数(简称雇员)、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简称配送)、主要原材料库存指数(简称存货)加权而成。采购经理指数已成为世界经济运行活动的重要评价指标和世界经济变化的晴雨表,建立中国采购经理指数(CFLP-PMI)对于完善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监测体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采购经理人指数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中制造业的31个行业大类,从全国抽取820家样本企业进行调查。

    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采用PPS(Probability Proportional to Size)抽样方法,以制造业行业大类为层,行业样本量按其增加值占全部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分配,层内样本使用与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成比例的概率抽取。

    PMI指数计算公式如下:PMI=订单×30%+生产×25%+雇员×20%+配送×15%+存货×10%

    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问卷涉及生产量、新订单、出口订货、现有订货、产成品库存、采购量、进口、购进价格、原材料库存、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等11个问题。对每个问题分别计算扩散指数,即正向回答的企业个数百分比加上回答不变的百分比的一半。

    PMI是一个综合指数,由5个扩散指数(分类指数)加权计算而成。5个分类指数及其权数是依据其对经济的先行影响程度确定的。具体包括:新订单指数,权数为30%;生产指数,权数为25%;从业人员指数,权数为20%;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权数为15%;原材料库存指数,权数为10%。其中,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为逆指数,在合成PMI综合指数时进行反向运算。

    采购经理调查是一项月度调查,受季节因素影响,数据波动较大。现发布的PMI综合指数和各分类指数均为经季节调整后的数据。

    采购经理指数(PMI)是国际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体系,涵盖生产与流通、制造业与非制造业等领域,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建立中国采购经理指数的重大意义在于:

    首先是有利于与国际接轨。

    目前,已有美国、英国、新加坡等22个国家制定了PMI指数。中国加入WTO之后,正在日益成为世界采购中心与制造中心,中国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中国经济形势如何已是全球关注的焦点,所以是中国需要PMI, 世界也需要中国的PMI。建立中国PMI,将在两个方面与国际接轨:一是调查方法与统计方法的接轨;二是数据的可比性。

    第二,有利于国家经济与产业经济的宏观调控与预测。

    PMI是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反映经济活动快速的、及时的先行指标。通过PMI,可以及时监测和预测经济与商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趋势,使政府对宏观经济的走向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第三,有利于指导企业的采购、生产、经营等活动。

    PMI调查涉及企业生产、采购、库存、销售、价格等多个环节,反映了企业全面的商业活动,PMI以及基于PMI的商务报告对企业实际经营活动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使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集团的战略决策与业务调整有一个可靠的依据。
发表于: 2018-12-31 16:48 阅读(498) 评论(0)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

发表评论(网友发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或立场。)

您尚未登录,请先【登录或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