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看了一会儿中央十台的《绿色空间》节目,介绍了一个退休的刘教授,利用自己以往从事自动化和计算机应用的经验,开发了一台可以炒中国菜的机器人的故事,觉得特别有趣,也特别佩服。据说,刘教授为了解决一些关键技术问题,用掉了20多斤大虾。
想想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种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我的导师陈卓宁教授,就是这么一个喜欢动手创新的发明家。他喜欢打乒乓球,有一次去卖乒乓球发球机的商店转了一下,回家去,没过多久,愣是自己用手工制作了一台。功能挺强大的,可以发上旋、下旋,可以左右摇头,发球的频率还可以调节,把一盆子乒乓球放在漏斗中,就可以自动发球,完全是一台性能可靠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成本却只有市场上买的发球机的十分之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陈教授采用了几个精巧的的齿轮传动机构和间歇运动结构,这体现了他对机械传统的深刻理解。而有意思的是,回收乒乓球用的是他家里的旧蚊帐。现在陈教授每天都会打上个把小时,所以身体保持得很好。让我羡慕不已。
这样想开去,想起报纸上常常报道的农民造飞机,造潜艇的故事,感觉实在是需要鼓励!如果没有当年那个敢于把自己绑在火箭上试验的万户,又怎么能有今天的火箭飞天呢。
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是压抑创新的,鼓励循规蹈矩,而不鼓励标新立异。所以,中国的确需要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也需要鼓励这种生活中的创新实践。
发表于:
2007-08-06 21:58 黄培 阅读(12837)
评论(6)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