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我相信很多人与我一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全球经济的发展。
今天又是一个黑色星期一,中国股市再次遭受重挫。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是全球股市哀鸿遍野,无一幸免。东京日经指数跌到了26年来的最低水平。
与此同时,国际石油期货价格在三个月前的峰值140多美元的基础上,已经下跌了60%,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收盘于63美元,而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已经跌破了60美元。中国目前的油价,竟然比世界第一强国美国还要高!
美国急了,11月15日要召开全球峰会,讨论应对策略;东欧国家急了,争先恐后向IMF组织贷款;冰岛,这个地球上美丽的国家,濒临破产,这个20万人口的国家贷款20亿美元救国!而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各个经济体当前最主要的话题就是:救市。连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也不得不承认,他的政府不干预金融的思想错了。
这不禁又让我想起那个“蝴蝶效应”。美国次贷问题竟然引发了全世界的经济动荡。当前的金融危机的影响,看来已经远远超过了2001年互联网经济泡沫时的影响。金融危机势必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当然也包括全球制造业的发展。今天,看到英国的汽车公司开始每周工作三日。但愿这一举措能够促进当地的居民消费吧。
今天,有一个广东的机械行业企业家给我打电话,他的机械制造企业是一家陶瓷机械制造企业的供应商。随着出口的大大减少,这家陶瓷机械制造企业的订单大大降低,因此,他的企业也已经受到波及,业务量下降过半。
而更加明显的是,中国的钢铁产业遭受重挫。前两天看到武钢将大幅度下调工资的举措。这表明,中国的钢铁产业已经开始进入冬天。而三季度的季报陆续曝光,也显示出上市公司的总体业绩大幅下滑。
目前,中国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的出口,的确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虽然中国出台了新的出口退税政策,但也难以改变出口增幅降低,乃至出口下降的趋势。而另一个支柱--消费,由于对未来经济发展不看好,国民的消费不可能显著增长,因此,中国要支撑经济发展,只剩下最后一个支柱,那就是固定资产投资。上周,国家出台了投资2万亿人民币进行铁路建设的计划。
在这样一个凛冽的金融冬日里,中国制造企业的融资将受到很大影响。那么,中国的制造企业如何如何实现生存与发展呢?
很多专家给出的是共同的结论,那就是转型与升级。
出口导向型企业,现在必须思考如何杀个回马枪,到中国国内市场竖立自己的品牌,推广自己的产品。
以往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迅速扩张的制造企业,现在需要考虑暂时减缓扩张的步伐,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战略方向。
以往在高利润时代,还可以将一些管理问题放在一边高歌猛进的企业,现在需要好好苦练内功,向管理要效益。
以往追求短期盈利的企业,只是引进但并没有消化、吸收新技术的企业,现在需要好好钻研,真正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产权。
以往血战于“红海”的企业,现在需要考虑一下,到底哪里是自己的“蓝海”。
以往把“创新”当作一句口号的企业,现在需要真正思考到底如何创新,在哪些方面进行创新。
以往靠“人海战术”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企业,现在需要思考如何展开“火海战术”,用“先进武器”武装自己的企业。
上周五,我听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先生的演讲。他认为,在98年前后,中国制造业发展有过一次低谷。很多企业在这个阶段,进行了设备改造和升级,从而在经济复苏期,赢得了发展机遇。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之下,中国制造企业也应当“积极囤粮”,而重点应当是在技术、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方面进行升级。
在如何转型的问题上,制造企业还可以思考以下途径:
1. 向制造服务业延伸或转移。目前,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维护服务,已成为一些电梯制造企业的重要收入来源。而其它行业的企业也可以借鉴这种服务模式。而从事模具设计制造、快速成型等专业化的制造服务,也仍然有良好的前景。
2. 狠抓基础管理。实现企业编码体系的一致性,加强标准化、模块化、标准化,减少零部件种类,建立产品平台。
3. 优化业务流程,实现绿色制造。致力于消除浪费,分析和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业务流程的可视化,降低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成本。实施节能减排的措施,开发绿色化、高效节能的新产品。
4. 加强上下游企业的协作,进一步加强专业化分工。突出企业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充分应用互联网寻找合作伙伴和客户,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
总之,金融危机是一个历练,是一个考验。在危机关头,最能够体现企业家的胸怀和智慧。
在金融危机之下,我相信,有远大理想的制造企业终究能够找到自己的光明未来。
发表于:
2008-10-27 22:36 黄培 阅读(3107)
评论(2)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