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服务型制造

    2012年胡润中国富豪榜,地产业首次被超越,制造业排名第一。这是百富榜开创以来的首次。这样的信息是不是给面临巨大压力的制造行业很大的动力呢?尽管这个第一有很多相对性因素,但是至少告诉我们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命脉是不能忽视的重要一块,制造业强势回归只是时间和方式方法的问题。

    现在到处都在谈论制造行业的转型,这是迎接挑战的经验总结,但是怎么转?转到哪里?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事情,没有定论,没有通法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想要真正改变制造行业逆境,根本上转变现传统制造行业的体制是十分必要的,于是乎服务型制造的概念悄然兴起。

  随着全球经济从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过渡,创新和服务逐渐成为整个经济的价值核心,全球制造业及其中企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传统的制造业价值链不断扩展和延长,其覆盖范围逐渐从加工制造领域延伸到了服务领域,制造和服务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制造和服务逐渐相互融合,服务在企业产值和利润中的比重越来越高。企业的运作模式也从传统的以产品制造为核心逐渐转向基于产品,向顾客提供综合服务的模式,即服务型制造。 服务型制造的含义可以从四个层次解释:从概念角度讲,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与服务在新的世界经济条件下,历史性融合的产物;是基于制造的服务和面向服务的制造。从表现形式角度,服务型制造包括制造企业面向中间企业的B to B服务,和面向最终消费者的B to C 服务(如个性化定制,客户全程参与设计等)。从组织形态上,服务型制造表现为制造企业与服务企业的交叉融合和相互渗透,制造企业向服务领域拓展(如IBM 的解决方案提供)和服务企业向制造领域的渗透(沃尔玛对制造企业的渗透控制等)。从属性角度,服务型制造具有整合、增值和创新三大属性。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日益加剧,在生产制造环节的利润空间将会越来越小,服务环节在制造业价值链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向服务转型是全球制造企业发展的新趋势。从单纯提高产品技术水平转向提高产品与服务的综合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从而走向价值链高端。通过产品与服务的结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制造企业能创造出独特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保持长期稳定的经济利益。  

  中国近20年来持续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低劳动效率的要素投入型的增长方式实现的。在全球制造产业链上,中国只是扮演着代工角色,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企业利润薄弱;宏观上使得国家整体上竞争力不强,资源和能源耗费过大。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制造行业将逐渐失去赖以发展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优势,在现有的资源和环境约束下,已经无法延续原有的增长模式,必须寻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如果说中国制造业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头30年的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通过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从小到大”,那么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使命就是实现“从大到强”的历史跨越。

  如果想走出价值链低端,实现成功转型,中国制造业必须顺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趋势。这体现在第一,市场需求从产品导向向全面解决方案导向转变;第二,高价值环节从制造环节为主向服务环节为主转变;第三,基于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向基于服务的差异化竞争转变;第四,客户交易形式由一次性 交易向长期服务方式转变。在新的市场环境中,中国制造业必须调整发展思路,重新创造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服务型制造通过强化制造价值链中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价值创造,实现经济增长的软性化,强化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实施服务型制造,有助于中国制造业结构升级,促进从中国代工向中国制造的转变。

  一大批中国制造企业,正酝酿着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一度以“制造企业”作为企业定位的海尔集团,已计划脱手大部分生产业务,以削减成本并加快为客户提供服务和对市场趋势做出快速反应。另外,有如一汽启明、宝钢宝信、武钢自动化、东风东浦等一批典型制造服务企业以及像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装备企业也实现了向“制造业服务化”的成功转型。同时,在国家层面,“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我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将要打造100个服务型制造应用示范企业。

  

发表于: 2012-09-26 10:19 阅读(286) 评论(0) 收藏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