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不同。基础理论研究是抽象的、逻辑的、分析的,注重科学系统的演绎;应用技术研究则可能是技术性、观察性、个别性的,具有相对独立的务实性。[力学在中国发展的艰辛历程.武际可:给基础研究和教学留一席之地[C]. 力学史与方法论学术交流会,兰州,2007-7-5.] 基础理论研究所取得的科学发明、科学知识可以作为公共资源被技术应用所使用、所繁衍,使用的次数越多,价值越大;繁衍的领域越广,价值越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基础理论研究对于应用技术研究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学科本身的成果彰显,而且对其应用有着科学指导和推动作用。“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培养和造就具有领先水平的学科领军人物更具无法比拟的作用。培育新兴产业首先要培育人才产生和成长的产业链,不然的话,产业建设不就成了买进设备办工厂的简单过程。基于“师夷之长以制夷”的近代洋务运动沿着“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之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的思路一路走过去,终于没有成功。
“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钱学森之问对整个社会都是个很大的刺痛。千年科举塑造了中国人注重文献积累和文字书写的传统,科举虽然已经废除,然而对文化束缚和治学习惯都产生了很大影响。然而有影响并不是充要条件,培养杰出人才需要学术氛围浓郁的环境和机制,抗日战争时条件可谓艰苦卓绝,西南联大照样出大师,对以后二弹一星的贡献卓著。要有杰出人才才能出杰出成果,有原创性理论成果才会有原创性核心技术,现在是换个思路走“学术环境转型”之路的时候了。科研院校紧盯着国家科研资助表单上的项目“跑任务”,以实用主义的策略谋求科研经费的支持,人力和物力消耗在固定、低效的“经世致用”状态,难以达到“自由研究”的发展。如果不能在基础理论研究有所积累,核心技术上无从突破,就找不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学校里要有一张“安静的书桌”可以从事基础理论研究,而不是非要有一个纵向课题支撑住这个“台面”才行。虽说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发展相关,但基础理论研究短期内难说就有效果。学校要有培养和缔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杰出人才的真实目标,才会有培育“厚重”积淀的学术环境。核心技术突破需要适合的学术环境,社会对于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性要有所认识,学术环境的转型是第一步。
有一张“安静的书桌”,才能给“核心技术突破”一片传承、弘扬的空间。
安置一张“安静的书桌”,需要环境和制度。
IBM中国制造业转型之非常道博文征集大赛:核心技术突破需要学术环境转型之三
发表于:
2012-11-10 08:06 阅读(814)
评论(0)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