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技术的时候,引进技术是重要的;没有人才的时候,引进人才是重要的。人才比技术重要,有了人才就有了技术,所以引进人才比引进技术重要。有了技术和人才,还得有应用,有了应用才会有市场,有市场才能有发展。
每次进步,从根本上保证了前一阶段的基础和源泉。除了能有“坐享其成”机会的“幸运儿”,大家都希望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经过努力有更大发展空间。在知识经济时代潮流中有所作为,以一技之长参与创新体系建设就是在身边的机遇。
创新体系建设,固然需要政策引导和扶植,而以企业为本和市场机制的理念则是“转型”的重中之重。创新体系建设,需要有自主的核心技术作为支撑,需要直接参与市场竞争,需要“产学研”的共同参与,而处于中心环节起“承上启下”功能的,则是作为应用技术创新体系主体的“企业”才具有这种功能。让高等院校专注于通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仅仅走技术路线是不够的,性价比大大缩水,这样的事情该是商业公司的经营重点。对于一项新技术革命要成为新兴产业,循序渐进,资源整合需要空间,需要宁安勿躁的时间。对于频繁更迭轮换的领导任期制,时间紧迫,“机遇”何在;老的规划,“创新”重来,难以想象一位新的领导能有从容应对“机遇”和“创新”的动力。民营企业有创新的活力,则无力担当国家战略产业的高门槛和长周期所带来的烦恼。
与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有距离,中间就有“面包屑”可拾,然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发展之计。转型对于后来者是机会,对于前行者是压力,对于“无所谓”的“幸运儿”者,既没有动力也没有压力,难保也会有一生“衣食无忧”的机会,那则是老天赐与的天大“恩泽”。
新的应用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应是多种所有制结合、激励各方力量、面向市场竞争的主体,科研院所具有技术积淀和学术能量,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和方向,集聚资源,整合资源,而决不是“非营利性”、“民办非企”之类的合作组织形式可以作为的。既寄希望在时代潮流中大有作为,而又不愿丢失已有的眼前利益,瞻前顾后,难免举步维艰。保守不是国资的天然理由,激进也不是民营的自然选择,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球实力和耐力的大比拼,需要真刀真枪,自然带不得半点连自己都骗不了的诓言。
创新发展首先要有完善制度、体制和机制的创新环境和理念。看来,“转型”这道坎,躲不开、绕不过,如果跨越不了,还会陷入“死循环”的困境。
IBM中国制造业转型之非常道博文征集大赛
发表于:
2012-08-24 14:48 阅读(828)
评论(1)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