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到海口,温差有15度多,羽绒服、羊毛衫、秋裤都在机场的更衣室里换下,从旅馆里出来时,叫上出租车直奔“骑楼老街”。途牛的《海口·三亚五日游》安排中没有这个景点,但当地的景点推介中放在第一位,看看去!
出租车司机是位中年人,彬彬有礼,不主动搭讪。问起“骑楼老街”就打开了话匣子,从“国际旅游岛”提出后游客增多到收入跟不上物价、近年天气变得冷起来了,小孩读书接送太费精神……所说话题都比不上北京司机的“高大上”,但平和、细小,接地气。讲到“骑楼老街”却抖出一番海南的“宏观大势”:海南好像是干部的轮训所,时间都不长,可惜了……一时无语,车到附近,询问是否要提前下车,可以逛逛、走走、看看,过几条街就可以问到。真是善解人意,还告诉回旅馆可以搭乘42路公交车,便宜、方便,这番嘱咐安排更符合远方好奇客,漂泊异乡想逛逛、走走、看看当地风俗习气、风土人情的好奇心意。
边走边寻,一路确实熙熙攘攘,凑个热闹。确实,海口的“骑楼老街”不比北京三里屯“雾里看花”的“夜半歌声”,也没有成都宽窄巷子“安静悠闲”的“无辣不欢”,更没有上海田子坊“弄堂风情”的“小资咖啡”……然而“骑楼老街”虽略显冷清,尚未成商业大气候,依然以其带有巴洛克风格的装饰、嵌着优雅细致的雕塑和洋派、独特的建筑群体给远方游客、当地后人留下不可多得的历史追忆。
步行街式的道路二旁,零星的商家和零散的路人。蓝蓝的天上白云飘,清清的空气尽情喝,夕阳无限好,全身披霞光。比不上魔都金陵东路的热闹和奢华,坐在临街的遮阳蓬下,人就瞬时感到全身心的放松,懒懒的,是“心驰神往(发呆)”的好地方。
只要你有兴趣,走进任何一间并不起眼的店铺,或许就是一大段跌宕起伏的故事,只是没有内行讲解,没有时间细细品味。走走看看,走到步行街的外围,“海南书局”等等都在步行街的外面,应了一句“外面的世界更精彩”。
回旅馆的时候,我们乘42路公交车。正是下班、下课的高峰时段,车上人很挤。而我人静下来,不走路了,脚下鸡眼的厉害显现出来,虽然痛得有些吱牙咧嘴,只往外呼气,但也保持基本“风度”,不露声色。路程也够远的,约莫要20多站。车过没有几站,就有人让座,而且是隔了几个人来让我。“凭什么啊,凭头上的几根白头发”老伴在一旁笑我。这样的礼遇不常遇到,这样的市民不常遇到。当我回到自己居住城市的第一天,有事要坐一段15站的地铁,车不太挤,在我的前面换了三茬人,时髦的、年青的,个个身手敏捷,直到车到终点的前三站,才有坐下来。
回来已经有几天,海南,好像有些搁在心里的一个角落了,那里有我所喜欢和随喜我的人,以及令人向往的老房子群。
喜欢、随喜,感谢、感恩,都不需要理由。
发表于:
2016-04-01 21:16 阅读(12578)
评论(0)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