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国际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最新排行榜,中国自主研制的“天河一号”二期系统(TH—1A)登顶榜首,标志着在相互超越的竞争中取得了位居第一的荣耀,成为世界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毫无疑问,“天河一号”的成功,不仅仅体现在规模上的扩大,其多项技术:(1)自主研制的麒麟操作系统;(2)采用了2048颗国产飞腾处理器;(3)采用双向160Gbps高速互联交换芯片,标志着在高科技领域已经进入了“第一集团军”的水准,着实可喜可贺!近日虽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有供应商开玩笑说,将十万部Android智能手机连起来就能创下 Linpack最高数字。借助GPU加速在Linpack测试中遥遥领先,跻掉了美国的成为世界第一。 规则是以前定的,中国人以自己的方式破了记录,以后有共同约定的新指标咱们再来参加就行。整体差距是明显的,但尊重游戏规则,开玩笑的话不当真。
然而有些事情是该引起警觉的。速度固然要紧,但关键是实际应用要能跟上去,说超级计算机可以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应用是事实,但缺乏大型的高性能计算应用软件,依然靠国外软件厂商提供的商业软件,说可以达到应用目的则就不是现实中的事实了。少了这条腿,无疑在整个产业生态链上是跛脚的。跛脚的路就走不长、走不快。
超级计算中心建设进入到“大跃进”时代,是高性能计算的一大幸事,能有如此重视和普及,是从来所没有的发展机遇。在此也要拨些冷水:超级计算机的一次性投入经费巨大,以后的投入会更大。在一般的情况下,国内其中约有1/3用于采购软件,而国外则“据了解,美国能源部虽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平台,但实际花费在硬件上的投资不到总投资的1/6,大部分预算都花在了物理建模和软件算法方面。”不然没有灵魂的机器就只能是一堆钢铁了。目前我国的超级计算中心主要采购的都是国外商业软件,自主软件基本没有机会。商业软件不能打硬战是通行的规则,“重硬轻软”的结果是超级计算中心后劲乏力,用户可以组织得很多,机时可以排得很满,但效率没有办法提高,“就像在高速路上挤满了自行车,极大地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在没有强大的行政助推和资金持续投入的条件下,几乎难有生长机会和空间。这些教训在大型计算机刚进入中国的时候都是这样过来的,成了一条至今还没有被颠覆过的定理。
摩尔速度催赶着计算机的更新换代,知识经济是助推着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计算机硬件更新不到五年就是个全新模样;软件功能升级加档则是每年都有几个新气象。超级计算中心的“遍地开花”对开门大吉的投入者是轰轰隆隆的一次性大喜事,没有足够的软件支撑和工程项目需求,随之的维持和更新则就是个不断“砸”钱的长久性负担(回想当年价值130万人民币的CJ-719机,几年时间只收回废铁价2000元,还讨价还价;以后的80万美金的Prime机组也是惨不忍睹;加上随之清理财产、人员分流等等都太棘手的问题,至今想来还是不堪回首)。综观多年超算中心演变进程,生命的周期越来越短,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大,真正的用户越来越少。其实真正的、必不可少的用户不需要多,有时只要一个就行,就像“美国能源部下属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Jaguar TX5,该系统拥有15万颗CPU核,是一套千万亿次级超级计算机,但其科学计算作业却安排得很饱满,可利用3万以下CPU核的作业占50%,3-4.5万核的作业占32%,4.5-9万核占18%”。地方政府的立项要有明确的市场需求,切不要在“超算热”中你追我赶、图个眼前热热闹闹,不妨来个敢为国家安全和战略软件产业建设着想的全局担当。
以需求和应用为目标发展才有生命力。说超级计算机可以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应用,那是国外的软件和技术已经实现了高性能计算的满负荷运算。其需求、其应用的效率得到了“软硬并发”的优势互补,是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切不可光看到天边飘来一朵“云”,看到远出有片“绿”就高兴起来;有“云”要下及时雨,有“绿”要能长庄稼,毕竟发展才是硬道理。
又:刚在网上看到一条消息:IBM芯片技术重大突破 促生亿亿次超级计算机。正应了前面的那段话:核心技术是新兴战略产业的第一因素。
发表于:
2010-12-02 15:51 陆仲绩 阅读(2235)
评论(2)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