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品牌日”的批复》,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为全面落实这一决定,国家发改委联合中宣部、工信部等相关部门于5月10日在京举办了主题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的中国品牌发展研讨会。值得一提的是,国内知名电商企业京东集团执行副总裁蓝烨受邀出席并全面阐释了京东对中国品牌发展的理解与助力计划,这也是唯一的电商企业代表。
在业界人士看来,“中国品牌日”的设立不仅意味着品牌建设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更重要的是,在政策的不断倾斜之下,未来中国的品牌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针对这一点,京东也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因此在5月10日当天,京东举办了中国品牌专家研讨会,并联合百家“品牌国家队”上线了首个京东中国品牌日,同时还发布了《京东中国品牌发展报告》。
京东中国品牌日凸显四大看点
京东这次上线中国品牌日并发布的报告大致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方面,京东能借此向全网的消费者展示中国品牌在电商平台上的成长历程与现状,对相关各方提供互动和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通过发布数据报告京东也凸显了自己在推动中国品牌发展方面的能力,这无疑是对国家政策最为直接、积极的响应。透过这次京东的动作,我们也能更深刻的了解京东推动品牌发展的方向和策略,总结起来,有四大看点值得我们重视。
1.京东对初创品牌全面扶持,大幅提高创业成功率
众所周知,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双创”已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然而,初创品牌做市场的难度大,存活率普遍偏低。针对这一问题,京东为初创品牌搭建了包括品牌、营销、运营、金融、销售五大环节支持的生态系统,全面扶持初创企业的成长,典型案例如独立设计师姜悦音的品牌“POLLYANNA KEONG”。如果创业者能利用好京东这个电商大平台,不仅能极大提高创业的成功率,更有助于推动品牌实现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
2.打造开放的技术体系,提供数据挖掘分析等优质服务
对品牌企业而言,他们和京东合作最大的愿景就是通过电商渠道提高产品销量,近年来,京东通过打造开放的技术体系,对海量电商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在大量实践检验的基础上推出了产品生命周期解决方案:京东倾听,完整覆盖了产品营销的四个周期:商品预研、新品推广、常态销售、尾货清仓。同时,京东还打造了“好计划、好商品、好价格、好库存”的智慧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全面解决商品销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诸如华为和李宁等企业在和京东的合作中,已经充分体验到了相关技术和服务所带来的价值。
3.打造品质电商,推动中国品牌高品质成长
众所周知,品质是品牌成长的根基,作为电商巨头的京东正在通过打造品质电商来推动中国品牌高品质成长。例如,京东创建了“360度全流程质量保障体系”,从采销、质控、仓储物流、客服、售后、技术六大环节上进行全流程把控,通过资质审核、实地验厂、神秘抽检、商家培训、配合政府监管等多方面提升质量管控,确保为用户提供优质的商品和网购体验。另外,今年315期间,京东携手央视,和华为、蓝月亮、格力、海尔等10余家央视“国家品牌计划”成员联手为中国消费者献上首个315国品日,打造一个品质诚信的购物节,帮助中国品牌持续健康成长。
4.通过最后一公里拉近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
对任何品牌来说,要真正受市场欢迎,就必须摆脱高高在上的形象,以更亲民的姿态面对自己的用户。那么京东在这方面能提供什么帮助呢?根据官方资料显示,京东是全球唯一拥有中小件、大件、冷链、B2B、跨境和众包(达达)六大物流网络的企业,依靠如此强大的仓储物流体系,京东解决了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问题。而且,今年4月京东CEO刘强东宣布未来五年要在中国开设一百万家“京东便利店”,通过这种方式,京东将实现对最后一公里的布局,从而实现品牌与消费者最近距离的接触,这一点对品牌成长至关重要。
怒怼阿里,京东的策略和责任感更值得肯定
既然说了京东,就不得不提另外一个电商巨头阿里。其实除了京东之外,这次阿里也不忘趁“中国品牌日”的热度,就在设立“中国品牌日”的前一天,天猫联合阿里研究院发布了《国货突围报告》,就2016年双11期间国货品牌线上表现进行复盘,赶在5月9日发布这个报告,不得不说阿里的时间掐得很准。但对比阿里和京东的报告,虽然都涉及中国品牌、国货相关的问题,但两则报告内容的丰富程度及权威性却大相径庭,相比之下,京东的策略和责任感也更值得肯定。
首先,阿里的报告主要是对双11进行复盘,众所周知,双11是电商销售的峰值,仅截取双11的数据难有说服力。而京东的报告时间跨度覆盖2014至2016年,数据更全面,统计更精准,更能反映中国品牌最近三年来的发展全貌,不仅内容更丰富,而且权威性也更胜一筹。
出现这种局面并不奇怪,通过多年的运营,京东为中国品牌的成长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一点从京东发布的报告可以清晰的看出来,无论是3C也好,还是生鲜也罢,京东都树立了独一无二的领导地位,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中国品牌将借助京东这个大平台分享到电商这块大蛋糕,所以,京东的报告是有备而来,相反,阿里的报告显得非常仓促,似乎是临时赶出来的。
其次,近年来阿里的触角逐渐伸向海外,比如一月份马云和特普朗见面,讨论的内容是如何为美国创造百万就业机会,明眼人一看就明白,马云要帮美国人卖东西了。实际上,2015年以来,马云一直在推动阿里巴巴增加美国产品对中国的销售,这一点恐怕和中国品牌日的理念背道而驰。
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在笔者看来,国务院之所以设立“中国品牌日”,本质就是为了推动中国品牌成长,不仅要让中国品牌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更要让中国品牌走向海外,从而解决就业问题,实现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相反,如果一味的推动国外商品在中国销售,那么受益的必然是国外品牌,中国品牌反而会遭遇更大的竞争压力,对于这种可能性,不知马云作何感想。(文/王易见 QQ:543415188,微信:543415188)
发表于:
2017-05-11 07:53 阅读(130)
评论(0)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