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奥迪工厂,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可以说是整个这次考察的亮点。遗憾的就是,人家也不让在车间里拍照。相机要寄存,包不能背进去,手机放在口袋里,千万不要拿出来。
所以,这些图都拍摄于奥迪展厅,展厅有三层楼,摆满了奥迪的历史,从摩托车起步,后来四家企业合并,然后逐步有了今天,今天奥迪已经成为宝马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四个圈圈其实就是代表现在的奥迪是由四家企业合并而成。
这个工厂主要生产奥迪的A系列和R8,有1万5千多人,路试的试车手都有200多人。
先上猛图吧,R8,这家奥迪工厂是全球唯一生产R8的工厂,一天只能生产10台,绝大部分是手工制作,所以R8生产线的工人都是身强体壮、块头高大。不过,我们在车间也看到了两位美女在生产线上工作,真正的西欧美女,真正是在生产线上工作。
一台车的生产周期是10天,订单生产,提前一年预订才能拿得到货。
工人都是一班倒,为啥不搞两班,提高生产效率呢?讲解人员义正辞严地回答,这就是R8的卖点,用中国话讲,物以稀为贵嘛。
下图就是R8,距离我们如此地近啊!图片中车身上可不是花纹,是顶上天花板吊灯的反射,可见这全铝合金车身之光鲜亮丽。
R8离我遥远地近着,A8离我是近得遥远。
这个工厂主要生产奥迪的A系列和R8,其中,A8每天生产200台,但60%出口到中国,中国人的购买力真是强悍啊。A8的生产周期是6天,据介绍,这个工厂单是A8的座椅就有5万个不同配置,后视镜有2700种配置,各种内饰材料的配置型号有上百万种,想一想,这样一个庞大的物料体系,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信息化系统做支撑,简直不可想像!
上面的意思是指,不同型号的A8配置不同型号的座椅,比如,这个工厂生产的A8外销到全球100个国家,其中19个国家是右舵,方向盘在右边。
A3
TT
A7
还有A4,就懒得拍了,在中国已经泛滥了。
A6也懒得拍了,看了R8和A8,觉得A6已经没什么特点了。
下面都是Audi的历史~
奥迪牌摩托!
长大后,两个轮子变成了四个轮子。当年骑自行车的时候,我们似乎都这样想过。
不让在车间里面拍照,咱们就在公司大门口拍它一个呗。
R8是高端个性化车型,追求手工制作。而A8是量产型,自动化率高达96%。两种不同的生产模式并存。这家奥迪工厂是全球唯一生产R8的工厂,一天只能生产10台,绝大部分工作是手工,所以R8生产线的工人都是身强体壮、块头高大,工人都是一班倒,慢节奏,所谓慢工出细活。一台R8的生产周期是10天,订单生产,提前一年预订才能拿得到货。另外,这个工厂也主要生产奥迪的A系列,A8每天生产200台,但60%出口到中国,A8的生产周期是6天。
作为整车生产厂商,奥迪的供应链体系应该说非常复杂,涉及原料供应商、二级部件供应商,一级部件供应商、奥迪整车厂商、奥迪经销商,以及顾客,奥迪整车厂商处于核心的地位。对于整车厂来说,零部件供应商又分为三层:第一层是整车厂家的合作伙伴,不仅提供模块,还与整车厂家一起进行研发和设计;第二层供应商直接提供模块产品,像仪表盘、动力装置、排气装置等;第三层供应商是较底层的供应商,它们只是向较高层的供应商提供部件,通常是一个模块或者大型零部件的某个特定部分,像电键、传感器等。现在一辆整车有上万个零件,在全球化的分工合作大背景下,外购件一般约占一辆汽车价值的60%,因而供应链管理是否良好高效,直接决定了整车厂的生产效率。据介绍,我们参观的这个工厂单是A8的座椅就有5万个不同配置,后视镜有2700种配置,各种内饰材料的配置型号有上百万种,想一想,这样一个庞大的物料体系,没有一个强有力供应链体系和信息化系统做支撑,简直不可想像!
这次参观,除了感受其现代化生产管理以外,一些细节问题充分体现了德国企业的严谨,比如,对于一个小小的车用铆钉,奥迪工厂在装配前也会先对铆钉进行专门的工艺上的防锈处理,再进行装配。
为了我们的参观,奥迪工厂还是非常重视的,先后派出了两位女士全程讲解,讲解得非常认真和详细,不过,主要是偏重于介绍面上的情况。对我们这批搞企业信息化的人来说,要是奥迪里面某位负责信息化的经理能够抽出时间,从ERP、MES、生产管理等等角度来讲解一下的话,就更加完美了!
发表于:
2014-04-04 11:50 阅读(4359)
评论(2)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