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事实上也很难在早期规划得非常清楚,因此,企业可能在不同时期分别上马了一些不同厂商、不同品牌、不同用途的信息化系统,甚至形成了信息孤岛。然而,随着业务的发展、规模的扩大、技术的进步,一些信息化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变“旧”,旧到可能无法用,或者可能不满足新的需求,等等。有些企业可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但是,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讲,有时,对旧系统的“将就将就”可能会使企业的成本增加、竞争机会的流失。
如何对待这样的一些旧系统,是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的问题,如何对这些旧系统进行评价、权衡、决策,可能需要从其对业务的满足程度、技术水平、继续维护运行的代价、数据整合的难易、竞争环境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有一些文章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总结起来大体上包括四种不同的策略:技术改造、应用集成、彻底淘汰、适度继承。
一、技术改造
技术水平高、使用价值高的系统,可能技术上还比较先进、或者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也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实际需要,对企业的业务支撑能力比较强,能够满足企业一些业务和管理,对这类系统可以根据信息化的总体规划进行技术改造。技术改造的具体内容主要是指功能上的完善和数据上的整合,根据信息化的需求增加新的应用模块,完善功能细节,使之更符合业务运转和操作便利。
二、应用集成
技术水平高、使用价值低的系统,本身技术上可能比较先进,但对企业的核心业务的关联不大,可能只是某个部门或某一块业务使用。这一类系统可能是与主流信息化系统不同平台、不同数据库结构。对于这一类系统,整体重新开发可能没有太多必要,抛弃则比较可惜。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集成,将局部的系统与主流的系统进行集成。当然,集成的方法也有多种,包括界面集成、应用集成、数据集成等,这需要视具体的投入产出来决定。
三、彻底淘汰
技术水平低、使用价值低的系统,本身技术上比较过时,同时使用价值也不大,甚至可能还需要投入一定的维护运行费用,对于这一类系统,必须要敢于破旧立新,重新开发或重新采购。很多企业在一点上,往往会举棋不定,毕竟旧系统也是一种资产,也曾经投入过。但是,确实有些时候,对旧系统的过于舍不得可能会使企业的成本增加、竞争机会的流失。不过,旧系统毕竟在一段时间曾经适应过企业的业务和发展,可以作为新系统的原型或者参考,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总结,为新系统的规划提供思路。
四、适度继承
技术水平低、使用价值高的系统,其技术含量较低,或者说技术水平落后,但对企业而言仍然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实际需要,甚至可能对企业的部分业务仍然有较大的支持作用。对这一类系统,可以采用适度继承。适度继承,就是指根据企业信息化的总体规划,依据企业信息化核心系统的架构、要求,采用兼容其功能、集成其数据的策略。依据旧系统的模型规划新系统的功能,在一些细节上做到喜新而不厌旧。如果核心系统已经覆盖了这部分系统的功能,那就需要进行新、旧系统的移植,移植的方法可能是新、旧系统并行运行,然后再逐渐切换到新系统上运行。
目前,制造企业正在大力实施“两化融合”,两化融合实际上对信息化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信息化必须与设计、制造、装配等生产环节进行一体化融合,熔二为一。因此,信息化旧系统存在的问题可能会在工业化过程中越来越突出。即使是曾经比较先进、主流的系统也可能在一段时间以后或经历过一次技术革新以后变“旧”。
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理好这些旧系统,需要足够的智慧和果敢的勇气。
发表于:
2011-06-15 14:40 阅读(4490)
评论(5)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