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对国学的热情因何而来?
2010年06月30日 10:19:51 来源:半月谈
今年以来,中组部在部分国家部委中试行干部培训制度改革,改变司局级领导干部培训主要是进中央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的现状,由他们自主选择包括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高校在内的数所院校和由这些院校提供的专题讲座,完成40学时~60学时的培训。
选择进北大参加培训的人数最多,应该说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然而,国学、宗教等传统文化专题成为领导干部们自主选学的首选内容,也许有些出乎意料。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像心理学、系统科学、环境保护等讲座,无论是从知识更新还是从社会发展等角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却由于报名人数不足而不能开课。这一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和重视。
分析领导干部自主选学中的“国学热”,至少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第一,为什么有这么大比例的领导干部选择国学、宗教等传统文化作为学习的内容?
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近几年社会上的“国学热”,传统文化被抬高为解决现代危机的灵丹妙药。因此,许多领导干部希望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对策与路径。
当今中国,已经无可避免地卷入全球化浪潮,正处在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无论是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还是领导干部的管理水平与素质,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党和政府几十年积累的传统管理经验和思路,已经难以应对现代化进程中纷繁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一触即发,潜在的社会风险不断加大。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领导干部们渴望从国学中得到管理社会的经验或启迪,不能不说是一种更加开放的选择。尽管,对于这一任务来说,现代的社会学、管理科学等,也许可以提供更好的参考和营养。
当然,也不排除有人想从国学中悟出权谋之机、为官之道,寻找平步**的秘笈。一些人对于《周易》如此热衷,是否是为了学点“算卦”的绝招,为自己的仕途卜上一卦,那只有他自己心知肚明,别人难以妄加猜测。
第二,领导干部培训应该是“我想学什么就学什么”,还是应该“需要你学什么你就学什么”?
从社会公众的角度看,身处社会转型期,当然希望领导干部多多学习现代执政理念、法律知识、社会管理科学等,国学不是不可以有,但应该排在这些之后。显然,这与领导干部们的学习倾向形成了反差。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平衡干部兴趣和社会需要?有人认为,干部培训就应该以兴趣为主,否则培训只能是走过场,实效欠佳。但也有人认为,干部培训不是大学生选专业,由于干部本身肩负的职责,也由于干部培训经费来源于国家而不是干部个人,其培训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制性,要体现党和政府的需要与要求,补充领导和管理实践中需要的新知识和新理论。
两种意见很难定论孰是孰非,但这里反映出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把党和政府的需要与干部自身的需求统一起来。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干部培训机构能否提供二者较好结合、对干部具有吸引力的精品课程。从这个角度审视,在干部培训中打破现有干部培训机构垄断的局面,引入高校竞争,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也许,通过这样的竞争,将推动干部培训逐步褪掉行政化色彩,创造宽松活跃的学术氛围,推动干部培训向更加贴近党和政府需要、贴近人民需要、贴近干部需要的方向转变。
第三,领导干部最缺乏的是知识吗?
从老百姓的角度看,无论干部培训选择党校、行政学院还是北大、清华等高校,也无论干部选择国学还是其他内容,干部最缺乏的是知识吗?前不久,马鞍山市一名区旅游局长,只因其车与中学生轻微碰撞,发生口角纠纷,就对学生大打出手,还蛮横地自称“我是领导”,引起围观群众强烈不满。这样的例子绝非仅有,互联网和媒体披露的一些领导,目无党纪国法,目无群众,横行霸道,作威作福,不仅败坏了干部形象,甚至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这些干部都是缺乏知识吗?显然,一些干部素质低下,其最缺乏的首先是公仆意识,而不是什么领导智慧和管理艺术。
要让干部有公仆意识,恐怕仅靠培训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制度建设,让百姓对干部有更多的监督权,对其升迁有更多的发言权。
发表于:
2010-07-01 23:01 张国祥老师 阅读(478)
评论(0)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
网站相关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