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作为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和第一大生产国。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汽车销量年复合增长率均保持在20%左右。特别是09年中国政府出台了车购税减半、汽车下乡、以旧换新、样路费取消,10年的节能惠民等政策,大大刺激了汽车行业在这两年的高增长。然而,随着政府扶持力度的减弱,11年、12年的增长较之前两年则较缓。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2年我国全年累计生产汽车1927.18万辆,同比只增长4.6%,销售汽车1930.64万辆,同比只增长4.3%。
尽管中国已成为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但近两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汽车产业已开始踏入了微增长时代,中国汽车产业仍面临着发展拐点。究其原因:
第一,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中国汽车产业在在全球产业链的分工中主要处于组装环节和零部件制造环节,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而品牌营运、整车与零部件设计与研发、关键与核心零部件制造等环节主要被奔驰、通用、丰田等跨国公司所把握,这些跨国公司占据着价值链的高端。
第二,自主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强。据国内某汽车行业调查分析报告指出:中国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下降。2011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611.2万辆,较上年下降2.6%,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2%,占有率较上年下降3.4个百分点。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294.6万辆,较上年增长0.5%,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9.1%,较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
第三,行业产能过剩,恶性竞争加剧。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企业盈利提升主要依靠规模效应。而在经济增速回落、需求减弱,原材料和人工费用上涨的环境下,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争夺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中国汽车企业要想取得健康的发展,首先应在加强引进国外新技术的同时,切实吸收再创新,不能只依靠国外的技术和品牌来支撑国内市场。其次,充分利用目前国家针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加强节能汽车的研发。第三,面对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上涨等环境,汽车企业应借助信息化,通过信息化系统的深化应用,提升产品研发能力,优化企业业流程,从而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缩短产品上市周期、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发表于:
2013-06-25 16:27 阅读(1297)
评论(0)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
网站相关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