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M是PARTcommunity的缩写,其源于世纪之初的德国,是一种面向三维CAD终端使用者的网络化零部件数据资源平台,经过数年的发展,其年使用量已经接近6000万,在欧美和日本的PLM用户中,PCOM的知名度一点都不亚于今天我们所熟知的BLOG和SNS这样的网络平台。
最初的PARTcommunity仅是向各类三维CAD用户提供标准件模型的下载和分享服务,PARTcommunity提供一定量的模型数据,其它数据资源可以由注册用户上载分享。“不再为标准件和成型件建模,用于本地设计”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经过不长时间的迅猛发展,超过300家零部件供应商已经将他们的产品三维数据上载到PARTcommunity平台供使用者下载和分享,这样做的目的无疑是为零部件的使用者——位于上游的整机厂设计者,提供更多的便利,使其更易于完成基于PLM系统的零部件选型流程,或者说实在取悦于自己的用户。久而久之,各类PARTcommunity平台已经积累了千万级的零部件数据资源,小到一颗螺钉、一副管接头,大到船用柴油机,都可以在平台上被搜索到。

一时间,基于互联网的PLM零部件数据资源平台——PARTcommunity似以云之力构建了庞大而丰富的三维模型,因此,在国外,这种网络服务被称为“零部件图书馆”或“数据资源仓库”。很多CAD终端用户已经养成了长期依赖于PARTcommunity提供的成品件模型进行整机研发和建模的习惯。
典型的PARTcommunity站点一般具备以下特点:
1、具备丰富零部件数据资源供注册用户浏览和下载;
2、能够提供主流CAD系统的原始数据接口,支持多种下载格式的设置;
3、包含在线浏览三维模型的ActiveX组件,使访问者可直观选型;
4、高效的零部件关键字搜索功能,帮助用户从浩如烟海的零部件数据资源库中找到所需;
5、反馈与分享机制,比如用户论坛等。
最初的PARTcommunity大多基于VB和HTML创建,仅能够提供基本的下载和发布功能,在线浏览三维模型和搜索功能都比较单一。
2010年年初PARTcommunity 2.0 (简称PCOM 2.0)正式在德国上线。其区别于以往的版本具备更新奇的功能和服务。
Ÿ 更加便捷的零部件数据检索途径
Ÿ Part2CAD模块正式运行
Ÿ 几何与图形搜索成为可能
Ÿ 社交化的用户平台
当PARTcommunity风生水起于西欧大陆的时候,来自中国的注册用户长期徘徊于1%以内,平均下载量所占比例更是低得惊人。在“老外”的眼中,拥有足够多的人口、制造业岗位和CAD终端数量的大中国,他们宝贵的精力和有限的工作时间正在被孤独而繁琐的建模工作所吞噬。


有报道指出,来自中国大陆的第一批PARTcommunity注册用户来自外资企业研发人员,他们很容易从自己的国外同事那里领教到PARTcommunity魅力。也许只要3天时间,他们已经像使用BLOG和KAIXIN那样娴熟。时至今日,已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青睐这种网络数据资源平台。
2011年简体中文PCOM 2.0站点正式落户北京(http://linkable.partcommunity.com),其提供数百家国内外厂商的产品模型供注册用户免费下载和使用,涉及紧固件、轴承、管路附件、工业电气、气动液压、线性机构、传感驱动、机床附件等众多门类,数以百万计的零部件三维模型,支持当前主流的各类三维、二维CAD系统的原始格式和STEP / IGES / SAT等中间交换格式。


随着远程协同化PLM的深入发展,基于广域互联网络的零部件数据资源平台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从经验来看,“西风东渐”的周期往往在2-3年左右,相信不久的将来,将会有更多工程师得到PCOM 2.0技术的辅助,去实践卓越的产品开发流程。
【相关链接】
访问LinkAble PARTcommunity中文站点
LinkAble PARTcommunity 使用手册 (PDF + 视频教程)
PARTcommunity入驻厂商示例
SolidWorks宏文件格式加载方法
CATIA宏文件格式加载方法
发表于:
2011-06-24 18:25 阅读(2156)
评论(0)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
网站相关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