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程晓华(John Cheng),全面库存管理(TIM)咨询独立顾问,《制造业库存控制技术与策略》课程创始人、讲师,1995年开始接触MRP,曾在大宇重工业、顿汉布什、IBM、伟创力(Flextronics)等企业担任生产计划员、物料计划主管、高级物料经理、供应链总监、全球物料总监等职务,个人专著:《制造业库存控制技巧》、《首席物料官》、《决战库存》、《制造业全面库存管理》等,邮件johnchengbj@126.com,TIM咨询公众号:ITOOTD

 

crack

关于我

<2025年4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最近来访

留言簿(12)

文章分类

文章档案

相册

程晓华制造业库存控制技术研究室

个人网站


最新评论

这个俱乐部就是程老师比较活跃(~~)--hunk_sun
此版增加了实战练习,增强对文中理论的理解。
--hunk_sun
[mo.嗯嗯]--likun0416
--likun0416
支持--ldt2008
确实,库存管理是制造企业的重中之重--yongyu888
我就是搞信息化项目的实施工程师,也就是所谓的搞IT的。我不是你文中所太述的这种人。--Jasmine3
1--hking1
程老师有趣,像是面对面交流--刚柔流
基础数据尚做不准.--喜鹊
hhhh--爬行的蜗牛
大兵的故事有趣。有的公司的仓库主动性强的, 也会知道。他们会不断追问计划人员或采购人员。--hbenzj
赞同。这些基本概念要清楚才能在管理上有的放矢,做精细化的提升。--hbenzj
325466--钱小敏
期待后续发文。--tulipbrave
怎么看--无双之城
都知道智能化很重要,但是很多机构都是空喊口号,具体又做了些什么呢?--szhanrui
理论化的东西是一套,实际做法又是一套,在牛毛多一样的小企业里,灵活管理,损失的是一部分效益,但按部就班的做事,可能会死掉,不要总拿外企的启蒙教育国内作坊企业,[呵呵]--FUJIKUO
作者写得真好,的确如此,我想很大的原因是任正非先生想体验一下排队打的的事情,然后大脑休息一下而已。实在没有必要大惊小怪。还有不在父母身边的游子们应该常常回家看看,珍惜父母在的时间,多行孝心,少关注一些不关痛痒的小事。--信息化的小螺钉
程老师的博文 观点让我耳目一新!媒体的炒作,让大家盲目的追求。却没有认真的思考本质!--longlong899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十问“核心骨干成员”

程晓华

2014-3-14

看到下面这段近期在微信上被疯狂转载的话任何企业的核心骨干成员,必须学会在没有鼓励,没有认可,没有帮助,没有理解,没有宽容,没有退路,只有压力的情况下,一起和团队获得胜利。成功,只有一个定义,就是对结果负责。如果你靠别人的鼓励才能发光你最多算个灯泡,而企业需要的是发动机。 摘自微信 ),我心里很不舒服!

第一:什么叫“核心骨干”?所谓的“骨干”,我理解,但骨干不一定是所谓的“核心”,对吗?“核心”又是什么?到底谁是企业里面的核心?董事长?总经理?还是高管团队?

第二:看这句话的意思,这里的核心骨干应该不是一个人,因为有“成员”。那么,这里的成员是指高管团队?还是所有不同级别部门的“骨干”?因为在一个企业里,“骨干”到处都有,打扫卫生的清洁团队里面也会有“骨干”成员,不对吗?

第三:如果是指“高管团队”,问题就是,是不是说所有的高管人员就一定都是“骨干”?

第四:即使所有高管都是“骨干”,都是“核心”,他们是否都是“不食人间烟火”、啥也不需要,只对结果负责?凭什么?!他们都是创业的股东?即使都是创业的股东,他们不是人?

第五:如果是指“所有不同级别部门的‘骨干’”,那么又何谈“核心”而言?既然是“核心”就不会有太多,否则不就都是“核心”了?

第六:如果是指“所有不同级别部门的‘骨干’”都是“核心”,那问题就更大了!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是“创业股东”,那么,他们凭什么除了“压力”就应该啥都不需要,只认结果?

第七:抛弃这个“核心骨干成员”的定义不讲,除非大家都是“机器人”,否则,是人就需要“鼓励、认可、理解 ……”,不对吗?那机器人还需要定期检修、保养呢,更何况是人?那表演的动物还需要通过食物、驯兽师的抚摸来“激励”呢,不是吗?

第八:做个“灯泡”怎么了?按照如下作者的定义,如果大家都是个这样的“灯泡”,那这个团队部不就是个很好的团队了吗?一激励(通电)就能干活儿,这多好啊?所谓团队建设(team building)、组织与人的管理(people management)如果是这么简单的话,那哪来的管理大师?我们还需要管理吗?

第九:按照作者说的“发动机”的概念,似乎与“灯泡”之说又是自相矛盾 发动机难道就不需要“激励”了?!灯泡需要“通电激励”,发动机不烧油,那不成了“永动机”了?!地球上存在“永动机”吗??

第十:即使承认作者的定义,企业需要那么多“发动机”吗?地上跑的东西,不都是一台发动机吗?即使天上飞的,也不需要那么多发动机啊!飞机最多四台发动机,不也够了吗?但飞机也需要灯泡啊!谁坐过没有灯泡的飞机?

企业管理中所谓的“狼文化”,就已经是把人不当人了,干嘛还要创造个什么“核心骨干成员”的东东??

注:此版本(公开版本 vs VIP版本)在此处删除若干字 ……以免引起纠纷 ……  

作者程晓华( John Cheng),《制造业库存控制技巧》、《CMO首席物料官》著作者;“TIM全面库存管理”体系创始人、咨询师,“制造业库存控制技术与策略”课程创始人、讲师;15年制造业工作经验,5年咨询业经历。WEBwww.timvalue.net   个人QQ: 1970985562 中国创新智造联盟QQ群: 221921205

发表于: 2014-04-04 14:05 阅读(1042) 评论(0)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

网站相关博文:

发表评论(网友发言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或立场。)

您尚未登录,请先【登录或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