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在深圳一家客户处做项目,恰好碰到一位咨询业的同行,是搞人力资源的,听说在江浙与闽南一带也是小有名气。饭后闲聊,他说,他的经验是,民营企业对待咨询与培训有“三动”,一曰“激动”,二曰“乱动”,三曰“不动”。回来细想,确实值得玩味。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去给他讲课,做培训,他们听了之后觉得很好,当时非常“激动”!这下可找到解决企业问题的“法宝”了!于是就很热血沸腾,决心要照着去做。等到你离开企业之后,他们就开始行动了- 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只是以前不知道而已,现在终于知道了,原来所谓的国际企业、世界级制造也就是这么回事儿嘛!于是就开始“乱动”!照猫画虎地做了一阵,发现效果并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好,于是就逐渐地从变样开始,再到不了了之,最后彻底“不动”了!
我们在库存控制方面辅导过很多制造企业,情况也大致如此。究其原因,也不外乎这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明明他还没有听懂,基本上还是一知半解,他就开始激动了。如同谚语中关于青蛙与癞蛤蟆的故事- 蛤蟆原先是不叫癞蛤蟆的,之所以叫癞蛤蟆,就是因为青蛙还没有跟他说完跳高的全部要领的时候,它就自以为懂了,一头就扎到了热水里面,于是被汤的满身是包,从此就叫癞蛤蟆了。当然这里面青蛙是有责任的- 至少我们可以说青蛙的表达能力以及传授经验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但这毕竟只是客观原因,关键的内因是蛤蟆的心太急,你要等人家把话说完嘛,要不然到头来,吃亏的是你自己。制造业的库存控制问题历来是个大问题,两三天的课程是可以把基本概念、工具以及相关的经验教训说的明白的,但关键是你现在做的(现状)跟我说的有多大差距。如果差距不大,你是绝对可以得到提高的,反之,你得好好考虑考虑,然后再动也不迟。
第二:制造业库存控制的基本理念、工具、方法应该不是什么“高科技”的东西,你只要有点经验是完全可以听的懂的- 至少它不像发射导弹上天那么难!但这里的关键问题是,你是否是真正地明白了并能够坚定不移地去执行。可能是由于你的基础太差,也可能是由于你太喜欢创新,更有可能你企业的执行力有限,你觉得很简单的事情等到你真正要做的时候,你可能坚持不下去- 这个时候你就会想到要“变通”,要“折中”,要按照你的想法去做,结果就是不伦不类。该学的东西你没学到,反而学了一身毛病!所谓邯郸学步可能就是这个道理 - 我们很多企业在学DELL的“零库存”,学日本人的“JIT”,结果是什么呢?还没干几天呢,自己就开始在报纸媒体上吹上了:我们也“零库存”了!我们也“JIT”了!真的是这样吗?人家几十年的东西,你这么快就学会了??我们中国人很聪明是不假的,但表现在企业管理方面,我们是不是自己觉得太聪明了一点儿?事情是远远没有那么简单的!人人都懂得开会要及时的道理,你(公司)怎么就永远做不到呢?你说你没有听懂吗?你只是没有从心里面真正地明白开会要及时的道理,你认为这很简单,所以你做不到!说白了,您还没这个习惯!
第三:遇到困难就排斥。为什么会在激动之后,接着就是乱动,然后就不动了呢?很简单,因为要想去理解、学会别人的东西,并把它应用到自己的企业,而且真正地产生效益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执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问题,于是我们的很多企业就会首先想到一个问题:这个东西(譬如库存控制方法)到底是不是适合于我?哦,我明白了,这只是大企业才可以做的到的!而到了国内的“大企业”,他们会怎么说呢?这是“外国”的东西,国情不一样嘛,我们做不了!
说白了,这都是“乱动”惹的祸!
先不要激动,也不要乱动,更不要不动!慢慢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库存如同糖尿病,它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想减少库存,提高库存与现金周转率,您需要有耐心!
- 2005年4月发表于《国际商报》程晓华专栏《库存经典》 -
发表于:
2007-03-10 12:08 Johnchengbj 阅读(1373)
评论(0)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