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华
2021-1-19
这两天开始读比切诺(Bicheno J.)及霍尔韦格(Holweg M.)两位先生写的《精益工具箱》(Lean Toolbox: The Essential Guide to Lean Transformation, the 4th
edition),译者王其荣,书中有些“常识”,个人感觉很有道理,摘录如下:
1. 精益的简单定义是“以少做多”;
2. 精益最终就是“压缩”- 缩短提前时间,减少空间、能源、材料、紧张和过载、次品、污染、换型时间、加工时间和工作时间(空出更多的时间用于休闲);
3. 非精益系统正好反其道而行之 …… 仅仅是因为成本原因而将工厂搬到低成本国家 - 所有这些都是基于生产厂家的考虑而设计的,而不是基于客户!
这些话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来:
山东某企业决定将某些消费电子产品从青岛搬到越南去生产,说是那个地方工人成本很低,土地也便宜的多,在那里生产很划算的。
因为绝大多数的元器件还是在中国采购,要么就是进口,所以,他们的业务模式也很简单,在青岛集货,然后海运至越南工厂,这个过程大概是15天(0.5个月)左右。
他们的财务一算,说是这样每年可以节省很多钱。
他们问我,从供应链管理角度,这样做有什么问题吗?
我的建议是先把他们的“财务总监”枪毙,或者至少是降职为“会计” – “死会计,活财务”,这话说的一点不都不假。
我们现在来帮该公司算笔账:15天到底能值多少钱?
该公司在越南年产值100亿人民币,销售物料成本(Materials
Cost of Sold, MCOS)为70%,则该企业一年销售的物料成本为70亿人民币,平均每月为70/12=5.83亿,0.5个月的销售物料成本则是2.9亿人民币。
按照传统的会计原则,假设年利息率为10%,那么这0.5个月的利息为:
2.9亿人民币×10%×(0.5/12) = 120万
这对于一个百亿级的企业来讲是不算什么的。
如果按照消费电子行业年库存持有成本至少30%来计算,这也没有多少钱,也就是三、四百万人民币。
但问题是,15天,从供应链管理角度,这世界会发生多大的变化呢?
15天前你看到的可能是风和日丽,风平浪静的,15天后呢?
那可能是波诡云谲、变幻无常呢!
毕竟这2.9亿人民币是在海上漂着呢!说不定打了水漂,也未可知?
况且,你旺季的“15天”可是要比这个数大得多吧?
古人云,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别人都在想方设法压缩各种各样的周期,你却在人为地增加整个供应链的周期,这岂不是在找死?
记得10多年前,我还在F公司手机事业部做供应链总监的时候,有幸参加过一次由F公司当时的全球CEO亲自主讲的领导力培训课,互动的时候就有人问他,已经有很多公司都搬去类似越南等“低成本区域(Low Cost Region, LCC)”了,我们F公司是否有计划过去?
CEO就反问说,我们为什么要搬过去LCC呢?
他说,我个人认为:
第一,
那些地方没有“Physical Supply Chain(实体供应链)”;
第二,
那些地方没有供应链管理人才;
更关键的是,他说,我们的客户也不在那里,我们去那里干嘛呢?
他做CEO那些年,F公司的发展还是不错的
– 这个人明白常识。
作者程晓华(John Cheng),全面库存管理(TIM)咨询独立顾问,《制造业库存控制技术与策略》课程创始人、讲师,《制造业库存控制技巧》、《首席物料官》、《决战库存》、《制造业全面库存管理》著作者,邮箱:johnchengbj@126.com TIM订阅号:ITOOTD
发表于:
2021-01-19 15:49 阅读(243)
评论(0)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
网站相关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