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库存-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小说》后记:我非我
程晓华
终于写完了!全书二十一万六千(216,000)字,已经修改、润色了两遍了,再过一遍,争取11月中旬提前提交出版社。
敬请期待,感谢捧场!
------------------------
从16年3月开始,我就开始着手构思这本不是小说的小说,前言说了,目的就是给制造业的CXO们一本比较全面了解供应链管理的读本,如同小孩子喝的糖水,有甜味,能喝下去,但也能治病 - 毕竟,我的专著《制造业库存控制技巧》(中国财富出版社)对于很多高层管理者来讲,读起来还是有些困难的,因为那是从所谓技术的角度谈供需链的库存与交付问题,而《决战库存》则主要是从管理的角度谈这个问题,所谓“一半是技术,一半是管理”,算是互补吧。
书中的主人公“成铭”是虚构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同样毫无疑问的是,他身上体现了很多我的影子,我的故事,我的经验,我的教训,否则,这本小说就没有写成的基础的。
当然了,既然是“小说”,虚构的成分难免,书中的大部分事件、案例都是我本人的真实经历,要么是在外企制造业打工做物料经理、供应链总监的时候发生的事情,要么就是我这几年咨询过的案例,或者是发生在客户那里的人和事,其他的就是虚构了 - 更严格一点讲,是带有一些理想主义的色彩,毕竟,现实是残酷的,生活是美好的,在残酷的现实中追求美好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的理想。
当然,如果有跟我认识的同事、客户或者是从未见过面的朋友,读过之后发现有“似从相识”的地方,我只能说,这是巧合,切勿对号入座,毕竟,我经历过的人和事,可能跟读者诸君经历过的一些人和事有相似之处,这是在所难免的,供应链管理嘛,接触过的人和事太多,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也都大同小异,所以,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93年大学毕业后,我在重工机械行业干到2000年,其中有近5年多的时间是在做供应链管理相关的工作,生产计划员、采购员、国产化主管、物流经理的工作我都做过,2000年大概七八月份我在深圳加入IBM微电子事业部到其北京工厂做物料经理,一年后升为9级高级经理(IBM Band 9),主管计划、采购、进出口、仓库等工作,后来被IBM卖给一家芬兰公司,并购与整合期间,我负责北京的两家工厂的供需链运作,后来,在04年初,因为跟收购方的老板不合,我坚决辞职并开始设计、讲授《制造业库存控制技术与策略》这门课,而且自始至终只讲这一门课,应该说是这门课养活了我们全家。
讲了正好3年,在接触了越来越多的不同行业的客户之后,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的供应链管理经验与水平还是不足,再加上当时也没有什么名气,仅仅靠发表了一些文章还是远远不够的,06年我就下决心再回制造业深造,07年年初,我最终接受了伟创力(Flextronics)的Offer(工作邀请),离开北京南下珠海工作,一干就是4年多,期间也是历经反复,老老实实地地在伟创力手机事业部干了2年的供应链管理总监,然后遇上经济不景气,伟创力开始全球动荡重组,我被任命为一个新合并的事业部的全球物料总监,随后便是跟狗皮膏药似的被我老板(美国人)贴过来贴过去的,一会儿墨西哥,一会儿珠海,又是手机、又是打印机,还有游戏机的,折腾了半年,没啥意思,后来我又去东莞伟创力电源事业部担任园区物料总监,半年后又被我原先的老板有调回珠海,专门负责微软游戏机项目的物料管理工作,当时我家已经安在深圳,于是我又珠海-深圳地跑了一年,转眼到了11年春节,眼看着40多岁了,升职无望,也就是加几个银子了,再看周围,都是一帮小年轻在当总监,随感惭愧不已,我心萌动,决定重回咨询业。
如同小说里面所讲,由于我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地干过管理咨询,一心想看看那些正规军是怎么个玩法,于是开始应聘咨询公司的机会,最后是有幸去了埃森哲(Accenture),做了一年多,坦白地讲,这段时间,我是深深地体会到了大牌咨询公司与制造业不同的环境与文化,都是世界500强,玩的东西不一样,都是玩供应链,玩法差别太大。
大品牌咨询公司是真正的知识分子扎堆的地方,而且顾问往往都是名校出身,他们一般都是大热天的穿西装打领带,谈吐优雅,举止文明,而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国内二三流的大学本科毕业,在北京大学读的所谓的MBA,也是那种不需要考试就入学的,然后毕业考试我还没有通过,最后就拿了个结业证书,而且我一直在制造业摸打滚爬,天天跟一帮不是农民的农民打交道,再加上年龄偏大,本性难移,生性粗鲁的毛病一直改不过来,每当跟咨询公司的同事站在一起,总觉得自己格格不入,深感惭愧,总是担心自己的形象玷污了人家的牌子,于是,12年大概八九月份,我离开埃森哲,决定自己干咨询个体户,也就是我现在的工作,全面库存管理(TIM)咨询独立顾问。
所谓独立顾问,英语叫 Freelance Consultant,也有叫 Independent Consultant的,翻译过来就是自由顾问;不受雇于任何单一雇主;可以同时为多个雇主完成长期或者短期的咨询任务 …… 独立顾问类似进城的农民工,谁家有活儿就给谁干,干一天给一天的工钱。
我个人对所谓独立顾问的理解是:
独立的精神。独立顾问必须有“独行侠”的精神,能够独立闯天下,而不依赖于任何组织、团体;
独立的思想与人格。正因为独立顾问有独立的精神,所以,独立顾问的人格也是独立的,自己的咨询方案、观点,必须是保持中立的,不受任何组织或其他个人影响;独立顾问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我所思,我所想,我所做,我所依靠,皆是独立的。
独立的知识和经验。独立顾问之所以独立,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敢于单打独斗,而单打独斗的前提,就是自己有“自圆其说”的经验、知识和能力;
独特的视角。独立顾问往往是那些有着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人,但他们在咨询服务方面,往往仅提供某一特定领域的服务,或者独辟蹊径,同样的事情,他们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并提供解决方案。如供应链管理方面,有人从成本角度看待供应链管理,我则是从纯粹的库存角度发现、解决供应链管理问题。
干个体户的最大好处是没人管,时间比较自由,思想也很自由,所以,我的课还是只讲那门课,《制造业库存控制技术与策略》,目前已经升级100多次;咨询也只做与“时间、数量”有关的库存、交付工作,到目前为止,前前后后审核了将近20家企业,有长期咨询合作关系的也有那么几家,自己感觉做的还可以,也比较舒心,因为这几年接触的行业客户比较杂,不同的客户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挑战也不尽相同,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跟不同的客户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几年下来,竟然感觉自己的水平还进步蛮大,于是就在中国财富出版社寇老师的帮助下,把我的个人专著《制造业库存控制技巧》在第3版连续增印2次的基础上,又翻新出了第4版。
我在机械行业干的时候,一般年产值都在几千万到几个亿人民币,进入电子行业,在IBM的时候,我们北京工厂的年产值也就是两三个个亿美金,后来跟那家芬兰公司合并,北京两家厂加起来也就是个五六亿美金,再后来在伟创力手机事业部,最高的时候年产值应该不到30亿美金,这是我打工生涯负责过的最大的供应链。
但无论他们是大还是小,公司的管理都比较规范,从96年开始我也是一直在管人,从最初的手下只有几个计划员管到几百号人。
目前我自己辅导的客户(不包括公开课及内训客户),大的年产值有上千亿人民币,小的也有几个亿人民币,一般都在十几个到百亿不等,遇到的供应链管理问题尽管有很多共性,但其实也是五花八门,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性质,不同的企业文化。
目前最大的成就感就是,看着自己的客户在我的辅导下,在库存与交付方面有所改善,看着客户那面的人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逐渐成长;最开始,有点失落的是自己不再管人了(其实在埃森哲的时候就有这种强烈的感觉),到现在逐渐适应了,而且成就感越来越强,为什么呢?
在企业打工管人的时候,手下人的工资、奖金、升职等都是咱说的算,他们不得不好好干,现在呢?我啥也说的不算,但竟然也能跟客户,尤其是客户项目组的成员一起取得一些成绩,仔细想想,不知道对不对 - 专业的个体户也能受到尊重,不是吗?
啰啰嗦嗦地说了这么多,不是为了炫耀我自己的经历,尽管看起来有这种成分,其实我更多地是想分享我的成长经历,尽管是个不算太成功的经历,但是还好,还能养家糊口,四五十岁了,还能有点事情做,比起很多从外企出来的“四零五零”来,我算是幸运的了,我的经历或许对那些还在外企打拼的年轻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2003年还在IBM做高级物料经理的时候,我就喜欢把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一下,弄几页PPT糊弄一下手下,写几篇文章赚点烟钱,再到后来就写了一本书,并连续出了几个版次,也算是为现在的独立顾问工作打下了一点基础。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是《话说经验》,我在文章里面提到,很多人干了一辈子供应链管理,但最终可能是“十年如一日”,他不是十年的经验,而是十年只有一个经验,究其原因,很多人就是只知道低头干活儿,不知道抬头看路,不总结经验教训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人是很难成长的。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家人,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我的朋友们,感谢那些我曾经工作过的所有的老东家,更感谢那些接受我咨询、培训服务的客户们,是你们所有的人给了我成就理想的机会 - 为中国制造业之崛起而奋斗!
向你们致敬!
程晓华,2016年10月 27日完稿,并完成二次修改
附录:
《决战库存》目录
第一章: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
第二章:决战CFO
第三章: 开会不及时一定有问题
第四章 : 库存周转率是企业的生死问题
第五章 : 很多公司死在库存上
第六章 : 我不会帮你们追料的
第七章 : 浆糊灌顶
第八章 : 仓库竟然敢拒收
第九章 : 视察仓库
第十章 : 我就是要强拆
第十一章 :安全库存不安全
第十二章:十年如一日
第十三章 : 无计划停线的真正原因
第十四章 : 开车不等客
第十五章 : 忙就是瞎忙
第十六章 : 采购员是供应商的虚拟供应链管理经理
第十七章 : 我先兼任计划部长
第十八章 : 三种人
第十九章 : 采购员的工作量问题
第二十章 : 要重新定义KPI
第二十一章 : 不要玩弄采购提前期
第二十二章 : 过量生产是最大的浪费
第二十三章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第二十四章 : 不要为了KPI而KPI
第二十五章 : 不要抱怨预测不准确
第二十六章 : 仓库越大企业倒闭的越快
第二十七章 : 供应链管理,一般是技术,一半是管理
第二十八章 : 终于过了实习期
第二十九章 :摊上事儿了
第三十章 : 高库存永远伴随着高缺货
第三十一章 : 第一泡尿很重要
第三十二章 : 不要相信道听途说
第三十三章 : 供应链管理的ASCK模型
第三十四章 : 弹**付不是牺牲供应商的库存
第三十五章 :加班是一种职业病
第三十六章 : 慈不掌兵
第三十七章 : 酒吧也有个供需链管理问题
第三十八章 : 再谈KPI
第三十九章 : 供应商要学会智能补货
第四十章 : 混蛋现象
第四十一章 : 重组计划部
第四十二章 : 不能被销售牵着鼻子走
第四十三章 : 承诺质量问题
第四十四章 :快速反应是个能力问题
第四十五章 : 我准备调你去当计划部长
第四十六章 : 借就是偷
第四十七章 : 供应链管理首先是个管理部门
第四十八章 : 有病不是直接吃药
第四十九章 : 我要你去审核他们
第五十章 :这是老虎不是猫
第五十一章 : 人枪合一
第五十二章:猜就是撒谎
第五十三章 : 等就是等死
第五十四章 : 有些公司其实就是表面鲜
第五十五章 :我来了这公司就是好公司
第五十六章 : 客户的认可
第五十七章 : 对供应商要负责任
第五十八章 : 未来的CEO来自供应链
第五十九章 : 这个芳芳有点问题
第六十章 : 人事布局
第六十一章 : 你是指他哪方面还行
第六十二章 : 你必须滚蛋
第六十三章 :我只是不想让你们吃惊
第六十四章 : 你是从哪个山上跑下来的猴子
第六十五章 : 别给脸不要脸
第六十六章 :清除害群之马
第六十七章 :组织供应链审核
第六十八章 :评审审核结果
第六十九章 : 您的评价是对我最高的奖赏
第七十章 :管理咨询那点事
第七十一章 : 我想做的是独立顾问
后记:我非我
作者程晓华(John Cheng )先生,《制造业库存控制技巧》(中国财富出版社)第1、2、3、4版著作者;《制造业库存控制技术与策略》课程创始人、讲师,全面库存管理(TIM))咨询独立顾问,全面库存管理互动平台:www.timvalue.net 邮箱 johnchengbj@126.com 微信 cmocheng
发表于:
2016-10-27 15:46 阅读(1656)
评论(0)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
网站相关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