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开始时,关于产业转型的议论就逐渐升温。似乎一夜之间,大家都意识到了中国现在正在走的发展道路是有着“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等诸多的问题的,是不可持续发展的。我们所从事的制造业,是中国的支柱产业之一,是中国的工业之母。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前面已经有专家介绍,制造业转型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如:盈利模式的转型,企业定位的转型,运营模式的转型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途径。在此,我想补充另外一句话,企业转型离不开观念的转型。即:企业转型,观念先行。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现在我们有不少企业都已经达到了“三不缺”的地步:不缺钱,不缺技术,不缺人才。但是,缺乏先进的企业经营和产品开发理念。我在这里仅列举几个,与大家共同研讨。
1、如何从“做大做强”到“做轻做强”
当今世界,企业经营可以至少有两个方向可以重点考虑,一个是传统的“做大做强”,一个是新兴的“做轻做强”。“轻公司”在这几年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盛行起来。所谓轻公司,就是依靠资金、知识和智慧来管理的公司,任何的“链”都尽量短,依靠其他企业来做自己的产业链。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已经并正在让世界发生剧烈的变化。倡导社会化分工,让大家各尽其能,让资源得到更高效率的使用,这既是企业管理的进步,也是社会文明的进步。无论公司的轻与重,都是使战略实现的有效手段。显然,从“做大做强”到“做轻做强”,是企业转型的重要理念之一。
2、如何从“多快好省”到“快好省巧”
我们曾经大力提倡“多快好省”,但是近几年基本不提这个口号了。因为“多”现在往往意味着问题,例如排放多,耗能多,产能过剩等。“快好省”是必须要保留的,我们要更快地发展我们的经济,追赶发达国家列强;我们要做出更好的产品,附加值更高;我们要节省能源,节约土地等等。“巧”是什么?巧就是与众不同,巧就是轻巧灵活,巧就是创新。因此,“快好省巧”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成为企业转型的方向之一。
3、如何从“技术细节”到“创新方法”
温总理曾指出:“创新方法是自主创新的根本之源。这一重要观点应高度重视”。业界的有识之士也已经逐渐认识到:重大技术创新,必须跳出问题的情境和现有技术的束缚,到方法的领地里去探寻解决之道。技术无疑是极其重要的,对技术的深入研究也是必须的。但是,重视技术创新,不一定是非要深陷在技术细节里面无法自拔。今天,当中国以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有限实力迈向“创新型国家”的行列时,对创新方法的研究和掌握具有基础性、根本性和先导性意义。引入创新的方法,胜过引入先进的技术。这个观点,我已在本博客中多次论述过。
4、如何从“Made In China”到“Innovated By China”
Made-in-China,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标志,既是中国制造业最初发展的必然路径,也是廉价代工的结果。在今天看来,这条发展道路危机四伏。廉价代工已经逐渐不是最合适我们的发展途径。
是不是Innovated-in-China,即一切都是我们自己来创新就很好呢?其实不然。一切都是我们自己来创新就意味着一切都是我们自己来做,这并不是最好的发展模式,如同要吃鸡蛋就必须从养鸡开始。最好的模式是Innovated-by-China!即以做庄的模式来主导某个领域的创新。在全球化的环境下,基于我们庞大的市场、优秀的文化和善做大事的组织能力去主动创新,比用科技来自己创新显然更具有全球视野,更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还有其它先进的理念,诸如如何从“经营产品”到“经营客户”,如何从“信息化”到“知识化”等,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
以上的若干先进理念,如果能顺利导入企业,并为企业的决策层所接受和实践,都可以最终导致企业的转型。因此,一些好的企业发展理念,将引导企业走向正确的发展方向,将有效地促进企业的转型。
发表于:
2010-05-07 16:09 赵敏 阅读(7933)
评论(3)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