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番茄花园的倒下、微软XP和OFFICE黑屏事件的发生,微软反盗版软件早已众所周知。但2009年4月9日传来消息,原来微软引以为傲的反盗版技术本身却是盗版。
原文大意如下:
美国一联邦陪审团周三裁定,微软窃取了Uniloc公司的专利,该专利是由澳大利亚人瑞克理查德森(Ric Richardson)所有,他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发了一种与软件注册系统有关的技术.Uniloc声称,理查德森在1993年向微软展示了这种技术, 微软当时保证不会拆解代码复制该软件,但在1997或1998年时,微软却违背了诺言,开发了类似的软件。Uniloc要求微软按照每份2.5美元共计5.58亿美元的价格支付版税,用于已售出的2.23亿份XP、部分Office、Server软件的激活,微软表示即使败诉也只能按照5美分/份的价格支付版税.此次法院裁定微软需要向Uniloc赔偿3.88亿美元。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类似情况,除了如美国网景的NETSCAPE浏览器和中国的金山WPS文字处理软件这样的知名案例外,仅以我们熟悉的中国软件公司为例,中易公司曾授权微软在Windows3.2和Windows95中使用郑码输入法和中易字库,但微软自1998年至今,在Windows98、Windows2000 和WindowsXP等新产品中预装的郑码及中易字库却未或授权亦未付费,目前官司还在进行中,中易公司算幸运的;1998年12月,当时的“中自汉王”与微软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仅授权微软在其Windows CE中文版中使用汉王手写识别技术,4个月以后,微软即在其office2000测试版中捆绑手写输入法,2001年6月,更是在其office xp中推出了捆绑了支持手写、语音输入的微软拼音输入法,此后汉王手写板产品销售的利润可想而知。
回顾这些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微软的思路和方法非常简单,不需要创新,只需要模仿成熟的产品,利用自身在操作系统中的垄断地位,迅速占领市场。如果这个市场是个人消费用户为主(比如:浏览器市场、音频播放器市场等),那么就将其捆绑到操作系统中;如果这个市场是以企业用户为主,就将其合并到office套件中,总之,只要用户需要的,市场上有人能做出来,全球最大的微软当然能做出来,即使功能不是最好也没有关系,只要对手无法获得收入,最后的赢家就是微软。表面上看,广大的盗版用户在占微软的便宜,但实际上今天的微软,已经用廉价的盗版来培养大量的用户,盗版不但扼杀了对手,也扼杀了新的创意,或者让这些创意成为微软完善其产品的试金石。
微软起家依靠收购的DOS操作系统,而正是向用户收取版权费用成就了微软。一个依靠知识产权起家的公司,最终却肆无忌惮的利用其自身优势,通过模仿和捆绑来击垮业内创新的对手,这是微软最为让人诟病的地方。
因为软件的可复制以及容易模仿,微软的战略是一个很难打破的怪圈,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软件开发商对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这次Uniloc公司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然,这家公司用了6年的时间才获得这个阶段性的成果,很难想象,在中国有哪家IT公司敢与微软这样的大鳄打6年官司。
微软的反盗版技术原来是盗版,这真是一幕黑色幽默剧,如果无法改变现在的IT法则,也许创新被扼杀的黑色幽默我们还会看到。幸好,天无绝人之路,随着云计算的兴起,必须使用强大的软件、高性能的终端来完成工作的日子屈指可数,未来的PC市场将更加多元化,期待有一天,我们每天仅需0.5元就能用到所有需要的软件,再也不用苦恼电脑中的软件有90%以上的功能自己从来没有用过。
发表于:
2009-04-10 17:32 学无涯 阅读(4896)
评论(4) 收藏 好文推荐
本博客所有内容,若无特殊声明,皆为博主原创作品,未经博主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等任何方式进行使用和传播。
作者该类其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