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问到:如何对信息化过程的需求进行合理的管理。现就此问题回复如下,也请各位网友提出您的建议或意见。
作为信息化需求的管理要根据企业的实施阶段,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
在项目的前期,核心的目的是要激发业务部门对信息化的需求,而此时业务部门往往因为对科技的心理障碍,提不出需求出来,因此作为科技的负责人的工作核心是要采取各种方法来激发需求。要告诉业务部门的是,他们不要考虑科技如何实现,关键是要考虑业务如何实现,要站在管理的角度来提出需求。往往企业的需求来源于以下方面:
升 管理特点产生需求
升 管理问题产生需求
升 供应商合作产生需求
升 客户合作产生需求
升 与上下级单位之间的合作产生需求
科技负责人在获取这些需求后,要根据企业战略发展的要求及信息化的现状,对业务部门所提出的需求进行消化吸收,从公司的角度形成整体的需求,这个需求将是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基础和未来验收的标准之一。
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科技负责人要做的是控制需求,尤其是在系统上线的前后,业务部门会提出五花八门的需求出来,这时候科技负责人要坚信的理念是:“此时的80%以上的需求是可以不用响应的(注意是响应,不是理会)“。
原因何在?此时业务部门所提出的需求所产生的原因往往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升 对软件操作不熟悉
升 操作模式同之前的有较大的区别
升 业务流程还未理顺,尤其是部门之间的衔接还不顺畅
升 相关的基础数据不完善,甚至有错误的地方
升 出于部门利益的考虑(由其是初期的数据录入等环节)
因此要灌输的思想是:“先固化,再优化“先强力推进应用,即便有问题也要用(很多企业往往会在这出问题),但同时对业务部门所提出的需求也不是不理会(这样会丧失员工的积极性,根基会虚,对未来的实施应用带来影响),而是要认真的处理。
处理的原则就是:收集,整理,分类,处理。
升 收集:要广开问题及需求获取的渠道,认真的听。
升 整理:对所收集的问题,认真的整理,形成清晰的需求(这点非常重要)。
升 分类:对问题进行分类,通常可以分为不响应,暂时不响应,响应等。
升 处理:对不同分类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处理原则,如是涉及到上面所提到的“对软件操作不熟悉”等原因的需求,可以不响应,但要做好说明和培训工作;对于的确是需求的问题,但不涉及全局工作的,可暂时不响应(但对提出者要给予鼓励,说明将在后续的工作中给予响应);对于影响了企业全局工作或影响实施效果的工作,经过判断,要响应的,需要同实施方共同提出响应意见。
经过以上的处理原则,可以对需求进行较为合理的控制。但要做到这点,科技负责人除了做好内部沟通外还要做好外部沟通。
到了项目的后期,往往是系统运行半年左右,科技负责人对需求的管理要由控制转向激发,因为此时业务部门对信息系统有了一个熟悉的过程,对操作,流程等已经比较熟悉,这时候再提出的需求是相对客观的,赋予建设性的。
但此时很多业务部门往往提不出需求,科技负责人通过深化培训,让业务部门负责人与标杆企业进行沟通交流等环节,激发他们的思维,提出信息化的需求,此时的需求将成为企业深化应用非常关键的一环。
再激发需求后加上前期暂不响应的需求,并结合科技技术及企业业务的发展,对企业的信息化进行新一轮的规划“,即通常所说的,三年一规划,每年一滚动“在新的信息化规划指导下进行实施。一旦进入到实施环节科技负责人的工作重心又将由激发回到控制。
总之,企业信息化需求在激发,控制,再激发,再控制的循环中不断深入,信息化的效果也将在此过程中不断凸显。
最后,回到之前写过的一篇博文《信息化需求管理是首席信息官的第一要职》企业的信息化负责人要仔细思考这个问题。
也希望大家就此展开讨论!
发表于:
2009-09-16 08:16 李翔 阅读(1602)
评论(1) 收藏 好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