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同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的一位资深教授就中国本土企业同外资(合资)企业信息化实施的情况进行了沟通,深有感触,其中总结了几点中外企业信息化的差距:
1、中国本土企业信息化实施目前所解决的是“有”和“无”的事情,而外资(合资)企业关注的是如何深化应用。
2、中国本土企业信息化实施言必提“打造竞争优势”,而外资(合资)企业信息化是个必要的手段,无竞争优势可言。
3、中国本土企业信息化实施言必提“一把手”,而外资(合资)企业关注更多的是管理水平和企业文化,一把手在外资(合资)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仅仅是决策。
4、中国本土企业信息化实施相对而言是一个被动行为,而外资(合资)企业则是一个主动行为。
5、如就单个企业来看,中国本土企业有不乏信息化水平很高的企业,但放到整个行业层面来看就大相径庭了。
也就是说什么时候中国本土企业在实施信息化时不在提“一把手”、“各级一把手”、“持续一把手”、“打造核心竞争力”时,中国本土企业的信息化整体水平才真正到了一定的水平。
发表于:
2006-12-14 11:39 李翔 阅读(15715)
评论(39) 收藏 好文推荐
评论列表
ERP的概念是企业资源计划,企业资源计划是企业的客观存在,一个企业从存在之日起,只要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就存在企业资源计划的管控问题,所以说,国外的企业对于ERP系统,不是你上不上的问题,是必须上、应该上的问题。在中国就不同了,ERP的概念被炒作得如此神秘,到底是企业行为还是软件供应商的行为?也可能两者兼有。他们把企业的信息化比喻成一场革命,中国的事情的确和外国人比起来,大相径庭。
对于ERP系统的热炒,我看其实就是以供应商为主导,政府、学校等的推波助澜,企业中凡懂行的,自然也乐于见到这个局面,毕竟能够提高自己部门的重要程度,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果没有ERP这个超出寻常的灵丹妙药,那百万的合同从何而来?
前两年是将ERP神秘化了,而这两年的把ERP世俗化了,什么都是ERP
即使是从事国内制造业信息化的朋友有多少个对这行真正有信心,认为可以熬到市场成熟、有稳定利润那天的?
那些没吃过猪肉,也没见过猪跑的中小企业老板们更是不能理解信息化的重要性了
“一把手工程”是“本土化”了的通俗叫法。国外原意是 Top management commitment, 指的是一个班子,直到最近还是在强调这一点。由于中国有5000年长期封建统治,官本位文化深根蒂固,要推行市场经济信息化管理,阻力较大,所以更要特别强调一把手工程。这是特殊国情所要求的。
我觉得对“一把手工程”有两个要求,一是一把手必须是明白人,能够明辨是非、排除万难。只有是明白人,才能对信息化项目负起责任。二是一把手必须自己用,不但会查询各种报表的“结果”,还要知道结果产生的过程,以免上当受骗。一把手走遍天涯海角,只要是能够上网的地方,就可以随时了解企业的运营情况,指导纠偏,不误机遇,成为信息化最大的受益者,何乐而不为。
陈老师说得有道理,我想起一个案例,是一个合资公司的信息化,他们的老板对SAP的熟悉程度远远大于业务经理及一般的IT人员,关键是对于报表和数据的来龙去脉非常熟悉,而不是查询各种报表的“结果”,因此信息化已经成为其业务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国内的很多“一把手”还是喜欢纸质的“报表”。
正是这个一把手的提法,往往把ERP的实施变成某些人的个行为,早令夕改,使本来是一件科学的事变成无休止的耗费钱财的行为,成为表面文章,既没有提高劳动生产率,又变成一种新形式的文赎主义。所以楼主的分析很有道理,哪一天ERP成为企业经营必须的自觉行为,ERP在中国就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国情所致,很多ERP项目是通过搞人、做关系,包括做政府关系搞得企业无所适从。
过人追求商业利益也促使这几年来的ERP市场越加混乱,动辄高层去露个面,承诺作为所谓的总裁工程、红旗工程,五花八门,把客户的钱骗到手,而根本上软件与业务脱节、与管理队伍的能力脱节等等,所以,才有了一把手工程,因为钱是一把手签单付出的,也只有让一把手去承担这份责任或损失了。
企业现实管理中的最觉的问题都不能快速解决,诱导所谓的提升管理使用软件应用起来,本身就是很矛盾的事。信息化讲究的是速度,而信息化本身就要搞个一年半载的。这那叫信息化,简直就是一种管理理念的**。再加上现在人员流动又大,企业到底是讲效益和效率,还是为厂商提供练兵场的。
中国的企业把ERP作为一种宣传企业的工具,国外则是视为管理工具.
中国的企业是在控制不住的时候才想到,国外则是视为应该有.
一把手确实要用好才能使企业信息化真正落到实处,一把手什么都不懂,整天喊叫进行怎样了,这样信息永远也搞不起来.
国内目前只要上与IT 相关的管理系统,统统称之为ERP,真是把ERP世俗化了。本人也从事该行业多年,从火热到冷却再到现在的普及,真是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过程。信息化在国外只是一个对企业对政府生产和管理的支撑工具,到了我们这就成了核心竞争力,真是搞不懂。其实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就是他的盈利模式,如果他的赢利模式不用通过信息化支撑,其实根本不需要上信息系统。一些企业家真是不懂,加之媒体的忽悠和厂商的宣传,真是让这些企业家找不到北了。
对于中国企业信息化目前应该是“打造竞争优势”的一种方式,信息化的过程往往是业务重组的过程,必然是一把手工程,否则,很难成功!而国外企业管理相对已相当规范,当然信息化区别很大。
经常一人独自思考,为什么中外企业信息化方便会有如此之大的差距.
如何让企业准确,完整的认识信息化的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也是广大同行所努力的方向.
中外企业信息化的差距根本在管理观念、思维方式、实施办法。一句话:管理境界和水平的差距。一谈企业信息化就言必称“ERP”是误区,企业信息化内容丰富,大家千万不要被软件商的炒作弄糊涂了,谁是企业信息化的真正动力--明白务实的领导+敬业的管理行家+有志的信息技术人员。攀登、钻研、务实、持久,则一定能够取得企业信息化的成果,缩短与国外企业信息化的差距。
ERP本身就是一种先进管理制度的程式化,所以ERP的实施不可避免的会对现有的管理体制造和利益结构造成冲击,因此ERP实施的主要障碍不在技术层面上,即便是“一把手”的ERP工程也很难扫清实施中的障碍,除非是“一人**”的私有企业
中国是为了上ERP而上ERP.国外是我需要ERP才上ERP.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了企业提高自己企业的形像.我都信息化.但你用了多少?这是一个很大的问号.........
现状确实如此,但回头细细想想,目前存在的这种状况只是表面现象而已,深层次的原因也许是中国目前整个的企业管理水平、经济发展状态、教育体制、人才培养机制等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写照!相信,总会有令我们自己欣慰的那一天的!!
上面那位讲到点上了:中外企业信息化的差距根本在管理观念、思维方式、实施办法。
国内企业的信息化都是被ERP炒概念害的,但没有当年ERP的渲染,企业信息化可能还不动。
真正的核心还是理解到企业的实际需要才是好的信息化项目。
国内企业管理者的理念是决定信息化是否能健康的实施的根本。
说得有点意思.只有对信息化的需要成为企业人员的共识.只有都企业最大营利有了共识,才能达不用把一手天天挂嘴边吧.要不然天天想着自已小集成利益,个人利益的人怎么会把这些旨在提高企业效率的东西放在心上.一把手来推也是必不可少的.
其实,企业的管理结构决定了其ERP的实施效果,而绝大多数去业的管理结构与实施ERP的前提条件相差甚远,这才是问题的症结。这好比农村的四合院结构硬要实施五星级宾馆管理手段一样,不对牙板!
实践证明,国内实施ERP的企业,大多肥了承包商和企业的领导和有订购权的工程技术人员,没看到多大的经济效益和工作的业绩!
泉中水说得有一定道理,但是造成该现象的本源还是在于意识问题。
信息化的实施使得许多情况被暴露出来了,不得不面对了。不搞信息化,可以定性地加强各项工作,可以用中文特有的表达方式分析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和办法,但是信息化紧靠这样的工作方式不行。
在中国把信息化叫做“一把手工程”是非常有道理的,没有一把手点头认同,或者对信息化话题一把手不吭声,其它高管第二次都不敢提了,你还能立得了项,敢打出去款吗?一把手没这个意愿,下面的需求肯定会被三把手、二把手挡住100多次。你要是财务总监,你背着一把手打出100W试试看? 你说这不是“一把手工程”吗? 因此,信息化的“一把手工程”指的是奠基的第一锹土。
泉中水说得有一定道理,但是造成该现象的本源还是在于意识问题。
中国企业的信息化只被当做时尚。。。追赶。。。能不这样么?
所有的东西都是为了企业的发展,离开了这个根本,一切都是空谈。上不上某些东西于社会流行没关系。
国情所致,一把手、一支笔这是中国的传统,听不听话比对与不对更重要,国内成功的企业也不少,关键是在于重视企业发展,重视信息化,这有两个条件:1、一把手重视,带动下面的人重视;2、一把手不重视,但却可以明智决策,并且下面的人很重视。最怕的就是一把手不重视又盲目决策。这些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希望而轻易改变,真正能改变的还是要靠信息化行业的人才,任务艰巨而且痛苦。。。。。。
对于软件供应商来说,并不全是向欺诈用户的,毕竟信息化是长期合作的项目,有时候供应商也想尽力去合作,但甲乙双方地位的不平等、企业的认识不够、诸多不合理的要求、供应商的经验有限这些都是导致合作不顺畅的原因,供应商没钱赚自然想办法结案,所以很多问题不是单方民的,但随着企业对信息化理解的深入,相信前景会越来越好的!